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爆點計劃#《開端》看罷,不禁感慨演員大忌:1、什麼角色都演;2、頻繁上綜藝。昨天一口氣看了9集,不說演技,就覺得劉濤這個角色挺突兀的,刪了也不影響,反而更連貫,每集還能多點有用的劇情[靈光一閃]
劉濤這局長戴的是不是假髮?她戴的女警的帽子感覺小了。看了頭兩集,感覺內容還不錯,不過她的角色是演得有些刻意了。看她和劉奕君對手戲就不由得對比掃黑風暴裡面吳越和劉奕君對手戲……希望後面她能慢慢融入進去吧?
劉濤這短髮警察形象跟吳越《掃黑風暴》的短的警察形象看起來差遠了啊。
劉濤身上沒有局長的那種凜然正氣,氣場撐不起來啊……我對警察最初的映像來自於小時候看的重案六組[捂臉][捂臉],裡面女的真幹練。劉濤每部劇的表情和眼神都一模一樣,咋看咋像演的。看見她演的宋美齡一聲“噠令”,我就毛骨悚然,立馬換臺!說臺詞時嘴巴總是放不開,怪怪的,特別演琅琊榜時!
公安局女副局長,現實中應該是忙碌的不停,哪有時間打扮的這麼精緻,一點成熟穩重感都沒有,這副局長是人民的公僕,不是偶像派作秀!這讓我想起了那些抗日劇裡那些拉著直板,精修著眉毛,平整白皙的面板,紅潤的嘴唇兒的女主角,這就是我們影視劇崛起的方向嗎?
《開端》劉濤假髮看著真假!跳戲了,看著大長臉的樣子。看到目前為止,感覺劉濤的角色可有可無,這個角色請劉濤,難道是後期有啥重要劇情,就記住她的一句臺詞,給他們做藥檢。。。
劇中江楓演的太過,沒有這樣的警察,對嫌疑人(或是叫證人)像對待罪犯的態度。還有劉濤的領導身份,可有可無,不知道後續是不是還有加戲,但是演的雞肋了。
關鍵是主角醒來的時間在逐漸提前,按這邏輯,主角們是要回到爆炸的前一天去解決問題了嗎?
劇情框架類似原始碼,但畢竟是電視劇,對每個乘客的人物刻畫更好,邏輯也比較合理,正午陽光的劇確實不錯。這種劇前面都不需要看,類似的劇情太多了,靠不給鏡頭製造懸念,本劇只需要一個比別的劇更完美的結局就可以了,因為別的類似劇大部分都爛尾了。
算不上什麼懸疑劇[摳鼻]也沒什麼懸疑可說。國內特色非得把一車人都單獨拉出來講一波故事湊時間。看兩集就應該知道。不是那個女的就是司機是兇手。女的是個明星[捂臉]公交車上不會把路人甲安排這樣人來演。司機按老套路最不會被懷疑[捂臉]看到第九集司機又去拉了炸彈。我只能說這兩個人認識十之八九夫妻。對夫妻而言十之八九就是兩個人小孩死了。
看到第四集,已經看不下去了,導演又開始迴歸愛情偶像劇套路了,女主莫名其妙的耍情緒脾氣,開始講價值觀,開始衝動報警。男女主角嚴重忽略睡著就回到迴圈的新資訊。報警能怎麼樣?在車上喉一句有炸彈就被引爆了,人為引爆的炸彈,警察能阻止?你們在小公園還暢想這是最後一次迴圈。。。明明上次人在警局,都能重回迴圈,為啥不趕緊原地吃安眠藥驗證一下?如果驗證成功,還用管警察嗎?果斷開啟瘋狂迴圈模式,嘗試1萬次破除迴圈的方式啊。
所以!拋開迴圈,實際上人們看到是事件就是在十多分鐘的時間內,一對英雄男女在車廂內避免了一場爆炸。[機智][機智]但單單這劇的鏡頭邏輯就完爆《雪中悍刀行》了,看起來十分順暢,鏡頭切換也十分到位,多留意一些還是能在鏡頭切換中在前幾集就大概知道兇手了。第二集看這個司機那麼浮躁跟多次的鏡頭聚焦就覺得不對勁,女人倒沒多想,就7-8集才給女人較多鏡頭。
第九集明明都反殺那女人了,結果女主拉垮,連個炸彈都抱不走,男主反殺女的,竟然不轉移炸彈或者報警,然後守住炸彈,硬要再拖幾集,其實前面幾集,既然推匯出可以迴圈,早就該暴力偷襲,直接逐一暴力排查,先簡訊報警,然後男主蓄力在背後一拳一肘子,絕對能幹翻老女人,然後迅速轉移炸彈和刀子,等警察來就行了。
劇透:第二十三次迴圈,男主編輯簡訊發給警官老張告訴炸彈位置,主謀等等。然後男主和車上乘客制服高壓鍋的女的,高壓鍋裡面是炸彈。女主用感情成功說服司機,因為司機說女主長得像她的死去的女兒王萌萌而懂了惻隱之心。高壓鍋炸彈被口罩男扔下車,車下有事先準備好的警官老張接住炸彈並扔出去了(老張因為爆炸受傷),最後高壓鍋女變成植物人,司機被抓,男女主沒羞沒臊的生活在一起![靈光一閃]
好的演員:演什麼都有自己的特點!
差的演員:演什麼都是自己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