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新能源規劃裡,是出現過REEV(也就是增程式純電車型)的身影,記憶中最早出現的還是瑞麒M1增程式,查閱了一下記錄,是2010年在車展上現身,但其搭載的轉子增程發動機的研發遭遇瓶頸,最終未能上市,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奇瑞新能源公司似乎對增程式都失去了興趣,主攻點都集中到了純電和混動領域,直至去年4.0時代全域動力架構裡出現了REEV的資訊,說明增程式純電車型的開發也進入到了啟動前期,到底什麼時候能推出現在沒法給予答案,不過測試車首次拍攝到從一個側面證明增程式開始進入平臺測試階段。(圖文未經本人許可,不得擅自使用)
▲上圖為去年釋出的奇瑞4.0時代全域動力架構PPT圖
這臺瑞虎e純電版實車可以這麼說,完全是無意中拍攝到的,距離較遠的情況下,肯定看不清楚實車(直線距離一百五十米左右),而首先躍入眼簾的就是這C柱到D柱出現了“熊貓腿”配色,頗為好奇之下拍攝了一張,才發現問題所在,除了熊貓腿的出現,還有車頂部分是鏽色的,測試車本身應該有很長的時間了,但為何要改動配色?
調整一個方向之後看的就更為清晰了,能夠看到A柱到D柱都徹底更換,沒有任何加長跡象出現,排除了新車平臺數據採集車的可能性,但是為何配色會有所不同?這是問題的關鍵所在,很明顯這不是一個車身,而是後期改動導致的配色差異,作為一款純電車型,瑞虎e都已上市許久,沒必要這麼改動,而且藍色圓形蓋此前是快充口的位置,但是隱約見到了後段出現了排氣管的跡象,如若沒有看走眼的話,也就意味著兩臺車型嫁接到一塊的主因就是這臺瑞虎e的後快充口切換回油箱加註口,這麼一想基本對路了。
再來看看駕駛一側的底盤,圖片放大之後就能發現下掛的電池組,這一側說明沒有任何的改動,保持原有的純電車底子。
而將目光轉向前端之後,所有的推測都得到了印證,與瑞虎8Plus 鯤鵬e+一樣的排氣管佈局(都是繞著下掛的電池組一圈,所以駕駛一側看不到排氣管,而在副駕駛一側可以看到),同時注意車頭全封閉設計,純電版的瑞虎e是很明確的,前端是普通充電口,依然保留,車身本身有些年頭了,看來是早期測試車直接拉出來做了一個改動,而改動的重點就是增程式。
為何做出增程式的判斷?原因就是後端出現的消聲器尺寸,非常的小(與燃油版的瑞虎5x相比,消聲器尺寸幾乎縮小了三分之二),甚至和微車的消聲器尺寸接近,排除了插電混動版的可能性,初步推斷可能是1.0L排量的機型,最大的可能性就是1.0TCI發動機,這是目前所能想到的最最佳化機型,關鍵其三缸體積較小,還具備一定的動力性,當然這是增程式的,饋電狀態下充電的動力源,指望推動整車的可能性不大。
目前理解的增程式就是發動機即使啟動狀態也不能直接參與驅動,只是輔助性質的給電池充電,保障續航里程的增加,理論上只要有油,可以不斷的行駛,當然缺點就是高速狀態的油耗可能會增加,不過純電續航里程狀態不受影響也是其吸引力較大的部分,畢竟長途狀態一年也沒幾次,市區保證電量充足就可以不用發動機參與,錢還是省下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