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總是買錯房?就是因為容易被表面的東西所迷惑。
買房要用腦子,而不是用眼睛,眼睛能看到的,大部分都沒什麼價值,值錢的是背後的公共城市配套。
買房買的不是房子本身,而是獲取房子所在的區位和公共配套資源。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地段、交通、教育、商業、景觀、醫療等資源,是這些共同支撐了房子的價格。
決定房價高低的不是土地,而是地段。土地可以增加供應,但是地段是固定的,沒法增加供應。
能增加的供應,大部分都是郊區的城鄉結合部的土地,並不能替代中心區的需求。
圓的半徑每往外擴一公里,面積增加多少?你自己可以去算一算。
所以說土地是不稀缺的,稀缺的是地段,是公共配套。
這就是為什麼紐約曼哈頓中央公園房價貴的50~100萬一平,但是15公里以為,價格卻只要四五萬。
只要收入還在增加,貨幣仍然持續貶值,城市中心區的地價還在上漲,房價就會持續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