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想減肥卻沒時間運動?5個動作利用碎片時間完成,燃脂效果倍棒

原創內容,擅自搬運者必究!

減肥應該從何入手?很多人知道減肥需要管住嘴,同時邁開腿,加強運動鍛鍊,才能提升身體的活動代謝,才能促進脂肪的分解。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工作節奏太快,他們表示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鍛鍊,減肥也變成了喊喊口號,沒有付出行動。

想減肥卻沒時間運動?5個動作利用碎片時間完成,燃脂效果倍棒

其實,沒有時間只是一個藉口,真正想要鍛鍊的人會利用各種時間鍛鍊,而不是說自己沒有時間。健身的方式多種多樣,你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

單純的控制飲食,雖然可以降低熱量攝入,但是很多人無法掌握科學的吃法,導致減肥的過程中肌肉流失,身體代謝水平下降,誘發了易胖體質,減肥後身材也容易復胖,健康也會出現問題。

而運動鍛鍊可以促進身體燃脂的同時,可以有效強化體質,釋放壓力,讓你健康地瘦下來,還能有效抵抗衰老速度,讓你保持凍齡狀態。

所以,堅持健身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不僅是為了減肥,更是為了健康跟抗衰老。

想減肥卻沒時間運動?5個動作利用碎片時間完成,燃脂效果倍棒

有的人說:我沒有時間鍛鍊,怎麼辦?我們可以利用碎片時間進行鍛鍊,不一定非要去健身房進行系統的鍛鍊。我們用瑣碎時間鍛鍊,每天累計1小時以上,日積月累下來,你也能消耗身體更多卡路里,身材會慢慢瘦下來。

怎麼利用瑣碎時間鍛鍊?你可以上下班的時候,快走半小時再搭車,飯後散步活動半小時,不要久坐不動。如果你下班後沒有時間出門鍛鍊,也可以在家進行自重訓練。

想減肥卻沒時間運動?5個動作利用碎片時間完成,燃脂效果倍棒

自重訓練的選擇也有很多,比如開合跳、高抬腿、深蹲、俯臥撐、引體向上、平板支撐等都是適合在家訓練的動作。

我們可以自由組合一些動作,保證動作的持續時間,控制短間歇的特點,就能快速提升心率,讓身體進入燃脂狀態,還能有效啟用肌群,預防肌肉流失。

下面分享這幾個自重動作,每次20分鐘,讓你身體保持持續燃脂狀態。

動作一:勾腿跳(30-45秒,進行下一個動作)

想減肥卻沒時間運動?5個動作利用碎片時間完成,燃脂效果倍棒

動作三:深蹲側伸展(16-20次,進行下一個動作)

想減肥卻沒時間運動?5個動作利用碎片時間完成,燃脂效果倍棒

動作三:弓步提膝(16-20次,進行下一個動作)

想減肥卻沒時間運動?5個動作利用碎片時間完成,燃脂效果倍棒

動作四:開合跳(30-45秒,進行下一個動作)

想減肥卻沒時間運動?5個動作利用碎片時間完成,燃脂效果倍棒

動作五:仰臥腳踏車(30-45秒,進行下一個動作)

想減肥卻沒時間運動?5個動作利用碎片時間完成,燃脂效果倍棒

整套動作重複4-5次,感受大汗淋漓的感覺吧。

注意:剛開始訓練的時候,你的體能耐力比較差,可以放低訓練強度,縮短動作的持續時間,這樣更容易堅持下來。一段時間後,隨著體能耐力的提升,再提升訓練強度,這樣可以提升燃脂效率。

分類: 科學
時間: 2022-01-16

相關文章

多個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我國首套噸級氫液化系統研製成功

多個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我國首套噸級氫液化系統研製成功
央視網訊息: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的發動機主要採用液氫.液氧和煤油作為燃料.近日,我國自主研製的首套產量達到噸級的氫液化系統除錯成功,並實現了連續穩定生產.這意味著今後我國的運載火箭將可以使用國產液氫作為 ...

我國學者研究食管癌治療新方案取得突破
記者日前從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獲悉,該中心團隊牽頭進行了一項針對食管鱗癌一線免疫聯合治療的臨床研究,結果顯示新療法可延長延長晚期食管鱗癌患者生存期.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國際醫學期刊<美國醫學會雜 ...

中國長城半導體鐳射隱形晶圓切割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e公司訊,中國長城訊息,其旗下鄭州軌道交通資訊科技研究院聯合河南通用智慧裝備有限公司,僅用一年時間,便完成了半導體鐳射隱形晶圓切割裝置的技術迭代,解析度由100nm提升至50nm,達到行業內最高精度, ...

我國學者獲2022年度Sparks-Thomas獎
10月4-7日,美國化學會橡膠分會(ACS Rubber Division)一年一度的國際彈性體大會在美國匹茲堡舉行.在會議開幕日,會議舉辦方宣佈了2022年度ACS Rubber Division科 ...

核電技術出現重大突破,未來鋰電池會被代替嗎?

核電技術出現重大突破,未來鋰電池會被代替嗎?
根據<自然>雜誌的訊息,世界首座第四代核能技術的釷基熔鹽堆將在 2021 年 9 月進行測試.位於甘肅的這款核能系統專案於 2018 年 9 月 30 日開工建設,主體工程於 2021 年 ...

我國學者發現二維鐵電體光伏增強效應的物理機制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曾華凌教授聯合研究組在室溫二維鐵電材料中觀察到了顯著增強的體光伏現象,並研究了該現象的維度過渡行為,確定了其臨界厚度,為理解空間反演對稱破缺體系中電極化主導的光電轉換機 ...

我國學者在費米穩態超輻射量子相變研究中取得進展
來源:數理科學部 作者:張詩按 齊靜波 姜向偉 倪培根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案(批准號:11925401.11734008)等資助下,華東師範大學精密光譜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武海斌研究團隊和中國工 ...

我國學者在仿生視覺適應領域取得進展

我國學者在仿生視覺適應領域取得進展
來源:化學科學部 作者:嶽秦 康強 圖1(a)人體視覺適應的原理示意圖,(b)OAAT的器件結構圖,(c)OAAT的光強依賴適應性曲線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案(批准號:22021002.6207522 ...

中科院付巧妹團隊登Science特刊,從古DNA中一窺人類演化

中科院付巧妹團隊登Science特刊,從古DNA中一窺人類演化
來源:Science 編輯:好睏 [新智元導讀]人類基因組草圖發表20週年之際,Science發表紀念特刊.其中,來自中科院古脊椎所的團隊系統地梳理了過去十餘年來古人類基因組研究的進展. 1990年, ...

朱博文︱當考古學家發現了一枚蛋,他可以做些什麼

朱博文︱當考古學家發現了一枚蛋,他可以做些什麼
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朱博文 也許在你的想象中,考古學家的工作日常是這樣的:在某種神秘力量的指引下得知古墓的位置,以精密的物探裝置迅速鎖定地下的重要埋藏:在與外界隔離.內部環境可控的工作艙內,配備了種 ...

人造太陽,點亮人類能源夢想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圖①為科研人員在全超導託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真空室工作. 圖②為新一代"人造太陽"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 圖片來源:影像中國 萬物生長靠太陽.科學家們長期致 ...

1918年8月13日英國著名生物化學家、諾獎得主弗雷德裡克·桑格誕辰

1918年8月13日英國著名生物化學家、諾獎得主弗雷德裡克·桑格誕辰
文史公曰:富二代,自費鍥而不捨搞科研:先後發明過蛋白質測序技術與DNA測序技術的科學巨匠,被稱為"基因學之父",生命天書的解密者:他被公認為分子生物學的奠基人與先驅之一,為基因組學 ...

專注突破基因測序上游關鍵技術,加速測序平臺國產化替代與創新

專注突破基因測序上游關鍵技術,加速測序平臺國產化替代與創新
自人類基因組測序計劃開展以來,基於基因測序技術的無創產前篩查(NIPT).胚胎植入前篩查(PGT-A).腫瘤分子診斷等應用正逐步走進尋常百姓家.20年間,中國測序產業迅猛發展,從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勢,中 ...

“零”的突破!貴州首次獨立完成重大傳染病病原全基因組測序

“零”的突破!貴州首次獨立完成重大傳染病病原全基因組測序
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陳李育)9月18日,記者從貴州省疾控中心獲悉,貴州積極推進基因測序平臺建設,經過前期的硬體建設及後期的技術儲備,現已初步具備開展新冠病毒.沙門氏菌.腦膜炎奈瑟菌等高致病病原微生 ...

中科院,相繼突破2項技術,從太空衛星到雜交制種

中科院,相繼突破2項技術,從太空衛星到雜交制種
作為中國自然科學最高學術機構,中國科學院在自然科學以及物理.化學.材料等領域不斷進行研發,如今已經取得了 相當優異的成績,成為國家重要的戰略科技力量. 從近段時間媒體透露的相關訊息來看,從雜交制種到太 ...

36氪首發 | 佈局DNA高通量合成與測序,「聯川生物」獲近億元新一輪融資
36氪獲悉,杭州聯川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川生物)已完成近億元新一輪融資.本輪融資由華睿投資領投,海邦投資.錦聚投資.海越投資跟投.本次融資將加速聯川生物探索DNA合成技術平臺的商業化應用 ...

靶向測序的應用場景與擴增子建庫技術路線

靶向測序的應用場景與擴增子建庫技術路線
近年來,靶向測序憑藉成本低.資料利用率高.組合靈活等優勢,在臨床的疾病輔助診斷.治療以及腫瘤基因檢測中發揮出積極的作用. 靶向測序應用場景在哪裡? 突變基因測序 癌症基因測序:遺傳疾病篩查:免疫療法預 ...

全球領先!我國6G通訊技術專利申請量佔比超4成,穩居全球第一

全球領先!我國6G通訊技術專利申請量佔比超4成,穩居全球第一
隨著5G技術的不斷成熟,人們開始期待下一代通訊技術的到來. 很多國家開始入局下一代通訊技術領域,並展開角逐.當然作為5G通訊技術的領頭羊,我國必然也是不甘落後,持續不斷地加大了對6G通訊技術的研究. ...

汽車產業如何實現技術創新?專家:推進多元化市場突破
全球減碳行動之下,汽車行業向新能源轉型已成行業共識.在政策.技術與市場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汽車產業正形成動力技術多元化.多技術路線共存的發展格局.如何定位不同發展階段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的關係,各技術路 ...

“智算”為鑰,解鎖古DNA裡的秘密
"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裡來?"認識歷史,離不開考古學. 近年來,我國考古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如,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付巧妹團隊關於古基因組揭示近萬年來中國人群的演化與遷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