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最“可憐”的3款酒,輝煌時供不應求,如今逐漸“隕落”
提到福建,你會首先想到什麼?
是鄭和下西洋,身兼重任,遠赴30多個國家的起點壯舉?還是溝通世界經濟往來,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
當然,你也可能會想到與北京景泰藍、江西景德鎮陶瓷並稱傳統工藝3寶的脫胎漆器,還有復古的民族古樓---土樓?
福建的菜系,也聞名全國,閩菜,八大菜系之一,素有選料精細、刀工嚴謹、口味清鮮的特點;福建的景點,名勝諸多,資源豐富,山清水秀,武夷、太姥、清源等著名山峰都坐落於此,其中武夷山自然保護區被聯合國列為“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
上面這些你想到了嗎?
但如果你要是問我,提到福建第一能想到什麼,我想說,第一我想到的是“酒”!並不是福建的特產不夠豐富,人文資源不夠優越才想到酒,而是在福建的一次喝酒經歷,讓我記憶深刻。
當時在福建我一個人就喝了2瓶白酒,在我看來,喝那兒的酒像喝水似的,根本不上頭,這其中的原因就在於,當地產的酒都是純糧食酒,好喝不上頭,讓我印象深刻。
今天就來說說當時酒桌上3款讓我記住的白酒,聽說從前很輝煌,現如今很“慘淡”也很“可憐”。
1、福矛窖酒
誕生於“世界雙遺”的武夷山東南側,這裡素有“天然氧吧”之稱,擁著中國東南部最佳的釀酒環境。
從每一顆原料進廠到成品酒出廠,期間要經過蒸煮、發酵、取酒、貯藏等獨特的工藝,花費5年以上的時間精釀而成,形成了福矛窖酒獨特的風格。
成品色澤微黃,晶瑩剔透,醬香突出,醇正細膩,酒體飽滿充實,味道協調,空杯留香,餘味悠長,受到了很多人的讚賞。
2、青紅酒
這款酒的歷史悠久,早在公元前209年就開始釀造,富含有豐富的葡糖糖、糊精、氨基酸和多種脂類物質,有“液體蛋糕”的美譽。
這款酒的釀造獨特之處,就在於採用古田紅曲做發酵劑,3兩紅曲,3斤水,3斤糯米進行發酵,再經過層層工序釀成。
釀出來的酒,刺激性小,有助於提升食慾、生津補血、調養身體等,拿它來燉雞、鴨、豬蹄,味道會非常純正。
3、曲斗香
產自福建安溪,這款酒最獨特的地方,莫過於它的貯藏方式,將釀好的酒貯藏在大海中,具有獨特的風格。
經過海藏的曲斗香,在口感上會發生微妙的變化,變陳的速度會慢慢加快,口感會更加的醇厚綿柔,像海水在口中一樣,適口性強。
經常喝這款酒的人,會有一種明顯的感覺:醉得慢,醒得卻快。是一款價效比極高的白酒。
正因為這些福建的酒都是純糧釀造,所以,在飯桌上,我飲了很多好酒才不會醉。
上面的福建白酒,雖然都有著獨特的釀造工藝、香醇的口感,但卻只能在本地如火如荼的發展,出了福建,知道的人很少,很大一個原因在於,福建人喝酒並不是很厲害,對酒的宣傳,也並不在意,所以一直都“起不來”,好酒也有被沒落的,真的“可憐”至極。
不過,也不必施加同情,俗話說得好物競天擇嘛,你沒跟上時代發展,淘汰了根本不為過;像這樣被埋沒的白酒,市面上一抓一大把,我所瞭解的還有下面兩款:
1、緣得仿臺酒
這是一款大麴坤沙型醬酒,單憑能在貴州這塊名酒薈萃的地方生存,品質毋庸置疑。
傳承了老茅臺人的的傳統釀酒工藝,堅守讓百姓喝得上平價醬酒的匠心,把精力和資本都投入到了酒質和口感的提升上,在當地,有“小茅臺”之稱。
酒體微黃透明,無雜陳,無懸浮物,有著老酒獨有的黏稠度。輕抿一口,微甜,微酸,生津感較強,中段略苦,但不澀不幹。酒體包裹成團,宛如軟玉,滑潤無比,一口吞下,熱乎勁自胸腔迸發出來,渾身通透。
但這款酒一直都不重視宣傳,如今一直走不出貴州,實在“可憐”!
2、太白酒
產自陝西眉縣,始於商周,盛於唐宋,歷史悠久,是我國最古老的酒種之一,被列入了《中國名酒錄》,在陝西獲得多個獎項。
原料採用高粱,大麥和豌豆制曲,再加上傳統的老六甑工藝釀造而來。
口感上,具有醇香典雅、甘冽爽口、回味悠長的風格特點。
“可憐”的是,自2015年之後,業績就很難突破,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沒能抓住市場發展機遇,一步步走向沒落。
關於各省的“可憐”酒,你還知道有哪些?評論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