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這片廣袤的大地上有許多對足球懷著熱情且充滿天賦的少年,只不過受制於非洲整體經濟的落後與足球事業開展較晚、苗子眾多的非洲在整體足球實力上一直處於不上不下的地位、許多優秀的黑人足球苗子早已外流到類似於法國的歐美國家發展。
另外一點,非洲的足球實力分化的層次其實很明顯,非洲杯每一屆都是群雄逐鹿、世界盃門票每一屆都是頭破血流、有機會上車的球隊很多、。在非洲杯的歷史上,合計有15個不同的非洲國家曾稱霸非洲、而打入過非洲杯決賽的不同國家亦多達19個。
奪冠三次以上的四巨頭非洲隊:埃及(7次)、喀麥隆(5次)、迦納(4次)、奈及利亞(3次);接下來是象牙海岸(2次)、阿爾及利亞(2次)、剛果(2次);尚比亞、突尼西亞、蘇丹、塞內加爾、衣索比亞、摩洛哥、南非、剛果各1次。與此同時,非洲的魚腩部隊也真的是很魚腩,它們或許是人口和足球人口數量都很少的非洲小國又或者是長年禍亂無暇認真發展足球的國度。
提到亞洲魚腩,大家會優先想起關島、馬爾地夫、汶萊、東帝汶、柬埔寨這些國家;提到歐洲魚腩,大家會優先想到安道爾、聖馬利諾、列支敦斯登、馬耳他這些國家。
相對來說,大眾足球迷對非洲的足球弱旅比較陌生。在本文之中,筆者將根據迄今最新一期的世界排名盤點出排名墊底的五大非洲足球弱旅、以供參考。先要說明的事情在於,目前合計有210個國家或地區參與FIFA的世界排名,而非洲正好是50個。
非洲倒數第五球隊:模里西斯
世界排名:172名;非洲排名:46名。
模里西斯是位於印度洋上的非洲島國、距離非洲大陸較遠,佔地面積2040平方公里,人口數量大約在130萬左右,自然風光優美、人文景觀不少,以旅遊業聞名、人均GDP長年在1萬美元左右,在非洲過得去。
對於足球,模里西斯人並不上心,加之離非洲大陸過遠、在足球方面很難與其他非洲國家聯動、只好閉門造車,國內足球聯賽的水平長期比較差、國家隊的實力自然也就那樣了。在非洲杯歷史上,他們僅僅打入過1次決賽圈、成績為止步小組賽,至於世界盃不是直接放棄參賽外圍賽就是早早外圍賽出局。
非洲倒數第四球隊:查德
世界排名:180名;非洲排名:47名。
查德是位於非洲中部的內陸國、過往曾長年內亂、國內經濟支柱主要靠石油開採、棉花種植,經濟比較落後。作為一個國土面積達到128萬平方公里、人口達到1550萬人左右的非洲大國,人均GDP長年在3000美元查德沒有過多的精力發展足球、推進足球職業化,世界盃外圍賽和非洲杯外圍賽一直也是選擇缺席居多,世界排名自然也就上不去了。
非洲倒數第三球隊:吉布提
世界排名:192名;非洲排名:48名。
吉布提是一個很難被想起的非洲迷你小國,坐落於於非洲東北部亞丁灣西岸,國土面積2.32萬平方公里、人口數大約為80萬。得益於東臨紅海,扼守波斯灣、印度洋的要衝曼德海峽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吉布提這個國家的經濟遠轉,主要倚靠轉口貨物及出租土地維持,年人均GDP為3400美元左右。
足球是吉布提國內最受歡迎的運動,但限於國土大部分都是沙漠、而且本身也就是城鎮規模的迷你國家,吉布提國家隊的實力長年不濟、從沒有在世界盃和非洲杯突破到外圍賽。作為參考,吉布提曾經給烏干達與盧安達這兩個在非洲足球也完全排不上號的弱旅贏過10-1、9-1,足以見證吉布提足球的實力。
非洲倒數第二球隊:索馬利亞
世界排名:194名;非洲排名:49名。
國土面積上,索馬利亞是24.6萬平方公里,人口達到1640萬。在年人均GDP上,索馬利亞只有300美元出頭的表現。雖然極度落後、教育和經濟趨於崩潰多年,但索馬利亞絕對算得上一個在大眾心中存在感很強的非洲國家。提到索馬利亞這個位於非洲東邊之角&亞丁灣南邊、擁有非洲大陸最長的海岸線、扼守蘇伊士運河與曼德海峽連線處的非洲國家,大家優先想到的是臭名昭著的索馬利亞海盜。
在足球方面,索馬利亞的熱情是很高的,在國家這種狀況下都還能維持有足協機構的存在,其實已經能說明了。至於水平嘛,最高水平也就是外圍賽止步的他們,自然是非洲足球界最底層的弱旅球隊。
非洲倒數第一球隊:塞席爾
世界排名:197名;非洲排名:50名。
塞席爾是位於南非東部,印度洋中西部的一個迷你群島國,面積445平方公里,人口數9.8萬,人均GDP1.1萬美元,在非洲算不錯。這個小國以群島風光文明、旅遊業比較發達、此外就是以出口高品質的椰幹、肉桂樹油、香料豆、龜甲、椰殼纖維、薄荷、鹹魚來搞錢了。
足球方面,塞席爾一樣,因為遠離非洲主流足球圈、只得閉門造車,足球水平長年低下。比起模里西斯,塞席爾作為國家的體量更小、足球水平自然也要更低。在2018非洲杯,塞席爾的門將穆薩德就曾因為300多斤的體重、看著完全不像職業球員的臃腫身材而走紅了一下。事實上,穆薩德確實不是職業球員,他只是一個愛踢球的廚師,而他在國家隊的隊友都是為愛發電的兼職足球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