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需要父母養育方式的調整和配合

對青少年大腦發育的研究,發現多數青少年都會經歷四個重要的智力、社交、情感能力的發展階段,11-12 歲;13-14歲;15-16歲;17-18歲。

下面我們將介紹研究的最新發現。作者Sue Shellenbarger 是華爾街日報的專欄作家。王瀟翻譯。

Sue根據這些研究的結果,為家長們總結了青春期的孩子們每個年齡階段的大腦發育情況,需要我們父母的養育方式如何調整和配合。

十幾歲的孩子常常讓父母們很困惑。敏感的孩子變得浮躁或是喜怒無常。曾經很冷靜的孩子會和搭乘危險駕駛的車或是參與其他愚蠢的冒險。

大量新的研究為這些困惑提供了一些解釋。大腦成像增加了另一種可以幫助測試青少年控制自己行為和情緒的假設和印證的資料。近幾十年的研究開始追蹤青春期一定時期的發展,而不是在一個時間點對一組青少年進行比較。

新的縱向研究改變了科學家對家長在幫助孩子度過這不穩定的十年中所扮演的角色的看法。曾經認為青春期是父母退場的時刻,現在越來越被認為是持續關注和情感連線的機會。

最新對青少年大腦發育的研究,發現多數青少年都會經歷四個重要的智力、社交、情感能力的發展階段。

11 —12 歲:青春期初期

當青春期走上人生舞臺的時候,許多青少年在很多基本技能方面可能會退化!這個階段的少年的邏輯和決策能力通常尚待完善,家長可以訓練他們變得更有條理以及思考其他觀點。

研究表明,空間認知能力和特定推理能力在這一階段會降低。而負責前瞻性記憶,即記得你將來應該做什麼的記憶,仍然在成長。這也許就是為什麼老師要求青少年在上學前上交一張紙條這種事會讓他們毫無頭緒,孩子們經常會丟三落四。

訓練青少年建立組織能力會有幫助。家長可以幫助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記憶提示,例如把健身包放在門口,或者在手機上設定提醒。他們可以分享實用的工具,比如任務管理的app。

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建立有效的決策、權衡利弊和思考其他觀點的能力。根據2014年發表在《行為決策學報》的一項基於76名參與者的研究表明,在10-11歲時知道如何做決定的孩子表現出較少的焦慮和憂愁,到12-13歲時和朋友之間的爭吵和麻煩也更少。

家長也許可以透過溫暖和支援來影響孩子在這一階段的腦部發育。2014年一項針對188名兒童的研究比較了在意見分歧中保持溫暖、親切和鼓勵的母親和變得生氣好鬥的母親對孩子的影響。

根據這項由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做出的研究,在16歲的青少年中,那些母親在他們12歲時親切有愛的,他們的腦部發育傾向於更低的焦慮和憂鬱水平,以及更高的自律能力。

13—14 歲:情緒異常激動期

青少年在13-14歲時易受同伴影響,社交壓力在這時達到高峰。家長可以幫助他們解讀同齡人的社交暗示,示範健康的應對方式,例如運動或默想。

家長應該做好準備面對一段情緒異常激動的過程。

年輕的少年們對同伴的意見更加敏感,並且反應劇烈。當他們還沒有成熟到掌握能夠理解他們同伴真實意思的社交技能時,這一切變得令人困擾甚至痛苦。

在這種時候,青少年面對壓力的反應變得亂七八糟,導致他們常常摔門或是哭泣。

社交壓力的影響在這時達到高峰,在由壓力引發精神障礙的成年人中,50%在15歲之前得到過類似的診斷。另外的研究表明11到15歲的青少年在遭受類似被群體排斥這種社交壓力時,會變得難過和焦慮,而成年人並不會這樣。

根據2016年《發展科學評論》的研究報告,大腦最易受壓力傷害的部分尚在成熟過程中,因此青少年在這一階段使用的處理問題的方式會在腦回路中形成根深蒂固的影響一生的模式。

方法:心理學教建議教導並示範他們自我舒緩的技巧,比如默想、運動或聽音樂。

培養青少年的交友技巧,包括如何解讀他們同伴的表情和肢體語言。鼓勵他們透過共同的興趣愛好來結交朋友,而不是看誰更受歡迎,並且遠離那些不友善的朋友。教導他們如何在爭吵之後學會道歉、做出改變和妥協來修復友情。

來自家庭的支援是壓力的緩衝器。

根據2016年《家庭心理學》雜誌上一項對362名以色列少年的研究,能夠從家庭獲得陪伴、解決問題、情感支援的青少年在面對巨大壓力的時候比較少陷入抑鬱。

15-16歲:追求冒險期

尋求刺激對15-16歲少年來說前所未有的吸引人,他們大腦的獎勵受體正在迅速發育。這個階段的青少年追求刺激的慾望比以後任何一個人生階段都更強烈。

2015年一項由荷蘭萊頓大學對超過200名8到27歲的參與者做的研究表明,青少年在這個年紀對危險活動的興趣最為高漲。大腦的獎勵受體迅速發展,放大了青少年對多巴胺的反應。這是一種與愉悅和滿足感相關的神經遞質。

正常的對危機的恐懼感在青春期被暫時抑制,科學家相信這一轉變是基於生物進化需要離開家園尋找新的定居地點的本能。研究發現,即使被警告實際危害會超過他們的預期,少年們也不會改變他們對危險情況的評估。

在這一階段結交和保持好友的能力非常有用。

根據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心理學助理教授伊娃·特拉澤博士(Dr. Eva Telzer)2015年對46位青少年進行的研究結果,擁有可信賴可依靠的好朋友的青少年更少參與冒險行為,例如商店盜竊、乘坐危險駕駛的車或無保護的性行為。經常與好友爭吵的青少年更容易參與這樣的冒險。

家長仍然可以有所作為:鼓勵健康的友誼,展現溫情和支援。有所改變成為溫暖、支援的父母不會太晚。

根據2015年《神經認知科學》雜誌上發表的一項對23名青少年的研究,在一項實驗室冒險測試中,從15歲開始與父母變得親密的青少年大腦中控制冒險行為的部分啟用較少,在18個月後也更少採取行動。

特拉澤博士(Dr. Telzer)也參與發表了這一研究成果,根據該研究,與父母的親密關係包括透過討論問題得到父母的尊重和幫助,沒有爭吵或大喊大叫。

17—18歲:青春期後期

年齡較大的青少年能夠在情緒和冒險衝動上控制自己,他們解決問題和戰略規劃的能力正在進步。他們可能在辨別微妙的人事情況上需要幫助。

在年齡較大的青少年中,負責判斷和決策的前額葉皮層部分已經發育得足夠成熟,可以制止失控的情緒和冒險的衝動。在這一階段,青少年大腦改變和發展的功能收效顯著。一些青少年智商有所提高。

根據2013年賓州州立大學帕克校區及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對11,000對雙胞胎的研究發現,天生聰明的少年更容易表現出智商的提高,因此原本就聰明的孩子會變得更聰明。

根據英國謝菲爾德哈勒姆大學研究人員2015年的研究結果,執行功能,例如解決問題和規劃策略的技能,在這以後至少到20歲仍會繼續發育成熟。

據倫敦大學學院認知神經科學教授莎拉 - 傑恩·布拉克莫爾(Sarah-Jayne Blakemore)的研究,社交技能和相應的大腦區域仍處在發育過程中。

在這個階段,青少年更能注意到別人的感受並表現出同情心。儘管如此,他們仍然缺乏能力去解讀人們在複雜社會情境中的動機和態度,比如說,理解為什麼一個朋友會在聚會聊天時突然轉移話題。

在青春期成長最艱難的幾年中,青少年們需要輔導、支援、良好的榜樣,以及最重要的,得到理解。

希望我們做父母的能夠把最好的自己,投資入孩子們在我們屋頂下的最後一個期間,讓他們能夠心理健康的,充滿信心的成長。

作者:Sue Shellenbarger,華爾街日報的專欄作家;翻譯:王瀟;

來源: 教師博覽

分類: 娛樂
時間: 2021-10-19

相關文章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不用介紹,大家都不陌生吧,我國第一個研究雜交水稻的育種家,湖南省農業科學院研究員袁隆平. 民以食為天,幾千年來,溫飽問題一直是一個國家的重中之重,社會要發展,民族要進步,農民繁衍生息,離了糧食是行不通 ...

李延年憑什麼能和袁隆平、鍾南山等人相提並論,獲得共和國勳章?

李延年憑什麼能和袁隆平、鍾南山等人相提並論,獲得共和國勳章?
正在熱播的電視劇<功勳>包括于敏.申紀蘭.孫家棟.李延年.張富清.袁隆平.黃旭華.屠呦呦.鍾南山9個人物.第一個出場的是志願軍一級戰鬥英雄李延年.2019年9月17日簽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主 ...

北京中考作文題二選一 袁隆平入考題
今天上午,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北京教育考試院獲悉,今年北京中考語文作文題為二選一,其中一題為:"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說:"人就像 ...

海水稻有多神奇?袁隆平鹽鹼地種水稻,迪拜沙漠變良田

海水稻有多神奇?袁隆平鹽鹼地種水稻,迪拜沙漠變良田
說到水稻,很多人第一時間就會想起袁隆平院士研發的雜交水稻.不得不說,袁老的雜交水稻讓我國徹底擺脫了飢餓的困擾,也造福了全世界人民.其實,除了雜交水稻,我國還有一種水稻品種非常珍貴,它就是海水稻.在迪拜 ...

“水稻之子”袁定陽:繼承袁隆平衣缽,差點因為父親丟了媳婦

“水稻之子”袁定陽:繼承袁隆平衣缽,差點因為父親丟了媳婦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古往今來,糧食對於一個國家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古代征戰都是必須有糧草先行,只有保障了食物供給,只有糧食滿足了將士們的所需,才能儲存體力,立於戰略的 ...

湖南農大馬克思主義學院“開學第一課”:致敬袁隆平院士

湖南農大馬克思主義學院“開學第一課”:致敬袁隆平院士
典禮現場. 紅網時刻9月18日訊(記者 吳公然 通訊員 申倩)9月18日上午,湖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舉行2021級新生開學典禮.校黨委書記陳弘,校黨委副書記段美娟,校黨委委員.副校長吳波出席典禮. ...

千尋說職校|農林專業居全國第二的江蘇職院 與袁隆平有著不解之緣

千尋說職校|農林專業居全國第二的江蘇職院 與袁隆平有著不解之緣
隨著我國產業的迅速發展,職業人才成為缺口,職業教育也將放到與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上.2019年,國家出臺"雙高計劃",構建出了職業院校中的985和211,它們不僅可以媲美本科,甚 ...

1.8米高,袁隆平試驗田巨型稻在建德掛穗!“禾下乘涼夢”成真

1.8米高,袁隆平試驗田巨型稻在建德掛穗!“禾下乘涼夢”成真
近日,三都鎮新和村試種的袁隆平試驗田"巨型稻"喜獲成功!結出了飽滿的稻穗!這也是在袁隆平團隊和中國科學院夏新界研究員團隊共同指導下的"巨型稻"品種首次在浙江成功 ...

袁隆平:“我的心深深地向著中國共產黨”

袁隆平:“我的心深深地向著中國共產黨”
他是我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的科學家.1966年,他發表了<水稻的雄性不孕性>.這篇論文,拉開了中國雜交水稻研究的序幕.自1976年起,雜交水稻 ...

袁隆平雜交水稻科學園完成雜交水稻新品種測產

袁隆平雜交水稻科學園完成雜交水稻新品種測產
工作人員對雜交水稻進行收割.郫都區委宣傳部供圖 人民網成都9月20日電 金秋時節,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東林村的袁隆平雜交水稻科學園中,成片的水稻進入收割期.中秋小長假,園區工作人員趁著風和日麗的好天氣, ...

農民豐收節袁隆平雕像前滿是鮮花(組圖)91歲瓜奶奶和袁隆平是同學

農民豐收節袁隆平雕像前滿是鮮花(組圖)91歲瓜奶奶和袁隆平是同學
農民豐收節袁隆平雕像前滿是鮮花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5月22日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這位自稱"90後"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一生都在為其廣為人知的兩個夢想--& ...

中國農民豐收節,人們為何紛紛憶起袁隆平?

中國農民豐收節,人們為何紛紛憶起袁隆平?
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張碩 9月23日,農曆秋分,我們迎來第四個中國農民豐收節.這一天,人們不約而同地憶起"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共 ...

為什麼諾貝爾獎這麼多年不提名袁隆平?成果享譽世界,但敗給現實

為什麼諾貝爾獎這麼多年不提名袁隆平?成果享譽世界,但敗給現實
偶像就是榜樣,榜樣即為力量.袁隆平的名字,將永遠鐫刻在中國農業現代化的豐碑之上. 提起國際上赫赫有名的獎項,諾貝爾獎必然是在其中之列.諾貝爾獎的頒佈,每年都是國際之上的大事,很多人都在猜想當年的諾貝爾 ...

緬懷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緬懷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 1930年農曆七月初九,北京協和醫院,一個小男孩誕生了,因為出生在北平,父母便給他取名叫"隆平". 袁隆平是誰?他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利用水稻雜交優勢的"雜交水稻之 ...

美國人聽說他要回國立刻抓捕,袁隆平知道他後登門求教

美國人聽說他要回國立刻抓捕,袁隆平知道他後登門求教
1950年8月28日,威爾遜總統號郵輪從美國西海岸舊金山起程,前往東亞.這條船上有一批特殊的乘客--一百多位計劃回國的中國科學家及其家屬.這批科學家可謂當時中國的科技精英,後來當上兩院院士的就有十二位 ...

袁隆平關於雜交水稻的構想及實踐
袁隆平在<雜交水稻>雜誌上發表了<雜交水稻的育種戰略設想>一文,提出了雜交水稻的育種可以分為三系法.二系法和一系法三個戰略發展階段,朝著程式上由繁到簡而效率越來越高的方向發展. ...

一系法水稻延續了袁隆平的夢想
我國科研人員嘗試利用 CRISPR/Cas基因編輯技術敲除雜種水稻的4個相關基因,實現了雜種的無融合生殖(如圖 4所示) 據圖4分析,科研人員利用基因編輯技術敲除的4個基因在實現無融合生殖過程中的作用 ...

今天,袁隆平雕像前滿是鮮花

今天,袁隆平雕像前滿是鮮花
今天,中國農民豐收節.在袁隆平母校西南大學,不少學生來到袁老手捧稻穗的雕像前,獻花悼念.學生們說會接力完成袁老禾下乘涼夢:"在稻香滿穗時來看您,您一定很欣慰":"謹記您的 ...

又是一年中國農民豐收節,袁隆平雕像前滿是鮮花

又是一年中國農民豐收節,袁隆平雕像前滿是鮮花
稻香麥浪,瓜果滿園,蟹肥魚鮮 又是一年中國農民豐收節 在這個祖國各地喜迎豐收的節日 不少網友又想起了袁隆平 23日,在袁隆平母校西南大學 不少學生 來到袁老手捧稻穗的雕像前 獻花悼念 同學們給袁隆平留 ...

袁隆平差點進入游泳國家隊,結果吃壞肚子拿了第四名

袁隆平差點進入游泳國家隊,結果吃壞肚子拿了第四名
[袁隆平差點進入游泳國家隊 ,結果吃壞肚子拿了第四名]17歲的袁隆平非常喜歡游泳,想參加湖北省運會,卻因"個子小體力不夠"被拒絕.當天,袁隆平偷偷來到比賽場地,體育老師發現後無奈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