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道德經 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講的則是有與無,這是道的原理方面的核心。就像計算機運算的基本符號:1與0。易經中的陰陽。

萬物萬事都必須留有空間,留有餘地,留有不確定性,留有空白,也就是留下無。日常生活中實實在在的例子,都說明了看似無用之物的巨大作用。本章先以車轂為例,它能夠運轉不休的關鍵在於它中空無物,因此才能承受來自各方向輻條的壓力,並將這些壓力還原成不斷轉動,前行的動力。這就是老莊哲學中非常重要的無用而有大用的思想。

有和無,是相互依存的。很多實有之物的便利都是透過無來實現的。比如茶杯的中間是空的,才可以有用,才能將水倒進去。房子中間是空的,可正是空的部分,起了房子的作用。如果是實的,人怎麼住進去呢?這些都是有和無的辯證統一。無不是沒有,事實上無也是一種有,無形的東西也能產生很大的作用,只不過看不見摸不著聞不見罷了。無就好比數字中的0。0不是沒有。有了它,就可以生出整數,小數,分數。它可以把一個數字變得無限大,也可以把一個數字變得無限小。所以無的價值,絕不是故弄玄虛。我們所說的道,就是有和無的統一。

人們一般都比較重視實有之物的作用,而空虛之物的作用卻常常被人遺忘。婚姻上,列出具體條款的人比比皆是,頗有拍賣市場價高者得的味道,之後是否幸福,只有他們自己知道。教育領域,唯成績論,學習好,則一好百好,重成績,輕教育,造成很多孩子成人之後,心理脆弱,情商很差,多年養成難以扭轉,到了不可救藥的地步!

道德經 第十一章

【原文】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註釋】

輻:車輪上面連線軸心和輪圈的木條。古代的車輪有三十根輻條。
轂:車輪中心的圓孔,車軸從當中穿過。埏埴:埏,和,揉。埴,黏土。戶牖:門窗。

道德經 第十一章

【譯文】

三十根輻條組合在一個轂上,有了轂中的空洞,才使車輪有了作用。
用陶土做成器皿,由於中間空虛,才使器皿有了作用。造房屋設門窗,有了門和窗的空洞,才使房屋發揮了作用。所以,有形的萬物,給人們帶來了使用的利處,而有形中的空
無,才使物體發揮著作用。

分類: 文化
時間: 2021-10-12

相關文章

老子開講道德經(第1章)—道、潤物無聲勝有聲
為了感性思維更深入感受道德經,所以老子的視角再理順道德經,希望能夠拋磚引玉. 老子講壇開講了,演講人就是本人,姓李名耳,字聃,悟道以後就是道的兒子,所以也叫老子. 現在開講了,這是第1章的內容,是整個 ...

道德經.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夫惟病病,是以不病.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知道了以為不知道,高超啊.不知道以為知道,糟糕啊.只有把病當作病,因此才沒有病.聖人不病,是因為把病當作病,那就不是病. ...

學習道德經七十七章
春秋時期 老子 原文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 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 ...

《道德經》81普通人譯文

《道德經》81普通人譯文
不經過大腦脫口而出說的話真實,但是不好聽. 經過大腦思考後說的話好聽,但是不真實. 心地善良的人不用言語辯論, 用言語辯論的人心地不善良. 精通的知識不會廣博, 知識廣博不能樣樣精通. 聖人是不存在佔 ...

道德經的道與德
有人遞給你一個空杯子,問你這叫什麼,你一定回答是:杯子:有人遞給你一杯盛滿水的杯子,問你這叫什麼,你的回答一是:一杯水. 古人由此有了:形空則為器,器滿則為用的說法:有了形而上是學,形而下是器的思維. ...

“無之以為用”是無為的前提
道德經第十一章透過三個事例,論證了"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的結論. 卅輻同一轂,當其亡有,車之用也.撚埴為器,當其亡有,埴器之用也.鑿戶牖,當其亡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為利,無之 ...

人生的三次覺醒

人生的三次覺醒
作者:木木 不斷突破覺醒,才能得真正的自由. 人生的三次覺醒 人生是一場覺醒的過程,人生在世,往往會被外相迷惑,困於成敗,迷於名利,陷於得失. 所謂覺醒,就是要打破外在虛相,提升內在境界.從而回歸自然 ...

道德經全文及註解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意譯:"道"是 ...

《道德經》國學新解-陳琦南
2021年10月12日陳琦南 國學:老子道德經新解 第二篇:玄德十一論:序 道之無,得道而成道德,產生了天地萬物.德可理解為天地萬物得了道,透過各自之德,體現出天地萬物是得道還是失道的標準.韓非子提出 ...

作為一個平凡人,如何讀懂《道德經》
嘗試著總結,覆盤一下<道德經>,做學習的一個輸出,強化知識.在這裡還是要宣告下,我這在這裡說的都是親身體驗,沒有什麼高談闊論,也是在我現有的知識水平和領悟講的,講的不好的地方多見諒.不去做 ...

迷霧中的《道德經》
三十一.自知之明 第七十一章(原文)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聖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明明知道卻以為不知道,這是真正的高明.實際不知道但卻自以為知道,這就是毛病.正因為 ...

老子著國學《道德經》陳琦南
2021年9月26日陳琦南 國學老子道德經第81章 第五篇天人合一十論之五 01,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辨,辨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聖人無積, 既以為人,已愈有. 既以與人,已 ...

道德經 讀書筆記 三
第十五章 古之善為士者,微秒玄通, 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之為容.豫兮若凍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 ...

《國學經典》-《道德經譯本》(二)
第七章: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久存在,是因為它們不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執行著,所以能夠長久生存.因此,有道的聖人遇事謙退無爭,反而能在眾人之中領先:將自己置於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這不正是因為他 ...

儒宗十六字心訣之奧義(五)

儒宗十六字心訣之奧義(五)
道心之微妙,也可從<道德經>中得以引證:"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中有信."(<道德經之第二十一章> ...

道之所在竟如何

道之所在竟如何
中華泱泱文明史,奇書經典不勝列舉,墨香流芳,爭奇鬥妍.三墳五典九丘八索自不必說,是為中華最古老的典籍:儒家四書五經,數千年來被奉為經典正義:百家經書,爭一世之雄長,述萬年之秘奧:又有詩詞歌賦曲劇小說等 ...

餘秋雨《老子通釋》:這十個指導人生的淺明道理,你應該深刻領悟

餘秋雨《老子通釋》:這十個指導人生的淺明道理,你應該深刻領悟
兩千五百年前,老子西出函谷關,留下煌煌五千言,紫氣東來,揚沙而去,不帶走一片雲彩,孔子譽其為龍,真可謂"神龍見首不見尾".五千言原文不分章節,後世學者為了方便,分了八十一章.道家崇 ...

老子教我們如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個人原創,用不一樣的視角解讀經典!<帛書老子校注><道德經>第十九章 [原文]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言也,以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屬.見 ...

入世的老子
#尋找古籍守護人# 道德經學習筆記之10(第三十一章~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一章 貴左 夫兵者 不祥之器也 物或惡之 故有欲者弗居 君子居則貴左 用兵則貴右 故兵者 非君子之器也 兵者 不祥之器也 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