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兩親家上吊記

上海郊區有個慶豐鎮,鎮南面三里路有個張家村,村有個老人叫張阿三。張阿三煙酒不沾,茶館裡也不去,日常開支能省則省。吃飯用的筷子不夠,拾段毛竹爿來削削;掃帚壞了,挽些蘆花來扎扎。就是去望丈母孃,最多買幾隻桔子,但也要等丈母孃吃完桔子再走。為啥?把桔子皮拾回去曬曬幹,客人來時泡茶派用場。

張阿三靠平時手指頭上做,牙齒縫裡刮,三年前銀行存款就有四千八。瞭解情況的人都說他像秋九八月的大閘蟹一一壯得沒骨!那麼他為啥勿吃勿用?難道等老死時帶進棺材裡去?不,用他自己的話講:養兒防老,積穀防饑,手頭沒有個三頭五千,碰到要緊事體就會手忙腳亂。這真是勤為搖錢樹,儉是聚寶盆。可是,有人背後說;“哼,小氣鬼,一毛不拔,真是隻鐵公雞!"

張阿三的老愛人已經去世,留下一男一女。女兒叫新梅,是大隊團支部書記。兒子叫祥根,在社辦廠當採購員。祥根的物件叫阿彩,在信用社當會計,住在慶豐鎮北面三里路的李家宅。祥根的丈人叫李阿八,也是一隻出名的鐵公雞。

兩親家上吊記

平時三顆鹽浸豆吃一頓飯,客人來,炒只青菜再燉一隻蛋。有九角,拼一元,三年前,銀行存款也有四千八。張阿三和李阿八本來蠻要好,現在成了親家公,說起話來就更加投機。

一有空,兩人就坐在慶豐鎮東首的銀杏樹下談天,但一提到婚事,兩個人就悶聲不響。”為啥?張阿三想:人家都在講,接新娘車子一響,三百斤大豬白養;三十桌酒席一辦,等於把一千元朝河裡甩。種田人積點錢是不容易的,哪能好大手大腳呢?最好等喜日一到,請河東的嬸媽、河西的阿叔,大家團團一桌,發發喜糖,請業餘演出隊唱唱歌,既隆重又熱鬧,花一二百元就把親事辦結束。

但他的想法不敢講出來,為啥?怕老親家說他小氣,所以悶在肚皮裡不響。那李阿八呢?他也在想:現在的陪嫁辦不起,啥個電視機、錄音機、三箱六櫥二十四條被,毛估估要花三千元,我的家當要陪光。最好你男家不辦酒,我女家就可以不陪嫁妝,這樣大家實惠。但他怕老親家說自己小氣,也悶在肚皮裡不響。

俗話講:蠟燭不點不亮,鑼鼓不敲不響。悶在肚皮裡的話不講出來,誰也猜不著。日子一長,張阿三實在耐不住了,就去找介紹人三嬸媽商量:“三嬸媽,我想春節叫阿彩過門,可是每次和老親家見面,他都不吐口。”

三嬸媽腦子活絡,眉頭一皺,自作聰明地問:“張家阿叔。俗話講:小人三尺長,爹孃生肚腸。你想叫阿彩過門,房子有嗎?”“有呀,這三間房子不是蠻好嘛。”“哎喲,你這三間平房能算房子?遠看像豬棚,近像象雞場。人家阿彩是獨養姑娘,住慣清涼大瓦屋,她肯住進這草房裡來?"“那....”

張阿三想了想說,“我是想翻造三間新平房。”“三間平房?嗨,你也不看看外面的行情,人家討媳婦最起碼三樓三底,啥人來希罕你三間塌扁夜壺?"“那照你的意思?”“造三樓三底,一間也不能少。”張阿三連忙搖著手說:“不不不,造三樓三底太多。

我家新梅出嫁後,連阿彩只有三個人,六間房子連掃地都無工夫。”“那麼,最起碼造兩樓兩底,再加一間廂房。”張阿三一算,起碼要花四千元,頃刻像拔掉身上一蓬毛,急得眺起來說。“不,不,要四千元錢,我造不起,造不起。”三嬸媽曉得他的脾氣,連忙說:“噢唷,不要裝窮,誰不曉得你銀行裡存款有六七千,討媳婦造房子怕肉痛,怪不得人家講你是....

講啥?“講你是隻鐵公雞!”張阿三最怕別人說他是鐵公雞,面孔氣,得像雞冠,跳起來說:“啥人是鐵公雞?”三嬸媽笑著問,“那這新房子?”張阿三牙齒一咬,說:“照造,二樓二底,加一隻灶披間!”

張阿三的三間舊屋還是解放初期造的,橫椽子空心梁,有許多椽子早已經爛了,也確實需要翻造了。他與祥根、新梅一商量,於是購磚瓦、買木料,忙了兩個多月才把材料配齊。張阿三打聽到,近來,外地有一個建築隊做包工,不抽香菸不吃飯,價錢也不高,就想請這個建築隊承包自己的房子。

兩親家上吊記

哪曉得三嬸媽對他說“張家阿叔,俗話講:造屋不請酒,落雨就要漏。匠人師傅門檻精得三十六,你招待得好,他生活做得好,你不招待,他暗地裡做個手腳,三年不滿房子塌掉,你到啥地方去找他們算帳?本地匠人低頭不見抬頭見,你稍微破費一點,進度快,質量好,合算的。”

張阿三一聽,覺得有些道理,只得請本地匠人造屋,準備少許辦幾桌酒。啥人曉得剛做好地基,老天不幫忙,竟三天兩頭落起雨來。隊裡不出工,男男女女都來相幫,人一多,就浪工,看的多,做的少,摔跤打滾,吵吵鬧鬧,中午從十點鐘開飯,到二點鐘還沒有結束。一連鬧了半個月,糧食吃掉一千斤,香菸吃掉八十條,一算鈔票,除了三千四百元材料費外,伙食開銷一千六,實實足足五千元,還不包括匠人工錢。

新房造好,張阿三癱倒。為啥?他眼看積了幾十年的鈔票像潮水一樣嘩啦嘩啦流出去,身上的肉像剛剝皮的田雞,跳發跳發。但是,事情還沒有結束。這天,三嬸媽領張阿三在附近村裡兜了個圈子。他們先來到東村趙家,走進趙家兒子的新房,張阿三一看,人也呆了。

為啥?新房裡擺得眼花繚亂,雕花床,尼龍帳,繡花被頭,床頭櫥,三門櫥,五斗櫥,雙人沙發,樟木箱;還有蝴蝶牌縫紉機,大紅燈收音機,鳳凰牌腳踏車....張阿三吃驚地問:“三嬸媽,新房裡要擺這麼多東西?”三嬸媽說:“唷,看你大驚小怪,這還是‘老三件’,最起碼的,還有‘新三機’呢!你跟我去錢家看看。”

張阿三跟三嬸媽來到西村的錢家,錢家的兒子也是新結婚。新房裡趙家有的他都有,趙家沒的這裡也有。單講燈就有三種:上面有吊燈, 四面有壁燈,寫字檯上還有檯燈。機有三樣:電視機,錄音機,還有大紅燈落地收音機。張阿三問:“三嬸媽,這是新房間,還是開百貨商店?”

三嬸媽說;“你真是少見多怪,比錢家好的還多著哩。走,跟我到王家去看看。”張阿三站著不肯走,不理解地問:“床上放幾十條被頭,晚上睏覺怎麼辦?”三嬸媽笑著說:“你這個人呀,訊息一點不靈通,現在青年人新結婚已經不困大床困地板了。”“啥,困地板?那要這麼多被頭來做啥?”“這是擺樣子給人家看的。”張阿三把頭搖得像撥浪鼓,連聲說:“不實惠,不實惠,種田人不講究這一套。”說完,回頭要走。

三嬸媽一把拉住他,說:“哎,這又不是我行出來的,大家都在這樣做。聽說阿彩的陪嫁準備得差不多了,別樣不說,單被頭就有四十八條,比這裡錢家多十六條哩!”張阿三一聽,扳扳手指頭一算,一個人活一世,最多用五條被頭,五九四十五,這四十八條被頭九代人還用不完哩。

辰光一長,豈不是被老鼠咬壞,蛀蟲蛀壞,放在箱子裡不曬,還要黴爛。他算到這裡,連忙對三嬸媽.說:“三嬸媽,你幫我去對老親家講一講,大家都靠做來吃的,我辦不起這麼多傢俱,他也不要辦那麼多陪嫁,大家節省些好。”三嬸媽一聽,帶著埋怨的口氣說:“噢唷,張家阿叔,人家巴不得望媳婦陪嫁多些,你哪能好講這些話?人家阿彩爹捨得花錢替阿彩辦嫁妝,你反而小氣起來,怪不得人家說你是....”張阿三最怕三嬸媽把“鐵公雞”三個字講出來,連忙打斷話頭說:“好好好,你不要說下去了,我照辦,我照辦。”

當天晚上,正巧祥根、新梅都在家,張阿三就把辦結婚傢俱的事與兩個小輩商量。新梅曉得爹的脾氣,,想了想對祥根說:“阿哥,家有千口,主事一人。阿爸既然要替你把婚事辦得象樣些,也是為你好。

兩親家上吊記

我看,床、五斗櫥、寫字檯鎮上有得買,就讓阿爸去辦。沙發、電風扇、落地臺燈、大紅燈收音機要到上海去買,你經常出差,身邊帶些錢,有便就買回來,順船帶順貨,也可省脫百把元運輸費。阿爸,你講好哦?”張阿三把頭點得像雞啄米,就把一千五百元存單交給了祥根。

時間過得真快,眼睛一眨,元旦過了,再過個把月就是春節。張阿三要辦的幾件事都辦妥了,但叫兒子去上海買的傢俱一樣也沒有運回來。他催問了幾次,祥根總是說,貨已經訂好了,但沒有到齊,等配齊了一起運回家。張阿三曉得兒子是個老實人,做事妥妥貼貼,就不再追向了。這天,他到三嬸媽家去,想把結婚的日子敲敲定。

張阿三一進門,三嬸媽就說:“張家阿叔,我本來想去找你,你倒上門來了。哎,年關近了,副食品比較緊張,今天街上活雞活鴨蠻多,價格也不貴,快去買呀!”張阿三莫名其妙地問:“買活雞活鴨做啥?"三嬸媽反問他:“辦婚事沒有雞鴨怎麼行呢?”

張阿三說:“我家裡有。”“你家裡有多少?”“三隻雞,三隻鴨。”“你打算辦幾桌酒?”“辦兩三桌。”“啥?”三嬸媽瞪大了眼睛問,“兩三桌酒鼻子吃了眼要爭,你請啥人好?”“我想請孃舅、舅媽、爺叔、嬸媽.來吃一頓就算了。”三嬸媽說:“你請了孃舅、舅媽,不請阿姨、姑母,擺得平嗎?”“這....”“請了阿姨、姑母,不請叔伯兄弟,擺得平嗎?”"這....”“請了叔伯兄弟,不請姑舅姐妹,擺得平嗎?’“這...“請了新親眷,不請老親眷,擺得平嗎?”“.....

三嬸媽,不是我不想請,是我請不起。”三嬸媽說:“喔唷,人家三兄四弟,辦喜事氣派蠻大,你只有一個獨養兒子,辦事情這樣小氣,怪不得人家講你鐵...

張阿三接著說,“三嬸媽,你不要再講我是鐵公雞了,現在我為了兒子的婚事,不要說翅膀毛、尾巴毛,連頭上的毛都要拔光了。”三嬸媽說:“這怕啥,拔掉舊毛出新毛,人家一分錢沒有, 酒席照樣辦幾十桌。啥人家做事體不缺鈔票?再講阿彩是信用社會計,全民單位,鐵飯碗,找你這個社辦單位的兒子,已經是給面子了。

她第一次過門,你不象象樣樣辦酒,對得起人家嗎?”“這...照你的意思?”三嬸媽說:“新親眷,老親眷,筋筋攀拳一起請,你總共有幾家親眷?”張阿三說:“新老親眷共有四十八家。”三嬸媽扳扳手指頭一算,說“不多,不多,兩家合一桌,只一要二十四桌。”

張阿三實在沒有辦法,只得硬著頭皮說:“好, 就辦二十四桌。”“慢!你請了自己親眷,女家的陪客請不請?”張阿三說:“請,請,當然請。”“那麼,再加三桌。”“好,我辦二十七桌。”“慢!俗話講: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你兒子在外面,朋友、小弟兄總要請的。”張阿三說:“好,我也請。”“那麼再加三桌。”“好,我辦三十桌。三嬸媽,現在總差不多了吧?”

三嬸媽說:“還差得遠哩!我問你,鄰舍隔壁請不請?”“鄰舍隔壁?”張阿三呆了。“是呀,俗話講:遠親不如近鄰。有啥要緊事悄全靠鄰舍隔壁幫忙,你辦喜事,不請人家來喝杯喜酒,講得過去嗎?”“這....”張阿三隻得說,“好,我請,我請。”“那麼張家村有幾戶人家?”“除了親眷不算,還有四十戶。”“不多不少,兩家合一桌,再加二十桌。”

張阿三腦子裡毛估估一算,三十桌加二十桌,等於五十桌。現在辦酒興吃二十四盤,全雞全鴨,每桌起碼五十元,五五二千五百元。手頭只有五百元,還缺兩千元,這兩千元從啥地方來呢?去向人家借吧,解放以來,我張阿三從不曾向別人借過錢,再說到啥地方去借呢?

他呆瞪瞪地回到屋裡,拿出僅有的五百元一張存單,送到新梅手裡說“新梅,你阿哥這幾天不回來,你幫我去信用社領五百元現金,到集市上買五十隻雞、五十隻鴨回來。”新梅接過存單奇怪地問:“阿爸,耍這麼多雞鴨做啥?難道辦家庭飼養場?”“不,是為你阿哥春節辦喜事用的。”

新梅聽了,不高興地說:“阿爸,阿哥臨走時不是講過,辦婚事要節約,請兩三桌酒,當時你也贊成,現在為啥又變了?”張阿三嘆著氣說:“新梅呀,這是形勢逼人,不辦不行呀!你只有這個阿哥,你就聽我的話,把這件事辦一辦。”

新梅見父親吃了秤砣鐵了心,倒也急了起來,但腦子一轉,辦法有了,對父親說:“阿爸,你偏心!”張阿三吃了一驚,問:“新梅,阿爸啥地方偏心?”“你為阿哥辦喜事,不惜老本,把一身肉都落完了,你為啥就不替我想想?這五百元我要辦嫁妝!”

“...”新梅這句話像一把榔頭,重重地敲在張阿三的腦門上。張阿三想:兒子的婚事還未辦好,女兒又軋出來要辦嫁妝,這日子叫我哪能過法?他算了一筆細帳,照現在的做法,辦嫁妝起碼要花三千元。兒子的婚事還缺兩千元,合起來就是五千元。

媳婦過了門,養了孩子,做三朝是免不掉的,加上媳婦面上的親眷,五十桌不夠要吃六十桌,又要花三千元。滿月酒算不辦,但現在有的八十歲老人無人養,週歲小孩要做壽。這週歲是肯定要做的,也要花三千元。

新梅出嫁後,小夫妻就要回門,生了小孩,還要做三朝衣。日常開銷、人情往來不算,單辦這幾件事情,起碼要花一萬二三千元,除掉收進三四千元人情,還缺八九千元。不要說還本錢,就是利息也要五六百元一年,全家只做不吃,一輩子也還不清這筆債呀!

張阿三想到這裡,不知不覺額角頭上冒出了冷汗。但冷汗一出,心裡反而平靜起來,覺得這樣辦喜事,擺闊氣,等於張開眼睛朝河裡跳。他決定去找親家李阿八商量,把喜事辦得簡單一些。

第二天吃過中飯,張阿三來到李家宅,可是親家不在。張阿三又到鎮上去找了一遍,也沒李阿八的影子,他便到信用社去問媳婦阿彩。

阿彩見公阿爹米了,就親親熱熱地叫了聲:“阿爹!”這一聲“阿爹”叫得又糯又甜,就象糯米粉做的豬油白糖水晶餃。張阿三心裡想:以前阿彩喊我大伯,今天第一次改口,見面錢是不能省的。他伸手朝袋裡一摸,正好有兩張拾元,順手塞到阿彩手裡。

正好被旁邊幾個人看見了,開著玩笑說:“阿三叔,人家叫聲阿爸,鈔票送一百,你只送二十元,真小氣!”張阿三聽到“小氣”兩個字,面孔頃刻漲得血血紅。他伸手朝袋裡再摸,袋裡只有幾張角票了,哪能辦呢?

因為張阿三平時經常來存款,所以阿彩把這二十元也當作是來存的。她接過鈔票,見公阿爹又把手伸進袋裡,只當還有,所以沒有開單子。過了一會,還不見摸出來,就問:“阿爹,就這二十元,袋裡還有嗎?”張阿三卻冬瓜纏在茄門裡,只當阿彩嫌見面錢少,還在向他討。現在袋裡只有幾張角票,哪能拿得出去呢?這真是一分錢逼死英雄漢,張阿三難為情得拔腳就走。阿彩只當公阿爹有急事,所以也不放在心上。她把二十元存單開好,放在另一隻抽斗裡,等公阿爹來時再交給他。

再說張阿三從信用社裡出來,肚裡像吃了一包針,難過呀!我送二十元見面錢,她還嫌少,不辦酒席肯定不行。真是做人難,做大人更難。他不知不覺走到了鎮東首的銀杏樹下,坐了下來。

這時候,天已慢慢地暗了下來。張阿三腦子裡還在想:酒席不辦,子女面上沒光彩;酒席一辦,弄得傾家蕩產,將來怎麼辦?拿啥鈔票還人家?到頭來,說不定還要拆屋、賣傢俱來抵債。現在面子扎足,將來被人家罵死,有得活著被別人指脊樑骨,還不如到陰間去和老太婆作伴。

張阿三想來想去,實在想不下去,心一橫,就要尋短見。怎麼死法呢?投河,怕兒子撈不看死屍;撞車,要害駕駛員吃苦頭;看看銀杏樹旁邊有棵大槐樹,只有上吊最好。張阿三站起身來,搖搖晃晃走到大槐樹下,抬頭一看,出色,樹枝上不知啥人已替他結好了繩索,低頭一看,連墊腳石也鋪好了。

張阿三想:我的死日是已經到了,連繩索和墊腳石都已準備好了。他踏上墊腳石,把繩索往頭頸裡一套,嘴裡說:“祥根,新梅,阿彩,你們不要怪我心腸硬,我是實在嘸沒辦法。”說完,心一橫,腳一蹬,踢開墊腳石,眼睛一閉,準備去了。啥人曉得張阿三的腳剛一踢, 就有人一把把他抱住。 張阿三連忙問:“啥人?”

那人把他放在地上,說:“是我呀,親家,你有啥個想不開,跑到這裡來尋死?”張阿三睜眼一看,是親家李阿八,眼淚就滾了下來:“親家,我辦不起酒席,對不起小輩,也沒面孔再見你。”再一想,又問:“親家,你怎麼曉得我要死,跑到這裡來救我?”李阿八說:“親家,不瞞你說,我也辦不起陪嫁,沒有面孔見人,跑到這裡來尋死,剛放好上吊的繩索和墊腳石,就聽見了你的聲....”

原來,兩隻鐵公雞,一對老親家都跑到這裡來尋死。張阿三向:‘親家,你家底不是蠻厚嗎?”李阿八說,“親家呀,這叫做一家不曉得一家。

我以前確實有些家底,人家說我家是隻糖盤,但這幾年事體一樁接一樁。老太婆生三年病,敲脫一點;去世時辦喪事,敲脫一點;這家造房子;那家辦喜事,吃三朝酒,送壓歲錢,連招工、上大學,參軍都要辦酒送禮,又敲脫一點; 我七個外甥,八個侄囚,二十六家親眷,人情、見面錢一送又是幾十元,你講我還有啥個錢?現在阿彩要出嫁,兒子要定親,借又借不到,拿又拿不出,你說我還活得下去嗎?”

兩親家你一句我一句,口口聲聲罵這股歪風邪氣。最後張阿三說:“親家,不要說人家,就算我真是一隻鐵公雞,這幾年弄得毛也拔乾淨了,肉也刮於淨了,骨頭差一點化成灰。我看這樣,不要再講啥面子、排場了,我不辦酒,你也不要陪嫁妝,婚事一律從簡,人家罵鐵公雞,我們只當勿聽見,你講好嗎?”

李阿八點著頭說“我本來就想這樣做,就是不知小輩有沒有意見?"話聲未落,忽聽有人在喊:“阿爸”“阿爸” 原來是祥根、新梅、阿彩、三嬸媽找他們來了。祥根跑在第一個,看見兩位老人,就說:“阿爸,快,快!”張阿三問,“祥根,啥事?”

阿彩接上來說,“公社明天舉行移風易俗集體婚禮,我們報了名,領導請你們兩位老人家去參加一個座談會。”李阿八瞪大了眼睛問:“真的?”阿彩說:“當然真的,啥人騙你?”說著,摸出二十元的一張存單,塞到張阿三手裡。張阿三說:“阿彩,這是我給你的見面錢。”阿彩說:“現在移風易俗,我不要見面錢。”

張阿三高興得象個笑彌勒。祥根摸出存單,送到張阿三手裡,說:“阿爸,一千五百元存單還你!”張阿三問:‘那上海的傢俱?”新梅說:“阿爸,阿哥根本沒有去訂傢俱,是我們商量好騙你的!喏,這是五百元存單!”“那你的陪嫁?”阿彩搶著說:“阿爹,這些舊習俗統統要破除!”兩位老人一聽,笑得嘴巴像敲開木魚。

三嬸媽在一旁插嘴說:“這樣做好是好,不過,人家會不會講你們小氣?”兩位老人面孔一板,說:“啥個小氣勿小氣,為了擺場面,兩親家差一點一根繩上死!”祥根也說:“三嬸媽,你做介紹人是好事體,但以後千萬不能逼人家擺場面、講闊氣,這是舊社會遺留下來的壞習俗,一定要破除!”這時,三嬸媽難為情得單缺一個地洞鑽。#故事##頭條#

分類: 故事
時間: 2021-09-18

相關文章

熱門復讀機,到底該怎麼選?智慧AI超記牛OR傳統傾聽者開箱及對比

熱門復讀機,到底該怎麼選?智慧AI超記牛OR傳統傾聽者開箱及對比
開場白: 秋高氣爽的9月悄然向家長們走來,送來神清氣爽的同時,還有新學期開學的喜訊.這不"神獸"要歸籠,想起日常的鬥智鬥勇,家長們可算解放了,可隨之而來面對孩子們的新學期,家長除了 ...

紅樓夢:薛寶琴出場很難堪,賈母捧她是為了遮醜!結局難逃薄命司
<紅樓夢>的故事發展到中期,突然冒出來一個非常驚豔的人物,她就是薛家二房的千金薛寶琴. 她長的美,青春活潑,見多識廣,伶俐懂事,吟詩作詞也才思敏捷,有寶釵的圓滑沒有寶釵的功利,有黛玉的才氣 ...

火鍋盛宴!單場15次封蓋有多難?穆大叔都沒做到,歷史僅4人做到

火鍋盛宴!單場15次封蓋有多難?穆大叔都沒做到,歷史僅4人做到
近日一位球迷朋友給我留言問有沒有封蓋+籃板+得分的三雙統計,這樣的統計有很多,我還需要統計一段時間然後整理在發出來,不過他的留言卻讓我想到了其他的資料--比如說單場封蓋資料等等,大家都知道一支球隊一場 ...

橙子同學小測成績不理想,怎麼辦?換個思路,幫孩子提升學習效率

橙子同學小測成績不理想,怎麼辦?換個思路,幫孩子提升學習效率
你的孩子有沒有小學很出色,初中掉隊了的現象? 你的孩子有沒有剛學物理,第一次考試就考了18分的現象? 你會怎麼想?你會怎麼辦? 橙子同學剛上初二,原本小學很出色的孩子,進入了這所口碑很好.學風很棒的學 ...

如何過好人生下半場
馬未都曾說過一句話: "人最好的日子是三十五歲到五十五歲,我是過來的才敢說,這二十年是你的黃金時期,你要做事.幹什麼都是這二十年." 人生在35歲之前,是知識.閱歷.情感積累階段, ...

2011年,毛主席後人專程探望96歲老人稱:沒有你,就沒有我的今天

2011年,毛主席後人專程探望96歲老人稱:沒有你,就沒有我的今天
2011年的一天,毛澤東之子--毛岸青與邵華之子毛新宇少將走進上海華東醫院,看望一位特殊的病人,病床上的老人面色滄桑,眼神卻堅毅,彼時她已有96歲的高齡. 她已然是一名年邁的老人,但是她身上的事蹟值得 ...

3次分流:德國的職業教育

3次分流:德國的職業教育
德國是以精密強悍的製造業聞名於世,"德國製造"成為好產品的代名詞,在德國製造的背後,有無數製造與技術人才的支撐,而人才的培養就歸結於德國的職業教育體系.這篇文章就簡明扼要地介紹一下 ...

輔佐四位君王,70歲成功“出圈”,司馬懿的隱忍之路

輔佐四位君王,70歲成功“出圈”,司馬懿的隱忍之路
公元220年,曹操去世,曹丕繼任丞相,同年受禪登基,以魏代漢,建立魏國,曹丕在位期間,重用與陳群.吳質.樂鑠並稱太子四友的司馬懿. 但魏王曹丕如此依賴司馬懿,僅二十多年後,便以曹丕侄子曹爽謀反為名發動 ...

月到中秋分外明,10首詩歌讓你2分鐘瞭解中國十大賞月勝地

月到中秋分外明,10首詩歌讓你2分鐘瞭解中國十大賞月勝地
賀中秋 月到中秋分外明 每逢佳節倍思親 把酒當歌何處去 十大賞月好風景 月到中秋分外明 1.西湖夜月 月滿西湖相思起 許仙相會斷橋邊 三潭映月淚無聲 蘇軾築堤八百年 杭州西湖荷塘月色 2.黃山邀月 蓮 ...

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

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
以前我總意為我家有鬧矛盾,現在我從手機上看,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有兩口子不 是一方出軌就是睹,兒女不孝,兒子跟老子要錢要不著就打老子,有的老人家被打死,有的父母有退休金還要拾拉圾,兒子卻在外酒肉百捧 ...

奶奶的牡丹院:牧雷(120)長寶設計 巧促縣長(長篇連載)

奶奶的牡丹院:牧雷(120)長寶設計 巧促縣長(長篇連載)
二三月下了幾場雨,不算透雨,但還得堅持下種,只有地裡有了收成,才是徹底走出年饉的出路. 奶奶.二鬼子爺.老鄉約,王大諞商量後,要鼓勵村民戰勝天災的恐懼,怎麼都得播種,只有掙扎,抗掙,才有機會活下去,雷 ...

工程例項:內牆薄抹灰如何施工?標準做法交底

工程例項:內牆薄抹灰如何施工?標準做法交底
一工藝介紹 薄層抹灰是指厚度不大於8mm的抹灰,骨料粒徑最好在1.25mm以下(控制50-80目).薄層抹灰灰層非常薄,水分散失快,所以要求有較高的保水率(>99%)和粘接強度.薄層抹灰工效非常 ...

古浪:鄉韻土味彈“老調”

古浪:鄉韻土味彈“老調”
古浪老調藝人 古浪地處河西走廊東端,烏鞘嶺北麓,騰格爾裡沙漠南緣,為古絲綢之路要衝,隸屬中國旅遊標誌之都--馬踏飛燕的出土地甘肅省武威市.在舊時代,古浪交通閉塞,經濟落後,人們的文化生活較少受外界影響 ...

毛主席親家張文秋:晚年寫2本回憶錄,兩次寫詩讚主席,99歲去世

毛主席親家張文秋:晚年寫2本回憶錄,兩次寫詩讚主席,99歲去世
張文秋是毛岸英和毛岸青的岳母.她原名張國蘭,曾用名張一平.1903年出生於湖北省京山縣謝家灣.毛主席親切地稱她為"老朋友"."雙重親家"-- 張文秋(坐者)與邵 ...

我的奇遇記—四歲喝了二兩白酒
東北人能喝酒,這個差不多是全人類都知道的了,但是他們為啥這麼能喝酒,這麼愛喝酒無從查證,只是每家每戶都有點糧食酒.記得小時候我爺爺就喝酒,有一個二兩小杯,平時就扣在酒瓶子嘴上,然後放在窗臺上,每次吃飯 ...

1951年,兩名戰士違反禁令開13槍,被記特等功?步槍至今完整儲存

1951年,兩名戰士違反禁令開13槍,被記特等功?步槍至今完整儲存
中國的近代戰爭歷史上,由於軍事力量不足,空中防禦一直是最大的弱點. 尤其是在抗日戰爭時期,日寇充分利用制空權優勢,經常駕駛戰機對各個陣地和城市村落進行低空掃射,造成了群眾的大面積傷亡. 這一弱點,在淞 ...

一得齋記|晚清兩位重臣的遺囑
□楊新無 晚清官場腐敗成風,是稍有一點歷史知識的人都知道的.而晚清有兩個重臣,也是知名度很高的人,那就是張之洞和李鴻章.張之洞.李鴻章與左宗棠.曾國藩並稱晚清"四大名臣".在現在數 ...

《康熙微服私訪記》演員現狀:三德子成養雞大戶,法印又過得如何

《康熙微服私訪記》演員現狀:三德子成養雞大戶,法印又過得如何
老話說:"錦上添花是哥們,雪中送炭是朋友,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是兄弟".用這話來形容張國立和他的兩位兄弟之間的情誼最為合適.都說娛樂圈裡沒有真正的友情,但在這三個人身上,你將會看到專屬 ...

李雙江:兩個兒子命運大不同,一個人人喊打,一個低調優秀

李雙江:兩個兒子命運大不同,一個人人喊打,一個低調優秀
李雙江,無論是他的藝術造詣,還是音樂成就,都稱得上是國寶級藝術家. 但在2013年,兒子李天一涉嫌強姦的新聞傳出後,外界一片譁然. 俗話說得好,子不教父之過, 這位曾高高在上的老藝術家,就此跌下神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