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菲社2月2日發表題為《哈爾科夫,面對俄羅斯的威脅變分裂的城市》的文章,文章描述了烏克蘭與俄羅斯接壤的城市哈爾科夫當下的狀態。全文摘編如下:
“我將扛起武器保衛城市,不會有其他選項。”烏克蘭商人安德烈·波利什告訴埃菲社記者說,他和哈爾科夫——與俄羅斯接壤並靠近頓巴斯的烏克蘭領地——的許多居民一樣,準備站起來抵抗俄羅斯“入侵”者,但也有其他當地人對這場可能發生的攻擊避而遠之。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幾周前評論說,哈爾科夫這座距離俄邊境40公里的城市可能是俄“入侵”的目標之一。此後,各種警報開始在這座烏克蘭第二大城市不斷響起。
“不幸的是,他(澤連斯基)只提到了哈爾科夫。如果這個城市只是他提到的多個城市之一,那麼也不會對我們造成太大傷害。”數字媒體“今日哈爾科夫”的負責人尤利婭·阿古耶娃對記者說。她提醒說,烏克蘭與俄羅斯有將近2000公里的陸地邊界。
她解釋說,市裡不少人的反應像是“群體精神病”,紛紛準備“應急箱”,包括她自己。甚至有些人開始出售他們在本市的房子,並打算將生意轉移到烏其他城市。
不過,也有很多人加入了國土保衛部隊,波利什說,這是當地組織起來對抗俄羅斯“侵略者”的民兵隊伍。
然而,日常生活不變的軌跡最終還是戰勝了一時的恐慌,市民無懼2月紛紛揚揚的大雪走在街上。
乍一看,哈爾科夫依然生機勃勃,不耐煩的路人在拐角處等待紅綠燈,從蘇聯時代遺留下來的有軌電車在鐵軌上叮噹作響。
“‘入侵’行動從哈爾科夫開始的可能性幾乎為零。”波利什說。
烏克蘭當局也在嘗試緩和這場資訊危機,呼籲市民保持冷靜並表示沒有看到俄羅斯即將“入侵”的跡象,儘管他們記得就在8年前,兩國之間曾發生戰爭。
“現在緊張局勢有所緩和。”阿古耶娃說,在將近8年前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以及頓巴斯爆發戰爭之時,局勢比現在要緊張得多,儘管她並不排除在某個時候情況可能會惡化。
來源:參考訊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