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IPCC評估報告系列解讀⑤人類活動影響升溫趨勢

專家顧問:國家氣候中心研究員 黃磊

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以下簡稱“AR6”)第一工作組報告認為,當前氣候系統的很多狀態在過去幾個世紀甚至幾千年來都從未出現過。例如,當前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是近200萬年以來的最高值;自1970年以來,全球地表氣溫也是近2000年來最高。這些事實都說明,工業化以來人類活動已經對地球氣候系統產生了非常深刻的影響。

全球變暖是否在加速?

“全球變暖是否在加速,目前從觀測記錄來看,還不能下這個結論。”參與AR6第一工作組的國家氣候中心研究員黃磊表示。此次報告評估了過去不同時段全球地表氣溫的氣候態變化,例如最近20年相對於1850-1900年平均值的全球地表溫度變化是0.99℃,相對於1980-1999年的溫度變化是0.58℃,相對於1961-1990年的溫度變化是0.36℃,透過這些資料可以計算出近50年的溫升速率都不超過每10年0.2℃。所以從變暖速率來看尚無法得出全球變暖在加速的結論。

黃磊指出,全球陸地和海洋的溫升幅度存在差異,陸地溫增速度約為海洋增溫速度的兩倍;陸地中高緯度地區和低緯度地區的溫升幅度也存在差異。

未來升溫趨勢變化如何?

黃磊說,未來氣候如何變化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歷史上累積排放的溫室氣體,另一個是未來溫室氣體和氣溶膠排放將如何控制。

此次AR6評估了5個排放情景下未來的氣候變化,無論在哪個排放情景下,至少到本世紀中期全球地表溫度都將繼續上升。這是因為歷史累積排放溫室氣體仍在發揮作用,即使現在立刻完全停止溫室氣體排放,全球地表氣溫仍將繼續上升一段時期。

“至於未來全球變暖的速率會不會加快,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未來的排放情景,看人類如何選擇未來經濟社會發展路徑。”黃磊強調,未來幾十年內如果不在全球範圍內進行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的大幅減排,全球升溫將在本世紀內超過1.5℃和2℃。若在低排放情景和很低排放情景下,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將分別在2070年代和2050年代達到淨零,到本世紀中期(2041-2060年)全球溫升將不會超過2℃,但未來20年(2021-2040年)至少有50%的可能性會超過1.5℃。

人類活動與升溫有何關係?

AR6指出,近年來全球大氣溫室氣體濃度持續升高,由AR5的391ppm增加到410ppm,甲烷和氧化亞氮的濃度也持續增加,造成溫室氣體的輻射效應進一步增強。當前人為輻射強迫為每平方米2.72瓦,比AR5高20%左右,所增加的輻射強迫中約80%是由於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增加造成的。AR5評估認為人為溫室氣體的輻射強迫造成了0.5℃-1.3℃的升溫,AR6評估的升溫範圍為1.0℃-2.0℃,可見人類活動對全球變暖的影響越來越突出。AR6第一工作組報告進一步確認了全球氣候變暖的幅度與二氧化碳累積排放量之間的關係,指出人類活動每排放1萬億噸二氧化碳,全球地表平均氣溫將上升0.27℃-0.63℃。

全球人為排放的二氧化碳一部分留在大氣中,另一部分則被海洋和陸地自然過程吸收,其中1850-2019年間人類活動累積排放的二氧化碳中約59%被自然過程吸收。在未來人為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續增加的情景下,海洋和陸地吸收二氧化碳的比例會逐漸降低,這意味著更多的二氧化碳將被留在大氣中,剩餘碳排放空間將會進一步縮緊。

由於實際的全球溫升並不完全是由人為二氧化碳累積排放造成的,甲烷、氧化亞氮等其他溫室氣體也會造成全球溫升;同時,在計算剩餘碳排放空間時還需考慮氣候系統的反饋作用,如未來當全球氣溫進一步升高時,極地和高原地區的多年凍土會迅速融化,釋放出更多的甲烷、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反過來又進一步使全球氣溫升高;此外,由於二氧化碳是長壽命溫室氣體,在計算某一溫升水平下的剩餘排放空間時,還需要考慮到人為二氧化碳排放達到淨零後全球氣溫的變化。

AR6認為,在50%的機率下,控制1.5℃溫升水平,2020年起剩餘二氧化碳排放空間為5000億噸;控制2℃溫升水平,剩餘二氧化碳排放空間為13500億噸。在67%的機率下,1.5℃和2℃溫升水平下剩餘二氧化碳排放空間分別為4000億噸和11500億噸。如果未來在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同時也大幅減少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排放,則二氧化碳的剩餘排放空間將會有一定程度的增大。

AR6明確指出未來的溫升是由歷史排放和未來排放共同造成的,《巴黎協定》在強調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和公平原則的同時,也明確指出“發達國家締約方應當繼續帶頭努力實現全經濟範圍的絕對減排”。

從公眾的角度來看,一方面需要提高對應對氣候變化的科學認識,認識到應對氣候變化和減少碳排放的關係,自覺地在日常生活中減少碳排放;另一方面還需要轉變生產生活和消費方式,儘可能降低消費產生的碳排放。同時,公眾作為消費者的選擇也可以影響到生產者,促進生產企業做出轉變,從而為減少碳排放做出貢獻。

分類: 文化
時間: 2021-11-12

相關文章

美澳聯合宣告簡直瘋了,警惕美方利用臺海戰場“消耗”中國實力

美澳聯合宣告簡直瘋了,警惕美方利用臺海戰場“消耗”中國實力
美澳兩國第31屆部長級磋商(AUSMIN)結束後,美國方面9月16日釋出了澳美部長級磋商2021年聯合宣告.但美澳這一紙宣告簡直是瘋了! 該宣告不但全面干涉中國內政,在涉港涉疆和南海問題上胡說八道,而 ...

中國當代詩人眼中的外國詩歌翻譯
新詩百年路,有多少翻譯詩歌的影響?21世紀的今天,中外詩歌的傳統該如何繼承與發揚?國內外詩歌界該怎樣在當代做良性互動?這些看似詩歌內部的議題,其實折射出不同文化交流中的不同面向,也提示著一種文化所應有 ...

「蘭心書院」+在《鮮衣怒馬少年時》中品味唐宋詩人的詩酒江湖
從小就開始背誦唐詩三百首,然而人生都快過半卻從來沒有完整讀完一本賞析唐宋詩詞的書,少年怒馬的<鮮衣怒馬少年時>是我從頭到尾讀完的第一本. 喜歡唐詩宋詞.<紅樓夢>的作者把複雜枯 ...

中國導彈女神魏詩卉,43歲坐擁26項專利,造出威震世界的制導系統

中國導彈女神魏詩卉,43歲坐擁26項專利,造出威震世界的制導系統
2019年,第十五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頒獎典禮在北京隆重舉行,這些女科學家在自己所屬的領域中,為我們的大國崛起夢作出巨大的貢獻,他們才應該是中國最美麗.最耀眼的明星,這幾位女科學家裡面,有一位身著戎裝的 ...

詩畫中國|他為“詩和遠方”添一筆“科技色”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對於王維筆下的詩,蘇軾曾這樣形容. 開元三十五年,王維在出使塞上的旅程中寫下"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一千古名句,境界闊大,氣象雄渾, ...

冷戰記憶給美國帶來兩大錯誤認知,誤判中國實力,必定代價慘痛

冷戰記憶給美國帶來兩大錯誤認知,誤判中國實力,必定代價慘痛
從1946年到1991年,綿延了四十多年的冷戰,給全世界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深刻記憶. 美.蘇為首的兩大集團,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之爭,自由和民主的對立,宛如恢宏史詩般,貫穿了二十世紀後半葉. 即 ...

以為印度有中國實力?印軍揚言組建火箭軍,叫囂同時戰勝中巴

以為印度有中國實力?印軍揚言組建火箭軍,叫囂同時戰勝中巴
文/君劍 印度已經跟著美國學壞了,明明是印度自己威脅鄰國,但印度卻總聲稱自己受到"威脅".最近,印軍高層更是放話要防範中國"可能的入侵",並稱必須為此考慮組建印 ...

讓“現代詩人”說人話有多難?——不說人話的“現代詩”

讓“現代詩人”說人話有多難?——不說人話的“現代詩”
語冰趣讀 讓孩子愛上閱讀,少年可以更精彩! 說人話·真的很難亞 最近在寫"九一八"的專題, 所以放一篇舊聞的舊文吧. 關鍵詞:現代詩.賈淺淺.賈平凹 關鍵技能:好爸爸.回車鍵 好爸 ...

曾經的日不落大英帝國現在實力如何?32組大資料對比中國英國實力

曾經的日不落大英帝國現在實力如何?32組大資料對比中國英國實力
英國,曾經的日不落大英帝國.18世紀初透過工業革命率先成為世界強國.1840年英國透過鴉片戰爭,迫使清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使清政府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國家. 近幾十年中國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綜合國力日益 ...

馬勒家族都是中國詩歌迷,上交第二張DG唱片《大地之歌》登陸格萊美博物館官網

馬勒家族都是中國詩歌迷,上交第二張DG唱片《大地之歌》登陸格萊美博物館官網
上海交響樂團第二張由DG德意志留聲機公司錄製的專輯<大地之歌>全球發行後獲得廣泛關注.近日,格萊美博物館邀上海交響音樂總監.指揮家餘隆,及團長周平,和馬勒基金會的創始人.主席.馬勒的外孫女 ...

繼續分享中國古代著名的才女,她們的詩文書畫都非常精彩

繼續分享中國古代著名的才女,她們的詩文書畫都非常精彩
在中國歷史上,出現過許多才華橫溢的才女,她們或出身於書香門第.或長於名門豪宅.或來自民間市井.或落魄煙花柳巷,由於所處環境不同,遭遇不同,其文風各具特色.各有千秋,或婉娩.或悽楚.或纏綿.或悲慟,那一 ...

詩與酒碰撞的火花,為文化賦能酒業而綻放

詩與酒碰撞的火花,為文化賦能酒業而綻放
記者 苗倩 著名白酒專家高景炎表示,我國詩酒文化博大精深,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酒業的發展,可以說在歷史上大放異彩的詩酒文化無不展示著時代的文化氣息,折射出時代的人文精神."詩在酒中,酒有詩意& ...

原中國駐土大使姚匡乙:“瓦良格”號曾受到土耳其的阻攔

原中國駐土大使姚匡乙:“瓦良格”號曾受到土耳其的阻攔
新中國成立五十年後,中國得到了前蘇聯海軍的一艘航母"瓦良格"號,而它的歸國之路卻有些坎坷,原中國駐土大使曾經談及"瓦良格"號透過土耳其海峽. "瓦良格 ...

撤兵阿富汗只是開始?美國堅持重返亞太,拜登另有佈局,意在中國

撤兵阿富汗只是開始?美國堅持重返亞太,拜登另有佈局,意在中國
特朗普曾經說道:"有時候你得為你的出格付出點什麼".特朗普的這句話用來調侃美國在阿富汗戰爭中失敗是再合適不過了. 美國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終於要落下帷幕,儘管諸多的輿論媒體都在對美國 ...

二戰如果中國對上德國,有獲勝的可能嗎?比打日軍至少艱難10倍

二戰如果中國對上德國,有獲勝的可能嗎?比打日軍至少艱難10倍
縱觀中國古今,不知道遭受了多少磨難,簽訂了許多類似<南京條約>之類的不平等條約,割讓了不知多少國土. 後來中國慢慢崛起,國家力量逐漸強大,那些被割讓的土地也在慢慢地被收復,只有自身實力強大 ...

中國跨入戰略空軍門檻,直面美軍方挑釁,美國還有底氣核威脅嗎?

中國跨入戰略空軍門檻,直面美軍方挑釁,美國還有底氣核威脅嗎?
日前,國際輿論中仍舊還在渲染要挑戰和威脅中國的氛圍,新出任美國空軍部長的弗蘭克·肯德爾,在上任初始就公開宣稱要使用超前技術"讓中國感到恐懼" 對於美國空軍代表的大放厥詞,我國外交部 ...

何華:讀顧城的詩

何華:讀顧城的詩
讀一位詩人的詩集,會不自覺地發現,詩歌的靈感簡直如星火般奇妙.它往往閃耀於不定的時刻,僅僅維持一段極細微的光陰,隨後便轉瞬即逝.一位詩人的詩集中,巧奪天工的錦詞妙句並非盛放於角角落落.它們往往集中於詩 ...

印度外交官有個擔憂:中國也在組建&quot;四國集團&quot;

印度外交官有個擔憂:中國也在組建&quot;四國集團&quot;
美國為了打壓遏制對手,組建了很多小圈子.如世界上最大的軍事組織北約,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集團G7,蒐集情報的"五眼聯盟",以及旨在對付中國的"亞洲小北約". 其中 ...

墨家在中國為什麼消失得如此徹底?

墨家在中國為什麼消失得如此徹底?
#墨家在中國為什麼消失得這麼徹底# 墨家的消失,正應了中國的那句古話,硬則易折,柔則長存,墨家正是因為太強了,所以最終消失得無影無蹤. 春秋戰國時代,是中國歷史上思想大爆發的時代,那些夠頭腦有智慧的人 ...

奧巴馬回憶錄揭露美國精英憂慮:13年前就發現難以同中國公平競爭

奧巴馬回憶錄揭露美國精英憂慮:13年前就發現難以同中國公平競爭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的新回憶錄<應許之地>,最大膽之處,就在於封面他那張洋溢著熱情笑臉.容光煥發的肖像. 這個美國第44任總統看起來是如此的平靜自信,好似他和這本書,都與美國的經濟衰退還有新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