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完了2022年後,新中國成立也到了第73個年頭了。可能對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紀的人來說看到的祖國都是一片祥和穩定的狀態,那些什麼國外威脅都是不存在的。
但事實在上個世紀的中國,尤其是新中國剛成立之初、且核武器還沒發明出來那些年頭裡,中國國內的環境還蠻緊張的。很多勢力都在虎視眈眈盯著我們,想竊取我們核武器研發試驗的情報,甚至對我們核武器開發搞破壞的人都不在少數。
為此,黨中央是一萬個擔心,對核武器試驗是嚴加防守。這才讓中國核武器開發能順利完成。
不過1969年的時候曾經發生過一起氫彈部件被盜案件,當時對眾人來說簡直是嚇破了膽,這起案件直接驚動到周總理,幸好有我們警方嚴密偵破才追了回來,最後證實是虛驚一場。
那麼到底是誰偷走了氫彈部件?被偷走的部件會怎麼處理呢?我們還是來詳細回顧下案件的來龍去脈。
氫彈零件途中被盜
1967年中國決定研發一顆新型的氫彈,而研發人員彙集了全國著名科學家和技術人員,包括各個部件製造都需要各家研究所分別開動。這樣的研發工程幾乎是在完全保密情況下進行的,而位於山西的研究所就接到研究氫彈其中一個零部件TQD自動儀制造的任務。
這項工作並不輕鬆,因為足足造了2年之久TQD自動儀才順利完工並達到交付條件。由於這個部件並不大,一個手提包完全可以塞得下。
再加上當時已經臨近春節,山西研究所就安排兩人:保衛科長秦家康和技術組楊曉晨,簡單坐著火車護送到北京去交付就可以了。所以這個產品在當時只是被研發人員用鏈條鎖捆好,再塞進一個大點的人造革拎包就交給了楊曉晨帶走。
以當時綠皮火車速度來看,從山西到北京大約需要十幾個小時,兩人就這樣坐著硬座一路趕到北京,期間楊曉晨自知責任重大,於是從來沒有在火車上拆過一次包,只是一直把包放在胸口處護著,累了也只敢坐著打個盹,絲毫不讓包包離手。
就這樣兩人到了北京後趕到交付處,剛想開啟拎包讓對方驗收時突然發現大麻煩了。原來楊曉晨開啟包後完全找不到什麼零配件,包裡只剩下一條鏈條鎖,其他啥都沒有。
慌了神的楊曉晨彷彿如同晴天霹靂,自己明明一直護著包的,怎麼TQD自動儀就沒了呢?而且這要沒了其他也只能自認倒黴,關鍵這個儀器是研發人員辛辛苦苦製造出來,絕對沒有第二個復刻版。而且這個東西對國家有關鍵作用的,要是落入不法分子手裡後果不敢設想。
楊曉晨心急如焚懵了神,還是一旁的秦家康應對力比較快。他迅速找電話去報警,並向山西研究所和中國國防部彙報了此事。希望藉助大家的力量找回這個部件。
警方絞盡腦汁抓賊
事出突然,當時這個事情直接彙報到了周總理處。周總理聽聞前因後果後立馬和北京市公安部長謝富治下達死命令,不管是誰偷走自動儀,十天之後一定要給我追回來。
謝富治不敢懈怠,立馬聯絡上各地的警方圍繞這一起偷盜案件展開調查。既然楊曉晨是到北京之後才發現東西被偷的,所以偷盜發生的重點還是放在那列火車上。
可當時坐火車還沒有實名,監控也沒有普及,從山西到北京要經過好幾個城市,你既不知道扒手是在哪裡上的車,也不知道他會在哪裡下,想在魚龍混雜的火車上找到扒手實在是太困難了。
於是大家把目光對準中國每一個卡口和海關處。畢竟如果是特務或是奸細來竊取這個部件的話,他在得手後一定會想方設法帶到國外去研究,那麼就必定要經過這些地方轉運出去。
所以這些地方已經設定了最嚴格管控,每個人的身份都要核實、每個包裹都要開啟檢查,可幾日下來依舊一無所獲。
十日大限已經過去好幾天可絲毫沒有線索,謝富治很是頭疼,他找到一些警局的老同志,想讓大家頭腦風暴下看看從哪裡下手尋找為好。
一位老同志在仔細檢視那個拎包和原先捆綁零件的鎖鏈後發現一點蛛絲馬跡,鏈條鎖完好無損顯然是個會撬鎖的專業小偷乾的,而包上也沒有劃痕僅有一點點白花花的油漬。
那是什麼,是豬油嗎?顯然不是,經過鑑定這種油漬偏向於化工產品,更像是當時一種國產護手霜。
小偷不會拿著護手箱來撬鎖,更大的可能是這個小偷是個塗著護手霜的女人。而且此時老同志又提出一個觀點:楊曉晨和秦家康都是穿著便裝出行的,至於那個拎包也是相當普遍。他們不可能一上車就被特務盯上,也不會有特務會猜到有這樣配件是這樣低調被送出去的。
那麼唯一可能性就是偷竊之人只是一個普通的小賊,想著在火車上偷點值錢行李的玩意換錢花,只不過是誤打誤撞偷到了國家機密。不過小偷雖然是普通小偷,但手法相當成熟。應該是個長期混跡在火車上的慣犯。
“蝴蝶”終於浮出水面
有了這些分析謝富治是茅塞頓開,凡是那輛火車經過的城、鎮等當地派出所他都已經下達命令,讓當地警方去摸排當地區域的可能存在的專業女性盜竊犯和銷贓的地方。同時那輛列車的乘警也要隨時留意是否有再次下手的小偷。
就在這樣的嚴密排查之下,第九天列車上傳來好訊息。乘警在一節車廂上抓到一位專門偷群眾行李的女性竊賊。
傳說她作案時專門穿著黑色男士大衣,連臉也被帽子裹得嚴嚴實實,乍一眼看上去大家都以為她是個男性。這和楊曉晨當時的回憶差不多,他曾經表示坐車失竊之時自己曾和幾個穿著黑色大衣的男子擦肩而過。但誰能想到這位“男子”竟然是個年紀輕輕的女孩子呢?
後來經過警方的審訊,確定這位小偷就是偷走氫彈部件的人,她可是個專業的慣偷,外號叫做“蝴蝶”。
蝴蝶原先是在太原一帶學唱樣板戲的,但其後因為各種原因離開後劇團。沒有收入的她跟了當地一個開鎖大師學習“技術”,等學有所成之後她就以此為生。
原先她是加入一個扒竊團隊,專門在火車上行竊的。不過其他幾位都是男性,所以比較引人注目。而唯有她是女性,而且長得也比較漂亮。一般人不會把她當成小偷看,所以她才會屢屢得手。
據說她每次行竊之時都是裝扮成男性方便行動。萬一失主發現後,她也可以去廁所換裝脫身。這樣一來二去,竟然讓她成為小偷圈裡著名的“神偷”,“蝴蝶”也是團隊內部對她“尊稱”。
在蝴蝶被抓之前,她團伙中幾人早就因為盜竊被抓進去。可唯有蝴蝶還在逍遙法外。不過這次蝴蝶萬萬沒想到這次是出動全國的警方在抓她這位“神偷”。而且她直到被抓都搞不明白為何要如此興師動眾的抓她。
再說說那個作案過程。蝴蝶誤以為楊曉晨的包裡有什麼值錢的東西,於是趁他不防備之際手到擒來,等得手後發現是個看不懂的小玩意。
蝴蝶既不知道這個東西的來歷,也不知道它的作用,最難的是還沒地方銷贓。於是她就隨手把它扔在自己的住處,可誰知道就是這個小玩意害的她這個江洋大盜終於落網。
小結:
等蝴蝶交出這個自動儀,隨後再交給北京科研單位的時候剛好是案發的第十天。北京公安局不負周恩來的使命,完美的在規定期限內完成了任務。
當然這次案件後大家對科研產品的交付都提高了警惕,再小的東西也絕對不可以這樣隨隨便便趕客車送貨了。幸好這次盜竊案只是本地的小偷乾的,而且東西也沒有被轉手。要是被國際間諜截獲,後果可能不堪設想。
所以這件事也給所有人,包括周總理在內的黨中央組織敲響了警鐘:核武器的研究是重中之重,每一步都要保證安全和機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