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茶文化是這樣在唐詩宋詞中傳播的

暖床斜臥日曛腰,一覺閒眠百病銷。

盡日一餐茶兩碗,更無所要到明朝。

當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看著窗外明晃晃的太陽,呷幾口普洱茶,吟誦著這樣的千古名句,這該是怎樣的愜意和美妙享受呀!作為一個老茶客,我一遍又一遍地在心中反覆默唸著這首詠茶佳作,不由得擊節讚歎。

這首《閒眠》詩,出自別號“醉吟先生”、唐代傑出的現實主義詩人白居易之手。從中不難看出,白大師是非比尋常的愛茶之人。

從古代到今天,從中國到國外,茶文化已經發展成為一種面向社會大眾、能夠做到雅俗共賞的通俗文化。

當下,茶文化,尤其是以雲南普洱茶為代表的茶文化很熱,很時尚。

茶文化是這樣在唐詩宋詞中傳播的

湯色橙黃的普洱生茶茶湯 任維東攝

想到20世紀90年代起,我行走雲南的西雙版納、普洱、臨滄、德宏、保山、大理等地,在調查邊遠少數民族地區貧困問題時,特別關注到了茶產業在雲南脫貧攻堅當中所發揮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於是近些年來有意識地到冰島老寨、老班章、布朗山、南糯山、基諾山、易武古鎮、景邁山等著名的普洱茶產地,走村串寨,進入少數民族茶農家,進行了較深入的調查研究,瞭解到:茶不只是平常飲用那麼簡單,它還與雲南各少數民族的歷史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也應該說成了豐富多彩的滇文化之重要組成部分。

在多年的跟蹤研究當中,我注意到了這樣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那就是茶文化的傳播方式。眾所周知,中國的茶文化源遠流長,但這個茶文化它是透過什麼方式在國內外傳播的呢?

今天,我們常說的“傳播”,在英語中,常常用“Communication”一詞表示,原意中包含著“通訊、通知、資訊、書信;傳達、傳授、傳播、傳染;交通、聯絡;共同、共享”等意思。

在日常漢語表達時,經常被用作動詞。漢語詞典對“傳播”的解釋是:①散佈開去:傳播技藝。②人與人或群體之間藉助語言和非語言符號,直接或間接地傳遞資訊、情報、意見、感情等的過程。“傳播”是與人類同時產生的社會現象。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出現了多種多樣的傳播工具和方式。

不過,在純學術層面,關於“傳播”的定義有許多種說法。這裡,我比較認同這樣的定義是:所謂傳播是指兩個相互獨立的系統之間,利用一定的媒介和途徑所進行的、有目的之資訊傳遞活動。

我在考察古今中外茶文化傳播的時候,把它大致做了一個劃分。我認為,古今中外茶文化的傳播方式,概括起來看,實際上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茶葉貿易性的傳播方式,另外一種是非茶葉貿易性的傳播方式。所謂“貿易性傳播”,我指的是進行茶葉的買賣經營。這種傳播的媒介是茶葉,傳播的路徑是各種形式的商業活動。直到今天,這兩種傳播茶文化方式依然並存,仍然在相輔相成地發揮著作用。

不難發現,中國的茶葉最初是透過人們後來熟知的“絲綢之路”,以貿易的方式傳播到其他國家去的。歐美人在品嚐品飲了中國的茶葉以後,發覺它可以替代害處多多的酒精,是非常有益、非常好的健康飲料,於是就逐漸接受了這種健康飲料,並推廣開來。這表明,西方國家等也是透過茶葉買賣的方式才接觸並接受中國茶文化的。比如說英國人喜愛的下午茶,是引入中國紅茶,在品飲時加奶加糖,同時適當佐以餅乾、甜點。

然而,我們的近鄰日本有所不同,他們引進中國的茶文化主要不是透過貿易性的方式,而是在唐宋時期由留學中國的日本僧人學習茶文化後,將茶種、飲茶之法及陸羽的《茶經》以及佛教教義一併帶回日本,慢慢消化改造成了獨具特色的日本茶道文化。

茶文化是這樣在唐詩宋詞中傳播的

日本江戶時代飲茶圖(源自史料)

就中國國內而言,茶文化的傳播毫無疑問地早於世界其他國家。從古代中國開始的茶文化傳播,我認為也主要是透過貿易的方式來實現大範圍廣泛傳播的。唐宋以後,由於有了京杭大運河、海上運輸以及傳統陸上快馬、驛站等便利的交通條件,為包括茶葉買賣在內的經貿、文化交流及人員往來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比如,在元明時期,就建成了以北京為中心的稠密的驛路交通網,這些驛路幹線輻射到王朝疆域的四面八方。

雖然,遠古時炎帝神農氏很早就發現利用了茶葉,但直到唐朝開始,特別是宋朝皇帝帶頭飲茶論茶,飲茶風尚興起,茶文化開始在西安、開封、洛陽、杭州、徽州、建甌、泉州、廣州等中原、沿海一帶大規模地傳播開來。《新唐書·列傳》卷一百二十一在記敘茶聖陸羽時,明確地記載到:“羽嗜茶,著經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備,天下益知飲茶矣……其後尚茶成風,時回紇入朝,始驅馬市茶。”可見這種傳播,正是因為茶葉的買賣而形成的。

令人遺憾的是,古代史料中不像今天這樣每年對全國的茶葉產量、交易額等有準確而詳細的統計,這給我們今天瞭解歷史上各朝代確切的相關數字造成了相當的困難。不過,陳椽先生在其《茶葉通史》中分析說“唐代茶葉產量已超過100萬老擔,約等於10萬噸,200萬市擔”。陳椽教授還以唐朝安徽茶葉為例,這樣寫到:“據唐憲宗元和時(806--820)《郡縣誌》載,唐玄宗天寶元年浮樑(原屬安徽),歲出700萬馱,稅15萬多貫。一縣如此之多,全國可想而知。”(浮樑縣今天隸屬江西景德鎮市)而且,為了彌補空虛的國庫,唐朝已在推行茶葉由官家專賣政策,到唐德宗時,採納戶部侍郎趙贊建議,開始徵收茶葉稅。

北宋時,茶葉有了更大的發展,因為有高額利潤,且為了用茶葉與西北、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政權開展“茶馬互市”,大量換取急需的戰馬,所以實行了比唐朝更嚴格的“榷茶制度”,即對茶葉實行國家專賣。在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公元977年),宋朝榷茶高達2306.2萬斤。

到清朝乾隆時期,茶葉已經開始大量賣到了海外。陳椽的《茶葉通史》說:“清末茶葉產量有顯著增加,從出口數量來看,比明朝增加很多。同治七年(1868)海關記載的出口數量就有871424公擔。歷史上最高出口數量是光緒十二年(1886),達1340940公擔。加上邊銷茶和內銷茶的數量,就更可觀了。”

那麼,何謂非貿易性的茶文化傳播方式?在我看來,不以買賣、經營茶葉賺錢為目的,主要是透過詩詞、散文、繪畫、歌曲、理論專著及影視等方式展示茶文化的,都是屬於非貿易性的茶文化傳播方式。

在古代,這種非貿易性茶文化傳播方式雖然不如現在形式多樣,但也還是有的。公元760年(唐朝上元初年),茶聖陸羽寫的《茶經》,就是透過非茶葉貿易性方式傳播茶文化的。孤兒出身、在寺廟裡跟著僧人學會喝茶的陸羽,他自己並不做茶葉買賣,就是好品茶。

茶文化是這樣在唐詩宋詞中傳播的

陸羽《茶經》 任維東攝

茶文化是這樣在唐詩宋詞中傳播的

穿行在寧夏沙漠裡的駝隊 任維東攝

到了宋朝,宋徽宗趙佶寫《大觀茶論》,他也是因為嗜茶成癮、十分好茶,欣然以皇帝至尊,親自撰寫這樣一本書,以非茶葉貿易方式來傳播茶文化。這兩人是古代傳播茶文化中非貿易性傳播方式的比較典型的代表。

當然,像這種以非茶葉貿易性方式傳播茶文化的人在古代也還有不少,比如一些文人雅士在其詩詞、散文、繪畫、歌曲中關於茶的描述。

據統計,在《全唐詩》中有600多首詩作涉及到了茶事,作詩詠茶的唐代詩人多達150多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三大著名詩人都寫過數量不等詠茶的詩作。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詩風鼎盛的唐朝,詩歌無疑成為了茶文化在大眾中傳播的最好方式。

有酒仙之稱的李白,雖然有不少詩歌廣為流傳,但目前只發現有一首詠茶的詩《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他在該詩中讚美“仙人掌茶”曰:“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灑芳津,採服潤肌骨。叢老卷綠葉,枝枝相接連。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與李白並稱“李杜”、享有“詩聖”美譽的杜甫,雖然以憂國憂民為己任,但是所寫涉茶詩歌還是比李白要多一點。其中被引用較多的是《重過何氏五首》(其三):“落日平臺上,春風啜茗時。石闌斜點筆,桐葉坐題詩。翡翠鳴衣桁,蜻蜓立釣絲。自今幽興熟,來往亦無期。”在《寄贊上人》一詩中還有“柴荊具茶茗,徑路通林丘”的詩句。

對於被譽為唐代偉大現實主義詩人的白居易而言,人們大都只熟悉他的《長恨歌》《賣炭翁》與《琵琶行》,殊不知白居易也很愛茶,他一生寫作的茶詩要遠比李白、杜甫更多。有學者統計,白居易流傳下來的詩作大約有3千首,其中涉茶的詩有六七十首。比如,我很喜歡的《山泉煎茶有懷》: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

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

他還有一首《兩碗茶》,也頗受好評:

食罷一覺睡,起來兩碗茶;

舉頭看日影,已復西南斜;

樂人惜日促,憂人厭年賒;

無憂無樂者,長短任生涯。

當然,說起唐朝詠茶詩中寫得好的詩人,不能不提的是元稹。因為一起參加了科舉考試,年少英才的元稹與白居易同科高中進士,從此結為終生詩友,後來兩人又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他最負盛名的詠茶詩是“寶塔詩”《一至七字詩•茶》:

茶,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碗轉麴塵花。
夜後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知醉後豈堪誇。

而有“茶仙”之稱的中唐詩人盧仝,一生耿介正直,雖然因為“甘露之變”受牽連被朝廷冤殺,但他的這首《七碗茶歌》卻流傳千古。

“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輕,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惟覺兩腋習習清風生。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或許是受唐代詩人們的影響,在全民喝茶的宋朝,大文豪歐陽修、范仲淹、蘇東坡、黃庭堅、李清照、陸游、朱熹等紛紛書寫了膾炙人口的詠茶詩篇。其中,自幼在出產綠茶的四川眉山長大的蘇軾一生酷愛喝茶,並對茶飲頗有心得,書寫了不少詠茶詩,留下了多篇關於喝茶的佳作。他在著名的《試院煎茶》詩中這樣寫道:

蟹眼已過魚眼生,颼颼欲作松風鳴。

蒙茸出磨細珠落,眩轉繞甌飛雪輕。

銀瓶瀉湯誇第二,未識古人煎水意。

君不見昔時李生好客手自煎,

貴從活火發新泉。

又不見今時潞公煎茶學西蜀,

定州花瓷琢紅玉。

我今貧病常苦飢,分無玉碗捧峨眉。

且學公家作茗飲,磚爐石銚情相隨。

不用撐腸拄腹文字五千卷,

但願一甌常及睡足日高時。

茶文化是這樣在唐詩宋詞中傳播的

宋代劉松年的“鬥茶圖”(源自網路)

回望歷史,可以看到,北宋延續了唐朝以前的做法,繼續把福建北苑的茶當做朝廷貢茶。這個“北苑”在今天的福建省南平市建甌市,歷史上就是中國著名的武夷山產茶區之一,為“龍團鳳餅”發源地,古代的達官顯貴與文人雅士都以品飲這裡的茶為榮。與蘇軾亦師亦友、被世人並稱“蘇黃”的黃庭堅,作為北宋偉大的文學家、書法家,與蘇東坡一樣酷愛飲茶,並好寫詠茶詩詞。黃庭堅,字魯直,號山谷道人。其故鄉是今天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雙井村,這裡山清水秀,盛產綠茶,“雙井茶”就是因為他不斷在詩文中宣傳而出名。清代傑出詩人王士禎在《花草蒙拾》中評論說“黃集詠茶詩最多,最工”,誇讚黃庭堅是宋代茶詩寫得最多最好的一位。有人研究統計過,說黃庭堅寫了100多首詠茶詩詞,比如《雙井茶送子瞻》《品令•茶詞》《阮郎歸•效福康獨木橋體作茶詞》等。這裡,來欣賞一下黃庭堅用了許多典故稱讚北苑茶的詞《滿庭芳•茶》:

北苑春風,方圭圓璧,萬里名動京關。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煙。尊俎風流戰勝,降春睡、開拓愁邊。纖纖捧,研膏濺乳,金縷鷓鴣斑。

相如雖病渴,一觴一詠,賓有群賢。為扶起燈前,醉玉頹山。搜攪胸中萬卷,還傾動、三峽詞源。歸來晚,文君未寢,相對小窗前。

由此可以看出,在古代中國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內茶文化的非貿易性傳播中,歷代文人騷客的詩歌起了相當大的作用。在這些涉茶詩作中,詩人們大都借物抒情,以茶說事,把自己對人生追求、朋友情誼、家國情懷等感悟,都巧妙地融入了作品中,給人以啟迪。或許正是茶激發了靈感,助力形成了唐宋文學的空前繁榮。

但總體上,由於古代傳播手段的極大侷限,比如說沒有今天的網際網路,印刷出版術也沒有今天這麼發達,所以非茶葉貿易性的傳播還是受到了很大的制約,規模與範圍都比較小。那時,茶文化傳播更多的還主要是依靠貿易性的傳播。

這還可以宋朝以後在中國各地興起的茶館文化為證。就最受中國普通百姓喜聞樂見的茶館而言,常人是需要花錢付錢去買茶喝來體驗感受茶文化的,在茶館裡,手捧一杯香茗,大家可以聽說書、話家常、聊聊坊間各種逸聞趣事,以茶為媒,促進了相互溝通與交流。千百年來,它是最普遍最常見的一種貿易性傳播方式,而且在我國許多地方的茶館、茶樓,其品飲內容、方式還不完全一致,是有些差別的。比如說此地與彼處是怎麼飲茶的,用的什麼器皿,沖泡的方式、時間、水溫如何,煮茶的水怎麼講究,等等,這些都體現了飲茶風格的豐富多彩。去雲南大理喝過白族三道茶的朋友,如果再去四川成都的大眾茶館喝茶,你會明顯感覺到茶文化上的差異。即便是雲南,各地的飲茶、用茶方式也不盡相同,比如哈尼族的土鍋茶,基諾族的包燒茶、涼拌茶,其他民族和漢族喜歡的罐罐茶等等。

茶文化是這樣在唐詩宋詞中傳播的

基諾族的涼拌茶“臘攸” 任維東攝

茶文化是這樣在唐詩宋詞中傳播的

雲南保山板橋百年老茶館 任維東攝

地處滇西重鎮保山市隆陽區板橋鎮,有條古街道青龍街,也是“茶馬古道”經過的地方。這裡有一個百年老茶館,我曾兩次進去喝茶。這個臨街的老茶館鋪面很小很小,陳設簡樸,只能容下幾張小茶桌,店主人告訴我,抗日戰爭時期,除了當地群眾,還時常有在此支援滇西抗戰的美國大兵來這裡喝茶閒聊,感受雲南茶文化。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任維東)



來源: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任維東

責編:張永群

編輯:張雪瑜 邢妍妍

分類: 文化
時間: 2021-07-01

相關文章

超越唐詩宋詞的最美秋詩:僅28字,無一“秋”字

超越唐詩宋詞的最美秋詩:僅28字,無一“秋”字
中國的古典文學,離不開對一花一木的關愛,也少不了觸景生情的喜怒哀愁,特別在草木凋零落葉黃的秋季,更是讓歷代文人留下了"悲秋"這樣一個文學傳統. 從詩經中"秋日悽悽,百卉具 ...

研究警告:COVID-19在空氣中傳播的能力越來越強

研究警告:COVID-19在空氣中傳播的能力越來越強
一項新發表的研究顯示,隨著COVID-19病毒的演變,它在空氣中的傳播能力越來越強,使更多的人面臨感染該病毒的風險.這項研究涉及Alpha變體,而不是Delta變體,因為在進行研究時它占主導地位.但是 ...

宋詞中的愛國情結
宋詞是我國古代文學皇冠上光輝奪目的一顆巨鑽,與唐詩爭奇,與元曲鬥豔,歷來與唐詩並稱雙絕,都代表一代文學之盛.遠從<詩經><楚辭>及<漢魏六朝詩歌>裡汲取營養,又為後 ...

宋詞中女性的香生活

宋詞中女性的香生活
香似乎自古以來就是女性的專屬,<全宋詞>中提及的很多的涉及到香的詞作,其描摹的物件主要是女性,雖然是從男性的視角來寫,但透過詞作的內容,仍然可以窺見當時女性的生活面貌和特點,香在當時女性的 ...

藝術視野中的毛澤東

藝術視野中的毛澤東
1956年,毛澤東和藝術家在一起. 對藝術的特殊理解 毛澤東並非藝術收藏家,卻算得上是一位不錯的藝術鑑賞家.他在藝術方面有一種特殊的理解.1956年4月,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明確提出:&quo ...

唐詩宋詞話中秋
暑去秋來,秋意漸濃,又一箇中秋節如期而至.對於中秋節,許多人都有一種特殊情結.這種情結,是期待,是歡喜,是回憶,是感懷,更是濃得化不開的鄉愁.作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中秋節始於初唐,盛於宋朝,並綿延 ...

我們的節日·口述民俗|牛郎與織女的“戀愛路”,從2000年前的漢代才開始

我們的節日·口述民俗|牛郎與織女的“戀愛路”,從2000年前的漢代才開始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牛郎織女美麗的傳說流傳至今,使七夕演化成了當代情人節.也幾乎可以說,如今的情人們在七夕當天慶祝,源自對牛郎織女曲折又堅定不移的愛情的歆羨與嚮往. 但在最 ...

古詩詞裡的中秋

古詩詞裡的中秋
中秋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最早來源於人們對月亮的祭拜.古代帝王有春祭日.夏祭地.秋祭月.冬祭天的禮制,中秋早在<周禮>一書中就有了記載.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所重視,才形成 ...

中秋“探月”,從詩詞神話到月球探索

中秋“探月”,從詩詞神話到月球探索
該文章首發於微信公眾號:上海圖書館. 小時候過中秋節,我們一邊吃月餅,一邊聽媽媽講嫦娥奔月的故事.那圓圓的月亮上有美麗的嫦娥,有桂花樹,還有可愛的玉兔.我們不禁會想,月亮上到底什麼樣?真的有可愛的小兔 ...

適合給寶寶早教的46首絕美古詩,趕緊收好

適合給寶寶早教的46首絕美古詩,趕緊收好
春花秋月,鳥語蟲鳴,皆可入詩:為人之道,處世之理,也早已在詩中被講述得分明.我們詩詞寶庫中的那些短小精妙的句子,其實是孩子最好的啟蒙教材. 父母和早教師們真的不要覺得孩子還小,沒有能力領略古詩詞的美感 ...

家族制度的影響
唐曉敏 中國家族制度對文化的各個方面都有影響.中國古代社會特別重視倫理,這與家族制度有密切的關係."孝悌"的觀念就是家庭家族生活中形成和發展的觀念. 家族制度和家族觀念也使中國古代 ...

黃玉 |俯仰之間,皆是暖意

黃玉 |俯仰之間,皆是暖意
黃玉自古一直備受皇室貴族的青睞.與白玉和青玉相比,黃玉更加稀少,質料上乘的更為難得.黃玉本身自帶一種古雅.高貴的氣質,寄蘊著中國人對於富足.尊榮的期盼,不僅更能彰顯社會地位,且具有招財的口彩. ▲黃玉 ...

一到秋天,這五座古城就美翻,趕緊去打卡吧

一到秋天,這五座古城就美翻,趕緊去打卡吧
南方城市裡的秋天要到了11月才真正來臨. 一座古城,最適合秋天了. 桂花飄香,葉子泛黃,落葉飄蕩在古城的街,行人匆忙,一入秋,不必去遠方,只需要一座古城,就能瞬間走進最美好濃重的秋意裡. 中國有太多美 ...

研究揭示呼吸道疾病如何在野生山地大猩猩中迅速傳播

研究揭示呼吸道疾病如何在野生山地大猩猩中迅速傳播
發表在<科學報告>上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咳嗽和感冒在野生山地大猩猩群體中迅速傳播,但似乎不太可能在相鄰的群體之間傳播.疾病,尤其是呼吸道感染,是對猿類保護的最大威脅之一.由於人類和猿猴的關係 ...

“圈中大姐大”和小鮮肉的瓜

“圈中大姐大”和小鮮肉的瓜
一. 1997年,12歲的蘭州男孩黃軒,因父母離異,隨母親到廣州生活.在陌生的城市,他學習很吃力,回回都考全班倒數第二,無比苦悶,竟喜歡上一個男人. 這個男人就是國際巨星邁克爾·傑克遜.黃軒被他的舞蹈 ...

詩詞|千古興亡多少事,盡在詩詞中!

詩詞|千古興亡多少事,盡在詩詞中!
歡迎大家閱讀"景德鎮南河公安"頭條號.如果您喜歡本頭條號釋出的文章,還可點選左上角關注我的頭條號,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薦. 史上最經典的7首懷古詩!千古興亡多少事,盡在詩詞中. 1 ...

宋朝十大詞人,一人一首傳世宋詞,讓你提升一個境界

宋朝十大詞人,一人一首傳世宋詞,讓你提升一個境界
宋詞以奼紫嫣紅.千姿百態的風貌神情,與唐詩爭奇,與元曲鬥妍,歷來與唐詩並稱雙絕,都代表一代文學之勝. 在古代文學的閬苑裡,它是一塊芬芳絢麗的園圃. 那些令人心曠神怡的詞句,讀來唇齒噙香,猶如置身千年前 ...

孟浩然一首不像寫荷花的詩,夢中思老友,慨嘆知音難覓,值得一讀

孟浩然一首不像寫荷花的詩,夢中思老友,慨嘆知音難覓,值得一讀
[荷花與唐詩宋詞(11)] 2021年9月16日,晴,星期五 夏日南亭懷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閒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 ...

中秋賞月丨大漠裡、山巒中,溫一壺月光

中秋賞月丨大漠裡、山巒中,溫一壺月光
原標題:大漠裡.山巒中,溫一壺月光 鳴沙山·月牙泉:月映鳴沙泉光美 月牙泉月夜 王斌銀攝 在古人心中,大漠的月亮是悽清的."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