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深受歡迎,尤其是與人類生存生活直接相關的人工智慧更是人工智慧中的寵兒。這次2022北京冬奧會中,我國的炊廚機器人和送餐機器人,就驚豔了整個世界。
知己知彼。本文接下來主要談的是,國外與人類生存生活直接相關的機器人的研發新動態。
2022年2月8日俄羅斯科研生產聯合體Android Technics執行董事葉夫根尼•杜多羅夫(Евгений Дудоров)透過新聞媒體向世界宣佈,他們正在研究一種人們日常生活中可能需要的擬人機器人,這種機器人至少能夠以5歲兒童的智力水平進行思考或理解,透過接收語言指令、進行理解、處理並執行,不管在室內還是戶外都能夠輕鬆上下樓梯、臺階和斜坡,可以搬動至少10公斤的物體。
美國的Affectiva(效果)公司則是專門注重於面部表情和感情分析的人工智慧開發公司。這家於2009年從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分離出來的公司,近年宣佈他們正在研發一種名叫“心臟感測器”的應用程式,這種程式可以從錄影中或者實時影片監控中,分析一個人的面部表情和情緒。大家知道,雖然很難從面部表情中完全讀出一個人的感情,但是畢竟面部表情是向他人表達感情與溝通的一種重要方式,而且所涉及的場景,涵蓋人際關係、愛情、商業銷售、談判、訓導等。該程式透過快速捕捉人的眼球運動、視線、瞳孔大等34個面部點的21種面部表情和2個特殊指標,與埃克曼(Ekman)博士提出的憤怒、厭惡、恐懼、喜悅、悲傷、驚奇等7種情緒理論相比對,編寫成軟體。由於這個軟體的研製成功,2021年5月25日從事駕駛狀態監控系統研究的智慧眼(Smart Eye)公司收購了Affectiva公司,將其研究成果用於檢測駕駛員的情緒、瞌睡、頭部角度、掃視執行狀態的頻度,從而大大降低了事故發生率,提高了車內舒適度和安全性。
不過,這種名為“心臟感測器”的感情識別軟體似乎不能世界通用,至少不同國家、不同民族表情的含蓄程度、誇張程度是大不一樣的。最近日本京都大學就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日本人的面部表情與埃克曼理論的不同——世界上首次報道日本人六種基本感情的表達方式》。
尤其是當我們中國人看了這個所謂的埃克曼理論後,更會覺得這些外國人是不是有點太孤堪寡聞了,什麼埃克曼六種感情理論,我們中國幾千年前就知道人們有七情六慾,而且在《黃帝內經》中就已經將七情六慾與生理健康聯絡了起來。不過,對人類感情的分類是一回事情,製作成識別軟體又是另外一回事情,畢竟人家是首先開展了人類面部表情的人工智慧識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