年初的CES 2022大會期間,Intel推出了Alder Lake 12代酷睿全系列產品,涵蓋桌面桌上型電腦、移動筆記本、商用各個領域。
現在,基於12代酷睿高效能移動版H系列的新一代遊戲本正在陸續釋出上市,我們也藉機和Intel相關專家做了一些溝通交流,對這代產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12代酷睿H系列是迄今最強悍的筆記本處理器,一方面是得益於全新的CPU架構設計和更高的IPC,單核效能比上代提升了10-20%,另一方由於效能核心、能效核心的混合架構設計,多核效能提升了30-40%,再加上DDR5記憶體、Wi-Fi 6E無線網路等的加持,號稱是世界上最好的移動遊戲平臺。
另外,12代酷睿H系列也大大提升了專業內容創作效率,而且不僅僅是圖片、影片處理,也包括建築、程式設計、工業設計等廣泛的行業領域,Intel與相關企業、工程師緊密合作,最佳化真實應用場景體驗。
多記憶體支援是12代酷睿H系列的一大特色,其中DDR5有著最好的效能,LPDDR5有著最好的吞吐效能和更低的功耗,DDR4、LPDDR4則兼顧成本,筆記本廠商可以根據需求選擇設計。
擴充套件方面支援16路PCIe 4.0,其中8路用來連線獨立顯示卡,另外兩個4路連線兩塊SSD,還有四路雷電4,單路都是40Gbps,以及更高速、更低延遲的Wi-Fi 6E。
注意不同於桌面,這裡並不支援PCIe 5.0,因為新標準的SSD、顯示卡產品暫時還不會進入商用,而且因為頻段分配問題,Wi-Fi 6E在國內只能使用2.4GHz、5GHz,而無緣6GHz。
型號規格列表,就不一一贅述了。從已釋出產品可以看出,最常見的型號是高階的i9-12900H,主流的i7-12700H、i5-12500H。
這裡的H系列確切地說是H45系列,之上還會有更高功耗、更高效能的H55系列,會在晚些時候釋出,二者並存,不過這次沒有了H35系列。
無論對比上一代還是對比競品,12代酷睿H系列的效能、能效都要優秀得多,而且可以達到更高的功耗釋放。
另外也不要被蘋果M系列的神話給迷惑了,同樣在35W功耗下,i9-12900HK的效能要明顯優於M1 Max。
i9-12900HK對比i-11980HK,實際遊戲效能平均提升高達28%,而對比銳龍9 5900HX就領先更多了,後者由於快取、PCIe的限制,遊戲表現遠遜於基準跑分。
當然,銳龍6000H系列也釋出了,終於加入了PCIe 4.0,不過工藝架構只是小幅升級,效能方面預計肯定不如12代酷睿H系列,只能繼續主打價效比。
同時,Intel也非常注重混合架構的遊戲最佳化,比如在《殺手3》裡,效能核最佳化執行高負載的渲染執行緒、遊戲執行緒,能效核則負責可以非同步處理的物理、動畫、AI,以及背景、音訊等相對低負載,幀率可額外提升8%。
除了遊戲,高效能筆記本進行內容創作也越來越普遍,Intel與行業軟體廠商的合作也一直相當深入,尤其是可以最佳化利用混合架構,提升創作效率,圖形設計、廣播直播、媒體娛樂、建築工程、設計製造、科學視覺化與模擬等等涵蓋了各行各業。
效能方面的官方資料,看看就好了,不僅碾壓上一代和競品,對比蘋果M1 Max也是效能優勢明顯,而且相容性更好,後者有的軟體根本不能執行。
普通軟體對於12代酷睿混合架構的最佳化也在持續推進,尤其是在筆記本上,完全可以針對性地將部分執行緒刻意放在能效核上執行,從而延長續航,也包括插電、電池不同狀態,以及不同系統設定下的最佳化策略。
平臺技術方面,Wi-Fi 6E、雷電4前文都說過了,其中針對延遲敏感的遊戲,還新增了一項名為Double Connect的技術,適用於高階網絡卡型號Killer AX1690,玩家可以指定遊戲相關資料放在5G或者6G頻段上,下載等後臺網路應用放在2.4G頻段上,一如CPU混合架構,互不影響。
Deep Link則是獨門秘籍,會根據負載,動態地在CPU、GPU之間調整、分配平臺功耗,也可以讓獨立顯示卡、整合顯示卡更高效地協同。
當然,它僅支援Intel顯示卡,包括即將推出的Arc銳炫獨立顯示卡——就像AMD SmartShift僅支援AMD處理器和AMD顯示卡。
對於NVIDIA類似的技術Dynamic Boost,12代酷睿H平臺上也有新的合作,搭配RTX顯示卡時候設計了新的API介面,因為其策略與CPU頻率有關,可以幫助更好地調節頻率,升級BIOS、驅動後即可支援。
12代酷睿H筆記本已經有了100多款產品設計,涵蓋各大品牌,以及輕薄型、發燒級、骨灰級等各種形態。
接下來說說Intel Evo嚴苛認證。
經過最初雅典娜計劃的鋪墊,連續兩版Evo標準的深入,Evo筆記本現在已經超過100款,涵蓋眾多品牌。
如今隨著12代酷睿的釋出,Evo標準也來到了第三版,關鍵體驗指標(KEI)中增加了全新的智慧協作,關鍵技術標準則增加了Wi-Fi 6E(Gig+)、連線效能套件(僅限Windows)、動態背景音消除、全高畫質或更高階攝像頭、視覺感知技術(可選項)等等。
其中,動態背景音消除基於Intel GNA高斯與神經加速器單元,透過AI加速可以大大提升處理效率與效果。
連線性套件則可以自動進行關鍵通訊優先順序的排序、動態的Wi-Fi連線最佳化,保證速度或延遲敏感應用的流暢。
Evo認證筆記本以往主要是輕薄本,這次納入了12代酷睿H高效能平臺,包括即將釋出的Arc銳炫顯示卡、Deep Link協作技術,而且螢幕也可以放大到15-16英寸,更適合內容創作。
為了進一步強化Evo品牌的辨識度,Intel也更新了Evo標識,色調更深沉,而且Evo、vPro標識做了更好的區分,後者將vPro、Evo整合到了單一標識,方便商用使用者識別。
針對Evo、Evo vPro,Intel去年9月啟動了雷電配件計劃,已經有了大量產品,包括擴充套件塢、顯示器、儲存裝置等,來自三星、貝爾金、Kensington、戴爾、惠普、聯想等眾多品牌。
摺疊屏在手機上越來越多,筆記本上也嶄露頭角,這也是Intel一直大力推動的,並且擁有更多形態和應用場景,而且完全符合Evo標準,今年會有多款產品上市。
不過,摺疊屏設計在筆記本上的挑戰一旦也不比手機上少,尤其是C面設計,傳統都是鍵鼠觸控板操作,如果也做成螢幕,就要完全改變筆記本的操作邏輯,包括顯示方式、手的放置,這就需要晶片廠商、筆記本廠商甚至作業系統的聯合攻關。
值得一提的是,Intel還將雅典娜計劃引入了新的桌上型電腦設計,與12代酷睿、vPro結合,利用新的技術優勢,滿足現代工作環境的革新體驗需求,當然它不屬於Evo的一部分。
附錄12代酷睿桌上型電腦S系列型號:
H系列型號:
P系列型號:
U系列型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