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與俄羅斯的三百年曆史恩怨
對於烏克蘭人來說,烏東地區和克里米亞就如同中國當年被日本人佔領的東北、臺灣和被蘇聯佔領肢解的外蒙古,烏克蘭人不待見俄羅斯不僅有現實的領土紛爭的原因,還有經濟和歷史原因。雖然俄羅斯人與烏克蘭人在起源上有複雜的歷史淵源,但並不是一些人宣傳的所謂的兄弟,而是世仇。
歷史上古斯拉夫人是東歐北歐地區的一群鬆散的部落的統稱,從未形成過一個統一的民族,烏克蘭人所在的基輔羅斯是古斯拉夫人的中心,論起源,說烏克蘭人是當今世界各個斯拉夫民族的祖宗更有說服力,後來基輔羅斯衰敗分解,古斯拉夫各部落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各自發展演化為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白羅斯人,波蘭人,愛沙尼亞人,拉脫維亞人等各自獨立的民族,擁有了各自獨立的民族文化和語言,各自建立政權成立國家,相互廝殺,結下世仇。最終莫斯科地區的俄羅斯人崛起成為古斯拉夫人後裔中最強大的一支。烏克蘭在沙俄的政治欺騙和武力威逼下併入了沙俄版圖,沙俄時期,俄羅斯族人是一等人,烏克蘭人等斯拉夫起源的民族是二等人,其他非東正教信仰的民族(主要是新佔領區的伊斯蘭教穆斯林)和以蒙古族人為主的黃種人民族為三等人。烏克蘭人作為僱傭兵為沙俄打天下,沙俄歷史上著名的哥薩克騎兵就主要是烏克蘭人,當炮灰的烏克蘭人仍然受到俄羅斯人的壓迫,特別是遭受俄羅斯人的文化語言的強制同化政策,讓覺醒的烏克蘭人痛恨不已。
蘇聯時期烏克蘭人和韃靼人等民族被俄羅斯族領導人制造的大饑荒餓死了一千多萬,這筆爛賬當然會算到俄羅斯頭上,後來蘇聯又在烏東地區發展工業,大量移民俄羅斯族人到那裡,典型的例子是克里米亞在二戰之前俄羅斯族佔比非常低,二戰後將本地韃靼人大量流放到西伯利亞和中亞,然後移民俄羅斯族人過去,這種做法比恐怖主義還要恐怖,直接從肉體上去消滅其他民族,鳩佔鵲巢反客為主,改變當地的人口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