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元和年間京師六部中有一個官員叫王山,時任禮部主事,人緣非常好,時常有空時間都會和自己的朋友聚會,大家在一起喝茶聊天,談談最近發生的事情,並且相互之間會說出自己的看法。對待自己的上司以及下級都很有度,可惜王山本人能力一般,在禮部擔任主事多年就是升不上去,為此他也時常苦惱。所以會抽空去看自己的親戚和他們談此事,來舒緩心中的不平。
元和三年九月的某天,王山到京師附近的定水寺看望自己表兄,來的時候給寺院的僧人們準備了蜜餌和時令的水果,來了之後鄰院的和尚也被王山恭敬地邀請過來。之後他和表兄聊了一會天,過了很久,鄰院的和尚和一名姓張的秀才一道前來,大家為了交流方便就圍坐在一起,席間大家很大聲地談笑說話。
過了一陣,定水寺的和尚囑咐弟子煮新茶來款待今天遠道而來的客人,倒茶快到一圈了卻不給張秀才倒茶,王山為人和善,看到沒有給張秀才倒茶,於是為這個張秀才抱打不平說:“茶一開始就不給張秀才,為什麼?”和尚聽了笑著說:“這樣的秀才,也想要知道新茶的味道?”和尚之後竟然拿剩下的的茶葉給張秀才喝。
看到這,和張秀才一起過來的鄰院僧人說:“您可別小看這個張秀才,他可是一名術士,主人家不要說輕視的話。”聽了之後,定水寺這個和尚說:“不學好的年輕人,有什麼好說的。
聽了他的說法之後,這個張秀才再也坐不住了,他忽然發怒對這個和尚說:“我與上人你素不相識,你怎麼知道我是個不學好的人?”和尚又大聲說:“四處找酒館聽說書的人,難道有什麼好人嗎?”張秀才就對在座的人說:“我今天不免要得罪大家了。”說完,他就把手縮排袖子裡,放在兩個膝蓋上,呵斥這個和尚說:“沒有德行的和尚,怎敢無禮!拄杖在哪裡?給我打。”
說了之後,在座的大家忽然發現,這個和尚僧房門後有一根年杖,竟然一蹦一蹦地跳出來,連連擊打這個和尚。看到此,大家覺得不妥想幫這個和尚做遮擋,沒有想到這根竹杖卻能夠在人的縫隙間擊中和尚,就好像有人拿著這根竹杖一樣。
之後張秀才又呵斥說:“抓住這個和尚讓他面對牆壁。”這個和尚就揹著牆拱著手,臉色發青氣喘吁吁,口中直喊救命。秀才又說:“把和尚帶下臺階。”這個僧人就不知覺地往下走,嚇得自己拼命磕頭,鼻子和臉都破了。看到此在座的大家就為他求情,張秀才看到大家都這麼說,這才慢慢地說:“我們都是文明人,不讓這個人連累大家了。”於是對大家作揖後就離開了。
之後和尚就再沒有奇怪的舉動,他過了半天才能夠說話,就好像剛才自己中了邪一樣。事後在座的人說沒想到這個張秀才竟然道行如此深不可測,真是輕視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