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當年定都,王稼祥列出11個候選城市,為何選北京?毛主席確實高明

自古以來,國都一直都是歷朝歷代軍事、政治與經濟中心的所在地,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的都城定都河南登封告成,由此可見,我華夏自有政權以來,便有了“國都”的概念,此後又陸續誕生了千百個國都。

而實際意義上,國都並非“首都”,“首都”一詞在我國首次提及應源於1927年蔣介石南京國民政府。1927年,蔣介石將南京定為國民政府的“首都”。

那麼後來新中國最終定都北京,又有怎樣曲折不為人知的經歷呢?我國當初對首都的選擇有沒有其他的候選地址呢?

本篇文章筆者將透過細緻的分析,將新中國定都北京的來龍去脈,透過引經據典,以嚴謹的口吻告訴大家。

當年定都,王稼祥列出11個候選城市,為何選北京?毛主席確實高明

1948年9月,正值民族轉折大決戰前,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開了九月會議,會議上主要討論了兩個問題:

一、就戰略大決戰進行規劃與佈局。

二、討論新中國建立之後,首都的所在地。

嚴格來說,這也是我黨第一次以會議的形式提及定都的問題。定都的概念,是毛澤東首次提出來的,對此聶榮臻在其回憶錄(《聶榮臻回憶錄》)裡這樣寫道:

從長遠的觀點來看,從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出發,毛澤東同志認為,太原是一定要打的,但北平儘量不打,原因有二:

一、我們要保護歷史與文化古都,連日本人當初都沒有做的事,我們更不能背離祖宗去做。

二、新中國建立之後極有可能建都北平,而槍炮一響,北平極有可能淪為廢墟一片。

值得一提的是,爭取和平解放北平,是聶榮臻在西柏坡參加會議期間第一個提出來的,並得到了毛澤東的認可。

當年定都,王稼祥列出11個候選城市,為何選北京?毛主席確實高明


聶榮臻

聶榮臻由此判斷,新中國極有可能定都北平。而另一面,北平守將傅作義不僅展示出了極大的談判意向,其女兒傅冬菊更是我黨內線,這便為我軍和平解放北平提供了更大的助力與信心。

九月會議之後,黨的各個機關基本上已經把北平作為新中國成立以後的首都進行宣傳,毛澤東在派彭真與葉劍英赴北平組織市委工作時,葉劍英便已經透過毛澤東的講話預料北平將成為新中國的首都。

毛澤東對二人說:

這次接管北平,國際上都在看著我們,影響很大。你們務必要像接管瀋陽、濟南一樣,取得更加好的成績才行,不要落後。同時也要防範出現一些“左”的錯誤。

所謂“左”的錯誤,即指採取暴力手段激進維穩。

1948年12月,葉劍英被任命為北平市市長期間,多次在公開演講中向黨政機關和人民群眾表示:

我們一定要把北平的建設工作搞好,因為它以後很可能就是我們的紅色首都!

1949年1月,在我人民解放軍對北平實行“圍而不打”戰略準備爭取和平解放北平前夕,中共中央又特下指示:

爭取傅作義將軍起義,兵不血刃,和平解放北平,不破壞北平的一磚一瓦!

北平和平解放之後,當時定都選址問題並未蓋棺定論,能否最終定都北平對中央來說還有待商榷。

況且我黨對首都的選擇,除了北平之外,還有另一個稱心之選,那便是有“東方的莫斯科”之稱的哈爾濱。

熟悉歷史的朋友知道,東北是我黨與解放軍第一個解放的省份,而哈爾濱則是我黨第一個解放的大城市。實際在1948年的早些時候,我黨曾一度將其設為“特別市”,是有心將中共中央的黨政機關遷移至哈爾濱的。

當時考慮將哈爾濱定為中共中央的政治與經濟中心,主要原因有二:

一、早在1945年,哈爾濱便已經成為我黨第一個解放的大城市,我黨與解放軍在此群眾基礎深厚,紮根很深,屬於大後方性質。

二、哈爾濱,北接蘇聯,一旦國際與戰事有變,蘇聯紅軍便可朝發夕至,絲毫不用擔心安全問題。

然而,隨著解放戰爭的擴大與東北戰局的發酵,時勢很快決定,我黨定都哈爾濱的決定已經不再成熟。一方面是國民黨軍隊大量增援東北,搶佔了重要城市與其交通要道,這樣便將哈爾濱之前軍事、政治、交通各方面的優勢拉垮,定都哈爾濱的決定已經不再理性且成熟。

對此,在遼瀋戰役發起之前,四野總司令林彪還特意發電向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人問詢此事:

是否將中共中央機關遷移至哈爾濱?

但得到了毛澤東的嚴詞拒絕,毛澤東表示:

中共中央必須留在關內,而我亦暫不能離開!

由此可見,中央定都哈爾濱的設想,此時基本已經夭折。

當年定都,王稼祥列出11個候選城市,為何選北京?毛主席確實高明


當年的哈爾濱

然而,直至此時,我黨對於是否放棄哈爾濱轉選其他城市為首都,選擇哪個城市為首都,仍舊是迷茫與猶豫的。

為此,1949年2月,北平已經和平解放,中共中央局特意電請東北工作部部長王稼祥同志至西柏坡參加黨的七屆二中全會。

眾所周知,王稼祥作為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成員,其多次在黨和紅軍的生死關頭與偉大轉折時期,堅定地站了出來,支援毛澤東與其正確思想與路線,使我黨避免了更大的損失,因此毛澤東一直對其十分信任與倚重,每逢大事,總會問其意見。

此次會議期間在涉及定都的問題上毛澤東對其也表現出了毫無例外的信任,毛澤東與王稼祥就新中國建立之後,定都的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討論。

毛澤東說:

稼祥啊,我們的解放戰爭很快就要取得全國勝利了,然而新中國成立之後,定都何地至今仍是未知數,你對此有什麼意見嗎?我們中國歷史上的王朝不是定都在西安,就是定都在洛陽、開封或者南京和北平,他們是四大古都嘛!有些同志認為我們也應該效法古人,但是我毛澤東不這麼看,我們還是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嘛,歷朝歷代的首都都有其時代與侷限性,我們的新中國是新篇章,首都也應有其發展中應當適應的新環境嘛,對此中央雖然已經有了一些考慮,但是都還不成熟,也還沒有定性,我們希望聽聽你的意見啊!

毛澤東的講話,溢於言表,就是希望聽聽這位從東北哈爾濱過來的同志,對於新中國定都有什麼樣的看法。

當年定都,王稼祥列出11個候選城市,為何選北京?毛主席確實高明

而對於毛澤東的發問,王稼祥顯然也是有備而來,其一共給出了十多個可能作為首都的備選城市,在對南京、開封與西安不適合做首都進行了細緻的分析與說明之後說:

主席,我認為不管是過去的王朝還是曾經的國民黨政府定都南京,雖自稱虎踞龍盤,地勢險要,但到底都是短命的。雖然這樣說有歷史宿命論的色彩,我們當然不信這一套。但從當前國際形勢來看,南京太靠近沿海了,而且他是蔣的根基所在地,於我們不利啊!因此我建議,我們的首都最理想的地點應該是在北平啊!

首先,北平地接南北,具有極其優異的地理與戰略位置,其北接東北,南銜中原,一旦局勢有變,漫長的國境線能夠給予一定的緩衝。除此之外,他的東面雖然是渤海,但渤海卻是內海,有遼寧與山東兩個半島拱衛,可無後顧之憂。此外,北平是六朝古都,從人民群眾的心理上來說,也樂於接受嘛!

顯然,王稼祥的講話一語中的,新中國的的首都,就是應該建立在軍事、政治、經濟與地理位置優異的情況下去考慮,顯然北平確實是最優選。

當年定都,王稼祥列出11個候選城市,為何選北京?毛主席確實高明


王稼祥

毛澤東聽了王稼祥的分析後十分欣慰地表示贊同,毛澤東回覆道:

稼祥,你的話一語中的,我是贊同的。我們以後就是要定都於北平。蔣介石政府定都南京,是因為他的基礎是江浙資本家。我們也要在北平,找到我們的基礎,那就是廣大的工人階級與勞動群眾。

那麼,王稼祥提出的備選城市都有哪些呢?它們又為什麼不適合作為首都呢?

王稼祥列出的備選城市分別是哈爾濱、西安、延安,上海,成都,開封、北平、洛陽,重慶,廣州與南京,而最終經過會議的一輪篩選,主要剩下哈爾濱,西安、開封、洛陽、南京與北平。

選擇哈爾濱的理由,上文已經給出,而其他五大古都,能夠上榜也是順理成章,那麼新中國為何最初定都北京?而不是西安,開封或者南京呢?

這裡我們要從軍事、政治、經濟、交通與地理位置等方面來做綜合具體的分析。

首先是西安。

西安作為四大古都之一,曾先後有十多個王朝建都於此,其中著名的有漢、隋、唐,這些王朝定都於此,是存在其極其優異的合理性的。

當年定都,王稼祥列出11個候選城市,為何選北京?毛主席確實高明


西安

但從客觀來看,這些王朝定都於此,都有其必然性與偶然性。

首先從必然性來說。連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中都曾這樣說到:

夫作事者,必於東南,收功實者,常於西北。

也就是說自古以來搗亂的都是東南一帶的人而成大事的人往往聚於西北。

這是為什麼呢?

接下來太史公又說:

故關中之地,於天下三分之一,而人眾不過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

由此可見,太史公認為,關中之地,富得流油,這是其之所以為國都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比之下,《資治通鑑》中張良則對定都西安的優越性,做出了全面的分析與說明:

關中,左崤函,右隴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饒,北有胡宛之利,阻三面而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諸侯安定,河、漕輓天下,西給京師;諸侯有變,順流而下,足以委輸。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也。

一句話:關中有地可耕、有險可守、有河可灌。

古代封建王朝,戰略防禦與勸課農桑,從來是統治者發展國力的重中之重。

從偶然性來說,先是關中西周戰勝了中原商朝,後是漢朝擊敗了江東的楚氏,這些都是歷史的偶然性。

但隨著千百年來漢族政權的統一與版圖的併攏,西安作為一個遠離東南沿海富裕城市的所在地,早已經不再適應漢人政權發展的需要,更不適合新世紀首都發展的剛需。

隨著千百年來的發展,中國經濟與政治的中心早已從最開始的西部戰略防禦,慢慢轉向中部,並慢慢向東部與沿海黑土地城市戰略擴張與轉移,因此定都西安是不順應潮流與大勢發展的,更不順應國情與民心所向。

其次是南京。

南京是六朝古都,從魏晉南北朝的東晉、宋、齊、梁、陳,到五代十國的南唐,再到後來的明朝,太平天國,均定都於此。

當年定都,王稼祥列出11個候選城市,為何選北京?毛主席確實高明


南京

當然,東晉、宋、齊、梁、陳,到五代十國的南唐定都於此,是因為這是其土生土長的所在地,就和當初三國東吳一樣,是無法選擇也割捨不開的。而明朝定都於此,則恰恰是漢人將發現中心從西部向東部轉移的經典體現。

然而,就像毛澤東曾經說“南京是蔣介石江浙派系的發源地!”

那樣,我國建都南京便意味著存在著許多暗流湧動的政治不安因素。眾所周知,國都自古以來就是軍事重鎮,是一個國家的權威與主權象徵,而從位置上看,南京距離長城以北太遠,距離日本也太遠,這些都是不利因素。

而倒過來看,南京距離港澳臺又更近,這些都是不利的地緣政治,而相比其他城市來說,我黨在南京的群眾基礎與根基更淺,一旦局勢有變,更加難以得到蘇聯與大後方的支援。

最後是洛陽與開封。

雖然洛陽號稱九朝古都,而開封則是宋朝時期最繁華的城市,但是洛陽與開封也有其時代與地理位置的侷限性的,其長期以來均是經濟落後,且與交通各方面問題都是短期內難以改觀的。

當年定都,王稼祥列出11個候選城市,為何選北京?毛主席確實高明


洛陽

首先,正如上文所說,新中國時期,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已經完成了從西部向中部再向東部沿海地區的轉移,定都中原並不符合國情,更不符合潮流與大勢。

其次,洛陽、開封,是我們的母親河黃河流域的中段,是歷年洪澇最為肆虐的所在地。因此,定都此地,洪澇則是跨不過去的一大難題。

相形之下中央最終確定定都北平。

那麼定都北平,到底有哪些實實在在的合理性呢?

拋開其他因素不說,筆者舉一例來說,便足以知道毛主席的高明之處。

眾所周知,新中國開國大典那天,我空軍受閱戰機,看起來雖有幾十架,可實際卻僅17架,且在中外史上都極其罕見的是,這些飛機在毛澤東的命令下都是掛實彈受閱的,目的就是為了抵禦國民黨來犯之敵。

當時蔣介石已經龜縮臺灣,但也曾企圖利用飛機對我開國大典進行轟炸並進行了縝密的安排。

蔣介石辦公室主任俞濟時後來曾回憶,針對我國開國大典的轟炸,蔣介石先命令其與空軍司令周至柔交換了意見。

周至柔認為轟炸必須中途加油,其次當時中共已經有空軍了,長途奔襲,極有可能有去無回,且收效不大,徒增傷亡,建議取消。然而,周至柔還是組建了一支空軍突擊隊,隨時待命。

當時,蔣介石最北邊的空軍基地在金門島,到北京直線距離有1700多公里,在不中途加油的情況下,有可能連北京都到不了便機毀人亡了。因此周至柔認為,必須請求美國人的援助,允許空軍中途備降韓國釜山美空軍基地加油。

然而當蔣介石向美方提出這一請求時,立馬遭到了美方的嚴詞拒絕。

筆者分析,原因有二。

一、當時美蘇冷戰,美國不願意得罪新中國,過早在亞洲樹敵。

二、美國對蔣介石政府的做法並不贊同,認為其做法毫無意義。

最終,蔣介石還是取消了派飛機對我新中國開國大典進行轟炸,而是選擇在收音機上見證了我新中國的誕生。

而回過頭來看,金門與南京的距離則顯得險要無比,蔣介石完全能夠實現其狂轟濫炸的目的。

由此可見,中共中央對新中國定都北京的戰略佈局是無比偉大的。

最終,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會議在北平召開,會議最終一致透過定都北平,並將北平改為北京。

當年定都,王稼祥列出11個候選城市,為何選北京?毛主席確實高明

《禮記·中庸》曾說:

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顯然,中國共產黨就是透過這樣走一步看三步的超前眼光與偉大戰略佈局,才做到了未雨綢繆,防範於未然,並最終取得了革命的勝利與人民的解放。

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中也說:

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沒有事先的計劃和準備,就不能獲得戰爭的勝利。

由此可見,我們新中國首都的確立,是無數偉大優秀的共產黨人智慧與心血的結晶。扎進去細究便會發現,它實際上是自古以來我中華民族最先進、最智慧,集軍事、政治、經濟、地緣政治與國際形勢等方面最全面的戰略佈局,其中可學習的東西,太多太多。

分類: 歷史
時間: 2021-07-08

相關文章

王稼祥2次愛情受挫不願結婚,毛澤東做媒,與朱元璋後人相伴35載

王稼祥2次愛情受挫不願結婚,毛澤東做媒,與朱元璋後人相伴35載
1938年11月,六中全會在延安閉幕.會餐結束後,毛澤東.王稼祥漫步走出餐廳,迎面來了一位體態輕盈.年輕漂亮的女孩子,毛澤東熱情地同她打了招呼,並將她介紹給王稼祥:"這是我的小老鄉朱仲麗同志 ...

王稼祥喜歡上23歲的朱仲麗,毛主席:我這個小老鄉不錯吧?

王稼祥喜歡上23歲的朱仲麗,毛主席:我這個小老鄉不錯吧?
前言 1938年11月,六中全會在延安閉幕,毛主席和王稼祥在餐廳碰上了一個年輕漂亮的女孩子,毛澤東看起來和她很熟悉,向王稼祥介紹她說: "這是我的小老鄉朱仲麗,她是我們邊區的醫院外科大夫,我 ...

49年王稼祥夫婦到西柏坡,毛主席忙問賀子珍近況,朱:身體還不錯

49年王稼祥夫婦到西柏坡,毛主席忙問賀子珍近況,朱:身體還不錯
前言 在毛主席的身邊有這樣一位女性,他是毛主席的老鄉,她的父親與毛主席是忘年之交,五歲便於毛主席相識,在抗日戰爭時期,她千里迢迢來到延安,投身革命,成為毛主席的保健醫生,在毛主席的撮合下,她與王稼祥結 ...

賀監利市新溝三中57級同學會 王書祥
當年同讀歌春華, 今日相攜議海涯. 八十滄桑堪磨礪, 九旬再會笑端茶.

2010年選秀重排,選秀質量不輸09年和11年,名副其實的選秀大年

2010年選秀重排,選秀質量不輸09年和11年,名副其實的選秀大年
2010年選秀到如今已經過去11年了,是騾是馬早已見分曉.大家都認可09年和11年是選秀大年,其實夾在中間的10年也是一個選秀大年,因為這一屆的球星並不少,就曾出現過頂級小前鋒喬治.籃板王大白邊.聯盟 ...

林彪建議首都定東北,為何主席敲定北京?三大因素讓眾人心服口服

林彪建議首都定東北,為何主席敲定北京?三大因素讓眾人心服口服
文 |小昭同學 編輯 | 歷史鑑昭 前言:縱觀中國數千年曆史,我們會發現,不管哪個王朝,在建立時都會選定一個新的首都,都城的選擇對於國家未來的影響不言而喻,新中國1949年成立,選擇的首都是北平,後改 ...

46年朱仲麗飛往蘇聯,得知賀子珍被關進瘋人院:一定要把她接回去

46年朱仲麗飛往蘇聯,得知賀子珍被關進瘋人院:一定要把她接回去
前言 賀子珍在長征途中,為掩護戰友,被敵人的戰機炸成重傷,身體裡殘留20多片彈片,為了治病養傷,1937年冬,她離開延安,飛往莫斯科,在異國他鄉,一邊提高文化知識素養,一邊保養自己受傷的身體. 圖|賀 ...

1949年選擇首都,在備選的11個城市之中,毛主席為何選擇了北京?

1949年選擇首都,在備選的11個城市之中,毛主席為何選擇了北京?
首都對一個國家來說至關重要,對於國家治理來說將會產生巨大的作用.縱觀中國古代王朝,在擇都之上往往是十分謹慎的,除了考慮政治.經濟.文化環境之外,還需要考慮地理位置已經古人所信仰的風水觀念,歷史之中的王 ...

項英拒不向北發展,毛主席多封電報催促無效,最後連發11個問號

項英拒不向北發展,毛主席多封電報催促無效,最後連發11個問號
作者:象牙山男孩 在新四軍發展方向上,經過近兩年的探索,基本形成這樣一個格局:劉少奇主張從皖東向蘇北發展,他可以依靠的部隊為新四軍江北指揮部下屬的第4.第5支隊,江北遊擊縱隊和黃克誠率領的八路軍第5縱 ...

72年毛主席視察南京後,指著王平和許世友直言:不要送,各奔前程

72年毛主席視察南京後,指著王平和許世友直言:不要送,各奔前程
圖丨毛主席和王平將軍親切交談 前言 王平將軍大高個,高於毛主席半個頭,在紅三軍團中以"大高個"外號聞名上下.毛主席.彭德懷亦呼之為"王大個子". 王平和毛主席的 ...

遵義會議上的關鍵時刻,究竟是誰投給毛主席一票,成功改變了局勢

遵義會議上的關鍵時刻,究竟是誰投給毛主席一票,成功改變了局勢
在1935年1月15日的遵義會議上,博古作"主報告",周恩來作"副報告",張聞天作"反報告".毛澤東就長征以來的各種問題作了長篇發言,會場上 ...

55年大授銜,鄧小平若是參加,能夠在元帥中排名第幾?

55年大授銜,鄧小平若是參加,能夠在元帥中排名第幾?
在人民軍隊誕生的前28年裡,由於敵情撲朔迷離,鬥爭形勢複雜嚴峻,我軍並沒有機會實行軍銜制.所有的指戰員只有職務上的大小,沒有軍銜上的高低.抗日戰爭時期,二次合作得以成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隊被改編進國 ...

1958年一老紅軍闖中南海被攔,用紙條寫下外號後,毛主席親自接見

1958年一老紅軍闖中南海被攔,用紙條寫下外號後,毛主席親自接見
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南海就成為了中央人民政府的權力中樞,國家各主要行政機關大多彙集於此.毛主席.周總理等國家領導人更是在此居住,因此這裡有著極高的安保等級,一般人很難靠近. 然而,就在1958年的一天, ...

1971年喬冠華離美歸國,毛主席指示組織迎接,周恩來:我親自去接

1971年喬冠華離美歸國,毛主席指示組織迎接,周恩來:我親自去接
前 言 喬冠華,從小就被稱為"蘇北神童",他不僅天資聰穎,更有過目不忘之本領. 有一次,父親讓他寫詩以言志,其中有一句為:"天下文章李杜喬!"其中的喬,指的便是 ...

周總理逝世後鄧穎超才知道:周恩來墜馬右臂傷殘與江青有關

周總理逝世後鄧穎超才知道:周恩來墜馬右臂傷殘與江青有關
眾所周知,周恩來無論是在大小會上作報告,還是走路.與人談話或幹其他任何事情,他的右臂總是彎曲地端在身前,這是他一個無奈的.痛苦的習慣. 而鮮為人知的是,在由江青引致的周恩來延河墜馬右臂傷殘後及其治療期 ...

遵義會議紀念館沒有鄧小平名字,後來他去參觀:我當時就坐在那裡

遵義會議紀念館沒有鄧小平名字,後來他去參觀:我當時就坐在那裡
前言 圖 | 鄧小平 1935年1月15日到17日,遵義會議召開.鄧小平為這次會議的召開,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 主辦<紅星>,參加長征 1931年的夏天,鄧小平來到了中央蘇區,並 ...

秘訪蘇聯的劉少奇為何一再拒絕斯大林的敬酒?場面一度相當尷尬

秘訪蘇聯的劉少奇為何一再拒絕斯大林的敬酒?場面一度相當尷尬
近代以來,中國與蘇聯的聯絡相當密切.當時解放戰爭還未結束,但為了促進中蘇兩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毛主席派劉少奇等人秘密訪問蘇聯.在一次宴席上,劉少奇一再拒絕了斯大林的敬酒,尷尬的場面背後有深層次的含義. ...

不滅的明燈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以"不忘來時路 永遠跟黨走"為主題的革命文物展正在國家大劇院展出. 展品中有一盞油燈靜靜地矗立在展櫃中,儘管有些斑駁,卻格外引人注目. 這盞油燈,是毛澤東在井 ...

抗戰期間,蘇聯給了中國共產黨什麼援助?

抗戰期間,蘇聯給了中國共產黨什麼援助?
文/黃偉民 在前一篇文章<抗戰期間蘇聯給了中國政府多少援助>中,說的是蘇聯給予國民黨政府的援助,這種援助是透過政府間協議公開進行的.但有一種援助卻只能秘密進行,這就是蘇聯和共產國際給予中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