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1年,漢宣帝在甘泉宮接受南匈奴歸降,昔日漢武帝窮其一生都未能完全打敗的匈奴,最終在漢宣帝這一朝被擊敗。
如此大功引起了漢宣帝對昔日功臣們的感恩,於是他下令將十一位功臣們的畫像陳列於麒麟閣,以昭示他們的功績。
然而這十一位功臣裡卻有一個“異類”,他就是位列榜首的霍光。
在他的畫像上寫著大司馬、大將軍、博陸候、姓霍氏,那霍光既然被列為麒麟閣第一功臣,那為何漢宣帝連他的名字都不肯給他寫全呢?
不僅如此在霍光死後三年,其家人便遭漢宣帝滿門抄斬。
那既然如此莫非漢宣帝是精神分裂,不然誰會幹出殺人全家後又對其大肆褒揚這種自相矛盾的事情。
本期就讓我們跟隨歷史的腳步,揭開千古第一權臣霍光忠奸難辨的傳奇一生。
說到霍光你對他或許並不熟悉,但是你一定知道他另一個同父異母的哥哥,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霍去病。
霍去病雖然是霍光的哥哥,但二人幾乎從來沒見過面,因為他們的父親霍仲儒是個不折不扣的渣男。
霍去病就是在他被派到平陽侯家服役的時候,與一個婢女私通生下的,而當他離開的時候更是直接拋棄了霍去病母子,轉而另娶一人生下了霍光。
但當霍去病一戰成名後,非但沒有怪罪他,反而為其購買了房產土地,而最後霍去病這個哥哥還把弟弟霍光也給捎帶上了,從此霍光便開始了他波瀾壯闊的一生。
儘管當時的霍光只有十多歲,但霍去病依舊將其火箭提拔,沒過多久就將霍光從一個小小的郎官提拔到了奉車都尉的位置上。
乍一看這奉車都尉的官職也不大,也就是給皇帝當跟班保鏢啥的,但如果你要真這麼想的話就低估了霍去病的智慧,因為他的目的本就不是讓霍光升官,而是讓他長長見識。
這一點並不難理解,打個比方來說,一個公司裡最容易升職的會是什麼人,答案是和領導關係好的那個人,那既然如此誰又最容易和領導搞好關係呢?當然是天天跟在他身邊的秘書。
而霍光恰恰就是在哥哥的安排下成了漢武帝的秘書,於是他就這麼天天跟著漢武帝出入各種會議,這些會議無不關乎家國大事。
而有句俗話說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嗎?就這樣霍光在這耳濡目染之下漸漸成長了起來。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僅僅兩年後霍去病便感染瘟疫而死,霍光還沒來得及大展宏圖便失去了身後的靠山。而他這樣一個失去靠山的年輕人在這波捲雲詭的朝堂上,恐怕會被吃得骨頭都不剩。
但凡事無絕對,為了保全自己霍光總結出了一句人生法則,那就是滴水不漏。
而史書上也對此有過這樣的描述:“每出入下殿門,止進有常處,郎僕射竊識視之不失尺寸”,這句話的意思是霍光每次出入宮殿包括上下臺階的時候,每一腳都會落在固定的位置,甚至連每一步的距離都絲毫不差。
除此之外他在陪伴漢武帝的三十年裡,竟然從來沒有做錯任何一件事,也沒有受到過任何非議。
要知道漢武帝在人生的後期表現實在是不堪入目,先是親信謠言造成巫蠱之禍,導致太子劉據死亡,然後是不顧民眾死活執意發動對匈奴的大戰,結果榨乾了民眾最後一點錢糧不說,還多次損兵折將。
因此漢武帝也暴虐起來,經常是動不動就殺人,死在他手底下的丞相都有好多個,其他人就更多了。
而霍光偏偏就在這種隨時都會掉腦袋的情況下,陪了漢武帝整整三十年,還愣是一次差錯都沒出,這份謹慎恐怕普天之下也再難尋。
於是他的這份謹慎最終被漢武帝所看中,隨後漢武帝命人畫了一副畫送給霍光,這幅畫的名字叫《周公輔成王朝諸侯圖》。
講的是周武王的弟弟姬旦也就是周公受命輔佐他的兒子的故事,因為當時的周成王尚且年幼,因此周公便代為行使職權統治國家,後來在他的治理下週朝越發強大,但周公並沒有因此貪戀權力,反而在周成王成年後歸政於他,最終成就了千古美名。
那既然如此漢武帝送畫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那就是他要讓霍光成為第二個周公。
話說到這一般人怕是直接高興地跳了起來,但霍光卻沒有,他直到漢武帝臨死的時候都還裝作看不懂那幅畫的樣子,逼得漢武帝不得不直接了當的跟他說了出來。
而霍光之所以要裝傻也是因為他太謹慎,他深諳沒當面說出來就不算的道理。
就這樣霍光受漢武帝遺詔官拜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並與車騎,將軍金日磾,左將軍上官桀,丞相田千秋和御史大夫桑弘羊等人一同成為了託孤大臣。
然而表面上看他們都是託孤大臣,但事實上霍光絕對是他們中的一把手,這一點從漢武帝給他的官職中就能看出來。
他一人便擁有了代表人事的大司馬,和代表軍事的大將軍,最後甚至連審定朝廷大事的錄尚書事一職也給了他。
而當時的漢昭帝尚且年幼,因此霍光完全可以稱得上漢朝的秘密皇帝,但大家可別忘了託孤大臣可不止他一個。
而人對權力的渴望是非常可怕的,甚至不惜手足相殘也要得到它,因此很快第一個人出現了,他就是漢武帝第三子燕王劉旦。
他一直對漢武帝傳位給年幼的漢昭帝不服,畢竟在他大哥二哥都死了的情況下,按照順序他才是繼承皇位的人,但漢武帝偏偏信霍光這個外人也不信他。
然而如果你看過他的一系列操作後,你也會明白漢武帝為什麼不信他。
首先他在漢武帝病重的時候派人向他上書,然而書裡說的並不是對漢武帝的關心,而是他想要漢武帝允許他來宮裡守衛宮廷,而漢武帝在看完後自然是怒不可遏。
我還沒死你都想跑來守著接皇位了,簡直就是大逆不道,於是漢武帝直接把劉旦的使者殺了,同時還削減了他三塊封地,算是給他的傻兒子敲打了一下。
然而事實證明劉旦並沒有吸取教訓,他在漢昭帝繼位後直接在封地裡當起土皇帝,不僅出入使用天子車儀,還把自己的內臣統統叫做侍中,最後他甚至作死上書想要在封地建立宗廟,這簡直就是對朝廷赤裸裸的嘲諷。
然而霍光面對這件事卻做出了反常舉動,他不僅沒有責罰劉旦,反而給他賞賜了三千萬錢並增加了一萬三千戶封邑,言下之意就是讓劉旦別作死了老老實實當富貴王爺。
但奈何劉旦一心就想當皇帝,於是他找了幾個落魄的皇室準備起兵造反,然而他這邊剛剛決定造反,霍光那邊就已經把他的同夥給逮了,結果除了劉旦以外的所有人都被滿門抄斬。
如此一來撿回一條命的劉旦應該認清了事實,然而他並沒有,因為有兩個人的到來讓他覺得自己又行了。
這二人不是別人,正是和霍光同為託孤大臣的桑弘羊和上官桀。
前者曾幫助漢武帝改革經濟,為他創造了足以支撐對匈奴長期作戰的錢糧。
至於上官桀的上位完全就是個偶然,他是在一次出行中為漢武帝在風沙中扶住了傘蓋而被升職,而後他又和霍光結成了親家,並最終讓自己的孫女成為了皇后。
按說他們二人就算不造反也能位極人臣,但隨著金日磾一死,朝堂上出現了巨大的權力真空,誰把握住誰就有可能把霍光踩下去,於是他們紛紛想要在宮內安插心腹。
桑弘羊就多次想要為族內子弟向霍光討要官職,但都被一一拒絕,而另一邊上官桀的兒子被提拔成了車騎將軍。
但他這個兒子行事乖張,其中最出格的莫過於醉酒後光著屁股在宮裡裸奔。
不僅如此他還經常和他老爹的姬妾鬼混,而反觀霍光的兒子霍禹此時不過是個看門的中郎將,由此可見這二人已經徹底衝昏了頭。
於是他們找到劉旦和漢昭帝的姐姐鄂邑長公主,之所以找她,是因為她想要讓自己的男寵“轉正”。
而漢朝規定公主只能嫁給列侯及以上爵位的人,但在漢朝沒有軍功又不是皇室是不能封侯的,同時一個男寵也不可能去打仗,那麼剩下唯一一條路就是造反了。
於是他們趁霍光不在時寫了封彈劾書給皇帝,本來他們覺得才14歲的漢昭帝看不出來真假,只要他一點頭霍光就完了,然而他們低估了這個小孩。
漢昭帝在收到上書後裝起了啞巴,而上官桀一夥人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他們準備叫長公主宴請霍光然後殺掉他,然而他們的下場依舊和劉旦第一次造反一樣,還沒行動就被人給告發了。
結果便是長公主和劉旦自殺,上官桀和桑弘羊被滅族,至此託孤大臣就只剩下了霍光和田千秋。
而田千秋此人非常聰明,因為他本來就是靠著給太子劉據伸冤被提拔的,所以他非常清楚自己的定位,因此他從一開始就牢牢地跟在霍光身後,最後得以善終。
而對霍光而言此時的他真正成為了站在權力頂端的男人,但俗話說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前面我們說了當時的皇后是上官桀的孫女,同時也是霍光的外孫女,照此下去以後的皇帝也會有霍家血脈。
因此霍光下令以皇帝體弱為由不許他和其他嬪妃見面,同時他還下令所有宮女必須穿有褲襠的褲子,然而讓他沒想到的是漢昭帝21歲就死了,沒有留下任何子嗣,這下讓霍光的計劃徹底失敗了。
他不得不找一個“外人”來當皇帝,而他情急之下又選錯了人,那個人就是海昏侯劉賀,沒錯,就是那個因為27天干出一千件荒唐事被廢的奇葩。
但明眼人都知道27天內能幹出一千多件壞事,劉賀被廢的真正原因是他太著急了。
據史料記載,劉賀剛剛繼位就大肆提拔自己的部下,反而對傭立他的大臣愛搭不理,而最後他更是在下人的慫恿下想直接幹掉霍光。
但要是他行事果斷也就罷了,偏偏這個人行事大大咧咧不懂隱忍,還沒開始就被霍光給知道了,然後就是直接被一腳踢回了老家,還得了個海昏侯的罵名。
而霍光雖然保住了自己的地位,卻也留下了干涉廢立的汙點,但所幸他找到了後來的漢宣帝。
而漢宣帝不同之前那些人,他深知自己不可能鬥得過霍光,於是他對霍光那叫一個言聽計從,甚至後來霍光的妻子霍顯毒殺他的結髮妻子時,得知真相的他也沒有翻臉,甚至還將其女兒立為了皇后。
而那之後霍光聯合烏孫等國徹底擊敗了匈奴,隨後這位讓漢宣帝芒刺在背的權臣終於閉上了雙眼,並最終以皇帝的規格下葬。
然而霍光絕對想不到僅僅三年後,他們一家便因為謀反被漢宣帝滿門抄斬,然而被後世公認為明君的漢宣帝並沒有因此抹殺霍光的功績,依舊將其列為麒麟閣第一功臣,而作為懲罰僅僅抹去了霍光的全名。
由此可見霍光的一生絕非簡單的忠奸所能概括的,他既扶起了漢武帝留下的爛攤子,同時也展現出了對權力的貪戀,在他身上完美詮釋了什麼叫矛盾統一,而你對此又怎麼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