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部分國際研究機構釋出了不少健康領域的新研究成果,有些觀點和說法甚至顛覆了大眾長期以來的普遍認知。為了讓大家能更好地理解和實際操作,專家們在解讀基礎上,還給出了一些實用的支招和建議。
指導專家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面板科主任醫師宋坪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丁榮晶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營養科醫師魏幗
解放軍總醫院營養科教授趙霖
適度飲酒無益於心血管健康
生活中,我們常聽到一種說法:適度飲酒有益心血管健康。不過,世界心臟聯盟近日釋出研究簡報《酒精消費對心血管健康的影響:誤區和措施》,稱“適度飲酒可降低心血管病風險”的說法不成立。
世界心臟聯盟指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紅酒作為一種“有益於心臟健康”的飲料一直備受推崇。一些科普文章稱,葡萄酒中存在的白藜蘆醇對心血管具有保護作用。然而,這些謊言終被戳穿,有些顯示“對人體有益”的研究其實是由酒精企業贊助的。
世界心臟聯盟表示,有明確的證據顯示,即使是少量的酒精也會增加一個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包括冠心病、中風、心力衰竭、高血壓、心肌病、房顫等。研究表明,與從不飲酒的人群相比,少量飲酒者中風的風險要高出1.14倍,患冠心病的風險要高出1.06倍,患致死性高血壓的風險要高出1.24倍。此外,飲酒還可導致癌症、消化系統疾病、傷害等疾病。飲酒與大約230種疾病有關,其中有40種疾病僅與飲酒有關。研究還發現,飲酒的人多發病的風險增加了4倍。
維D是“健康多面手”
很多人對維生素D的第一印象,是它能補鈣和健骨。實際上,維生素D是個“健康多面手”。近日,刊登在《英國醫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顯示,補充維D可使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風險下降22%。也就是說,保證維生素D攝入充足,有利於提升免疫力。這項針對14萬人、歷時20年的研究發現,血漿中維生素D水平與患癌風險呈負相關,其中關係最密切的是肝癌——攝入充足的維生素D,可使患肝癌的風險降低55%。維生素D還可調節血壓、改善心臟功能、降低心臟病和腦卒中發生風險。攝入充足的維生素D,可使心血管病患者早逝風險降低30%。
一般來說,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膚色較黑的人(他們的膚色深,從陽光中獲得維D的能力較低)、肥胖者(他們體內的脂肪會與維D結合,阻止其進入血液迴圈)需適量補充維D。研究證實,曬太陽是補充維生素D的最好辦法。成年人每天日曬時間以30分鐘至1小時為宜。曬太陽時要裸露前臂、雙手、小腿等部位。天然食物中,富含油脂的魚類,特別是三文魚、沙丁魚、金槍魚,經過晾曬的幹蘑菇,以及雞蛋黃和動物內臟中均含有維生素D,日常可適量食用。
晚年開始鍛鍊也能抗衰
美國阿肯色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近日在《細胞衰老》期刊上發表的一篇研究發現:即使直到晚年才開始鍛鍊,也可以很好地減緩衰老。
事實上,如果你細心觀察不難發現,不少晚年還在運動的人,無論精氣神還是身體狀態,看著都要更年輕一些。現代醫學證實,跑步僅6個月就讓血管年輕4歲,而且年紀相對較大的人從跑步訓練中受益相對更大。常參加體育活動可促進身體微迴圈,令面板變得更光滑。在運動專案方面,建議可以結合身形來選。比如身材瘦弱,身體抵抗力弱的人,可以舉槓鈴來鍛鍊上肢,練下肢可以做半蹲。體型胖且體質虛的人,可以堅持騎車、慢跑、快走、游泳等。身患疾病的中老年人還可以根據自身疾病來適配一些運動專案。比如:關節不太好的人可選游泳、騎腳踏車等;心臟不太好的人可選慢跑、步行、太極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