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不管是穿戴還是禮節都非常有講究,而自古中國又是禮儀之邦,對外和對內都非常講文明。
不過中國5000年的文明史上,還存在著著名的十句“髒話”,到底是哪十句髒話呢?
居然還能做到罵人不帶髒字,難道古人的語言真的這麼豐富嗎?據說如果是那些沒文化的人,還以為是好話。
一、罵人不帶髒字
第一句是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這句話估計在學校的學生都知道是什麼意思,尤其是最前面這句話,朽木不可雕也。
從古至今,這句話也用在老師教訓學生的口頭語,比如這個學生上課不聽話,下課又貪玩,不思進取、不求上進,那麼老師會說真是“朽木不可雕也”。
儘管到了21世紀的今天,老師面對不求上進的學生會用別的方式去批評,但很多中年教師也會用這句話來形容那些學生的。
當然,最早這句話是出自孔子之手,要知道孔子的一生收過不少學生,但不是每一個學生都讓他滿意。
總有幾個學生調皮搗蛋、不思進取,讓孔子非常惱火。要知道孔子是一個非常嚴謹的人,面對不思進取的學生,他也只能是用這句“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不求上進的學生,就連朽木和糞土都不如,這句話儘管是有些侮辱性的言語,但卻並沒有半句髒字的意思。
第二句是六老而不死,是為賊也。這句話的意思是,這個人都活了這麼大歲數了還不死,諷刺性非常強烈。而後半句“是為賊也”這句話的意思形容,活那麼大歲數了不死就是賊是禍害。
在古代是形容這個人活了那麼大歲數了,對社會和國家沒有一點用處,如同一個廢人一般。
當然,這句話在古代也許是說那些生前做過壞事的人,卻依然活那麼大歲數,讓人氣不過所以才出了這句話。
第三句是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這句話可以說是再平常不過的了,用現在的話來解釋就是,一些品性敗壞的女子和一些只會使詐的陰險小人是一丘之貉,也就是說要遠離那些品性敗壞的女子和陰險的小人。
第四句是話弱由也,不得其死然。這句話很難理解,但翻譯過來就是說:“這個人不得好死”。
可能是在古代,有很多壞人,他們做了壞事還逍遙自在,很多受氣的人就用這句話來詛咒那個壞人,用現代話來說“這個人做了那麼多壞事,真是不得好死” 。
第五句是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那些本來就沒什麼本事,也沒什麼能力,虛榮心作祟,卻裝成什麼都懂。
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這樣的人也不少,尤其是在工作單位裡,比如這個同事本來就沒有任何業績能力,你好心告訴他,他卻拒絕你的好意,擺出一副我啥都懂的樣子。
二、話中的含義
而這類人最終也是最慘的,一個人的知識水平和眼界的高低,是靠真本事練出來的,靠裝裝樣子就想矇混過關,那肯定會吃大虧的。第六句是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前半句相信直到現在也很常用,這句話的意思說簡單點就是,形容一個人做了壞事,遲早會受到老天爺的懲罰。
其實這句話最鋒利的部分就是“必自斃”這三個字。就是說壞人想害人,他肯定會想出一些壞想法來坑害別人,而必自斃這句話最深層的含義就是,當你僥倖害了別人,暫時沒有受到懲罰,總有一天,別人也會用你坑害別人的手段把你給害了。
第七句是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這句話主要是暗示禮儀的問題。
前半句是講人如果不懂得禮節問題,中國是一個有5000年文化傳承的國家,而傳統的禮儀不僅體現一個人的修養和智慧,更體現一個國家的文化傳承。
尤其是後半句“人而無儀,不死何為?”是說明不懂禮節的人,根本就不配在這個世界上活著,可見古人對那些不懂禮節的人是多麼的厭惡。
第八句是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這句話的意思說,不要把自己想得太重要,地球離了你照樣運轉。
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很多人都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太狂妄,以至於得意忘形,而這句話足以說明別把自己看得太高,比你有才華的人大有人在,要謙虛謹慎,學會做人。
第九句是“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這句話的前面半句是說戰爭中計程車兵沒有了任何鬥志,只能選擇投降敵人。
三、含義不同
後面的一句“更無一個是男兒”這句話才是最具諷刺性的,是說這些士兵身為男兒貪生怕死,沒有一個像樣子的,軍中的恥辱。
第十句是“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這句話明顯是說身為一國大將才華橫溢,肯定會委以重任。
不過身為大將如果心胸狹隘,肚量狹小肯定成不了大事。前半句的周郎妙計安天下,周郎指的就是周瑜。
在三國中,周瑜自認為非常聰明,想出很多妙計來對付敵軍,很可惜,諸葛亮早已識破了周瑜的計謀,打敗了周瑜。
而諸葛亮讓士兵羞辱周瑜一頓,就是這句“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由於周瑜肚量狹小,金瘡迸裂,倒於船上。
總結
古人的罵人方式的確和現代不一樣,上述的十句罵人話都不帶一句髒字,但全都說得非常到位。要知道,中國的文字有很多個含義,即便是現代歷史學家也很難搞懂。
不過這十句罵人的話最好也不要用來羞辱他人,畢竟現在是和諧社會,大家開開心心地過日子最好。21世紀的今天,我們更要講禮貌,懂得基本的禮節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