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口服降糖藥物知多少(下)

#人人需要認識糖尿病#

(接上)

三、ɑ-葡萄糖苷酶抑制劑

代表藥物: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和米格列醇

這些藥的名字裡都帶“糖”,除了米格列醇,聯想記憶:“木糖醇”,單記一下米格列醇。

作用機制:抑制ɑ-葡萄糖苷酶,延緩澱粉/雙糖轉化為單糖(澱粉),比較適合中國及亞洲人群以碳水化合物為主的飲食譜。但是,如果吃的沒有澱粉,這個藥也就沒有用嘍。

透過作用機制,我們知道,這個藥會使碳水化合物滯留在腸道的時間變長,因此會引起腸道細菌的酵解,氣體產生增多,常常引起腹脹、腹瀉,預防這個不良反應需要緩慢增加劑量和控制飲食。救治低血糖的時候呢,就不能用蔗糖了,得直接用能發揮作用的葡萄糖,對吧?因此,一個吃著阿卡波糖降糖藥的患者問你:“護士,我這會兒低血糖,3.4,手邊只有饅頭,吃多少大概能升上來?”的時候,我們就要及時告訴他,叔,吃饅頭木有用,我給你點葡萄糖喝吧!

四、胰島素增敏劑(又稱噻唑烷二酮類)

代表藥物:×格列酮

作用機制:增加骨骼肌、肝臟、脂肪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增加葡萄糖的利用和葡萄糖的生成。

胰島素挺多,但是能幹活的久那麼幾個,用上這個藥,使得能幹活的胰島素多了,僅在胰島素存在的情況下才會發揮作用,因此不能用於I型糖尿病,服藥時間與進食沒有關係。

這個藥的不良反應比較典型,“傷肝傷腎傷骨”,一般不作為2型糖尿病優選的初始治療。它會引起體重的增加和水腫,心力衰竭的風險增加;增加女性骨折的風險;因為引起水腫,相當於血液裡面的成分也被“稀釋”了,因此也會有貧血、血紅蛋白降低、血細胞比容降低等表現。

五、二肽基肽酶-4抑制劑(又稱DDP-4)

代表藥物:×格列汀

這個藥的名字比較長,聯想記憶:“二肽”-兩個太太,“列汀”-水靈靈的站列,兩個太太水靈靈地站列那兒,比誰更優雅。

作用機制:首先,我們要知道當血糖升高的時候,胃腸會分泌兩種長促胰島素,其中一個叫GLP-1,這個成分以葡萄糖濃度依賴的方式增強胰島素的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並能減少肝葡萄糖的合成,但是這個成分會被二肽基肽酶-4降解,因此,用上DDP-4就阻止GLP-1的降解,達到降糖的目的啦!

“兩個太太”性格其實還是挺溫和的,也許是想找到盟友,因此能與其他降糖藥物任意搭配,因為刺激胰島素是具有血糖依賴性的,因此發生低血糖的反應也較少,對體重、血壓幾乎無影響,總的難受性良好。

唯一一點就是可能會誘發急性壞死性胰腺炎,聯想記憶:兩個太太勾心鬥角,送給對方一碗藏紅花...-肚子疼-急性胰腺炎;當AST或ALT持續大於正常上限的3倍的時候,需要停藥。

六、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

代表藥物:達格列淨、恩格列淨

作用機制:這個藥物是表達於腎小管的,促進腎臟對葡萄糖的排洩,也就是說這些糖本來是要重吸收的,現在都給排出去了,當然排出去的還有鈉離子。因為不能提供胰島素,是不能用於I型糖尿病的,所以一個I型糖尿病的小孩問,阿姨,我可以吃安達唐嗎?你就心中有譜的告訴他,不能哦。

因為也會導致水鈉的排出,因此也會有減輕體重,降低收縮壓的作用。達格列淨作用時間24小時,一日一次,不受進食限制,因為是走腎的,因此肝功能不好的無需調整劑量,腎功能不好的則減量或者禁用。

我們知道它的作用機制後,就不難理解常見的不良反應是生殖泌尿道感染了,因為尿裡的糖變多了嘛,“糖”多,受感染的風險就越大。

七、其它類

代表藥物:利拉魯肽、艾塞那肽

胰高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這個就是前文提到的“GLP-1”,那個藥物是間接保護GLP-1成分,使其不降解,這個是直接去激動。胰高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只能是皮下注射給藥,每日一次即能起到良好的降糖作用,能控制患者收縮壓,降低心血管事件風險,顯著降低體重;“一個太太”也會增加胰腺炎的風險。

好了,今天就先分享到這兒了,希望在臨床工作上遇到降糖藥的時候,會第一時間知道屬於哪個類別的,接下來是注意事項,這樣我們就能胸有成竹地給患者做藥物健康教育了喲!

分類: 文化
時間: 2021-10-19

相關文章

一日一句——學論語

一日一句——學論語
<論語·泰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曾子說:"有志者不可以不培養堅強的意志,因為責任重大而且道路 ...

論語史鑑:正確理解王陽明的“心學”

論語史鑑:正確理解王陽明的“心學”
第十五篇第33章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 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蒞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蒞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及:逮也!從人從又(手) ...

《論語》學而篇第八節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這句是學而篇裡比較難懂的一句,不太好講.什麼是不重則不威?我的理解是一個人如果不莊重嚴肅,就不能讓人感覺威 ...

《國學經典》-《論語譯本》-學而篇
第九章:曾子說:"謹慎地對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遠的祖先,自然會導致老百姓日趨忠厚老實了." 第十章:子禽問子貢說:"老師到了一個國家,總是預聞這個國家的政事.(這種資格) ...

《論語》學而篇第十三節
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這句話直譯過來,我們會不太理解這句話的意思.有子說:"信接近於義,言而有信.恭接近於禮,遠離恥 ...

《論語》學而篇第十四節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孔子很少說這麼有力量的話,可能是看到顏回的生活近況,顏回居陋巷,人也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所以孔子 ...

論語,學而篇
巧言令色 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① ,鮮②矣仁!" 註釋 ①巧言令色:巧言,花言巧語,好聽而實際上是言不由衷的話. 令色,面孔和善,內心另有盤算,即偽善的面貌.令,美好.②鮮: 少 ...

北宋宰相晏殊的《解厄學》,面對困難的八個方法、十六個字真理

北宋宰相晏殊的《解厄學》,面對困難的八個方法、十六個字真理
<解厄學>是北宋宰相晏殊的處世著作,深刻體現了中國的謀略和智慧,被稱之為是中國版<人性的弱點>.這是一本罕見的著作,值得反覆學習和借鑑. 這本<解厄學>,應該是作者 ...

《論語》微課堂35
<論語.子罕篇第九>第十章 子見齊衰者.冕衣裳者與瞽者,見之,雖少,必作:過之,必趨. [學習感悟] 今日所學,感受到接受命運,做自己,發善念,連結萬物,提能量.我邊聽李老師講的時候,我的 ...

命由我造 福自己求(知了凡 學了凡 成了凡)————嘉言引用

命由我造 福自己求(知了凡 學了凡 成了凡)————嘉言引用
命由我造 福自己求 --知了凡 學了凡 成了凡 嘉言引用經典來源 NO01太上感應篇: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一個人的命和福包括先天和後天兩個方面:先天是父母給的,是固定的,不能隨意而改變的,而後天是人為 ...

論語日記 | 慎終追遠

論語日記 | 慎終追遠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終:終,喪事,有人去世. 遠:遠,祖先,逝去多年之人. 曾子說:喪盡其禮,逢人去世將禮數認認真真做全做好:祭盡其誠,祭奠先祖誠心誠意,不因已經逝去就敷衍了事.如此一來, ...

《論語》微課堂36
<論語.子罕篇第九>第十一章 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

《了凡四訓》立命之學 書摘

《了凡四訓》立命之學 書摘
書語人間:每天10分鐘,讀懂1本好書,點選文章右邊的「關注」,一起成長 大家好呀~ 今天,靈遙將為你帶來一本新書,名字叫做<了凡四訓>. 它是袁了凡先生寫給兒子以及子孫後代的人生教科書,回 ...

論語手抄報04
<論語·學而>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這句很簡單,不要擔心世界不懂自己,要擔心的是自己不瞭解環境. 想起上學時,每一次考試結束,老師都會教育我們這些資 ...

勸君學點國學!學國學不過時、不吃虧、不上當,只有福與利

勸君學點國學!學國學不過時、不吃虧、不上當,只有福與利
國學,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說熟悉,熟悉到連家門口幼兒園上也貼有"國學"的大幅字樣,娃娃們被引導著念讀一些諸如"三字經"之類的國學經典選段,更不用說在小學中低 ...

在TikTok上學《論語》外國網友把“子曰”掛嘴邊

在TikTok上學《論語》外國網友把“子曰”掛嘴邊
孔子的思想和智慧不僅惠澤華夏,如今,孔子的名言警句在TikTok上廣泛流傳,不少外國人也將"子曰"掛在嘴邊. 在TikTok上,詞條"confucius"(孔子 ...

孔子《論語》全集:10個翩翩少年的男寶名字,好聽又暖心

孔子《論語》全集:10個翩翩少年的男寶名字,好聽又暖心
<吉生起名>起名小程式,中文名. 英文名.乳名小名,查重名.查漢字五行,免費查! (此處已新增小程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檢視) 名字不僅是人與人交往的媒介,也是一個人性格.文化.思想的集中 ...

有情有義有人生:《論語・季氏篇》(6)
孔子曰:"侍於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愆"是一個形聲字.本義是過錯:罪過的意思.<說文>給出的 ...

怎麼樣用論語取明豔端莊的女寶名字,清新脫俗
關注<吉生起名>小程式,免費起名 -- 寶寶科學取名起名改名專業人工服務平臺! (此處已新增小程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檢視) 姓名的音律美主要表現為名字清脆響亮,聲調抑揚頓挫,有節奏感,聽 ...

《論語》:莫把心事掛在嘴上,謹言慎行,君子之道

《論語》:莫把心事掛在嘴上,謹言慎行,君子之道
文\一藻 稻盛和夫在<活法>這本書中,提出了一個觀點:人生要時時"有意注意". 所謂"有意注意",就是有意識地去注意我們說的話,我們做的事. 不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