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上火很多人應該都不陌生,尤其是對於那些在寒冷天氣吃火鍋的人群,上火成了經常的事情。中醫認為上火分為虛火跟實火,兩者之間也有不同的症狀表現。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上火的。
上火可分為實火、虛火
中醫認為健康的人體是陰陽平衡的,如果體內的陰液不足的話,那麼就沒有辦法抑制陽氣,而多餘的陽氣就會往外溢位,所以就會導致上火的症狀。
虛火就是因為陰不制陽所致,虛火一般表現為五心煩熱、骨蒸潮熱、盜汗、咽乾、舌紅少苔、脈細數等症狀。
實火也是因為陰不制陽所致,不同的是實火是體內的陽氣偏盛,相對來說,這也變相地在說陰不足的表現。而實火一般表現為舌苔黃膩,甚至焦黃,口唇乾燥、牙齦腫痛、大便秘結、身熱煩躁等症狀。
如何治療上火?
中醫有句古話“虛則補之,實則瀉之”,意思就是說虧虛了補回來就可以了,而太盛滿出來的話,那麼就清瀉掉就可以了。
也就是說對於虛火,我們可以用引火湯、交泰丸、肉桂等來進行調理。而對於實火的話,今天著重講一下,分享一味中藥梔子,各種實火它都能搞定。
1、瀉心火
對於經常口舌生瘡,心裡沒什麼事,可有說不出的煩躁,嚴重的時候還失眠,對於這類外邪入侵而導致的心火旺盛,就可以用點梔子。梔子是寒性藥物,味苦,具有瀉火除煩的功效。
2、瀉肝火
肝火旺的話就是表現在眼睛上,目赤腫痛。中醫認為目為肝之竅,如果肝火大的話,一般都會出現在脾氣大的人身上,氣大傷肝嘛。而對於肝火旺,這個時候你也可以用點梔子,現代研究表明,梔子有保肝的作用,另外梔子的藥性可入肝經,可以清肝火、涼肝血,從而達到瀉火的功效。
3、瀉胃火
胃火旺盛的話,一般表現為牙齦腫痛、口腔潰瘍,甚至牙齦出血等症狀,這個時候還是用點梔子,梔子性寒,有著滋胃陰、降胃火、胃火淸的功效。
另外梔子還具有清熱利溼、涼血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比方說我們面板上向外鼓出來的一個包,其或紅、或腫,令人感到或熱、或痛,這個時候就可以用點梔子。又或者是上火容易流鼻血的情況,那麼也可以用點梔子,來緩解血熱的症狀。對於中醫來說梔子是一味很好的中草藥。如果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