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本世紀初,當時沒有網購商品,大家去買衣服,不是到商店裡面去購買,就是找裁縫量身定製。而自從電商平臺崛起之後,很多年輕人都喜歡在網上購買衣服,不僅是省去逛街的時間,而且在服裝類電商購買衣服也很便宜,還包郵到到家。
於是,就有很多網友提出疑惑,一件同樣款式的衣服,在實體店購買要500元,而在電商那裡卻只賣幾十元?那問題究竟出在哪裡了呢?讓我們來細細分析:
第一,同樣的服裝款式,看上去都差不多,但是質量和材質是完全不一樣的。比如你買一件旗袍,不同的用料,不同的做工,給出的價格都是完全不同的。像絲綢的面料就要比普通布料要貴得多。通常電商為了跑量快銷,都是喜歡賣價格便宜的東西,而實體店主要是定位於中高階客戶,就會賣用料和做工都比較貴的衣服。
第二, 實體店很難賣假貨,如果一賣假貨,不僅是在客戶當中影響較大,也很可能店面會被查封。所以實體店賣的服裝都是真貨,價格自然也都不會很便宜。而部分服裝類電商售賣的是假貨或山寨品,這樣電商賣服裝要比實體店便宜很多就不難理解了。
第三,服裝電商的成本要比實體店低得多。對於電商來說,他們開網店只要二至三個人,再租一間存放服裝的房間,各項成本都較低,價格也賣得更便宜。而實體店又要付房租,又要支付水電煤和人工支出,各種開支壓力都很大。
與此同時,電商偷稅漏稅有很多,而實體店是正規經營,要承擔著較為繁重的稅負,所以,實體店的服裝價格也根本降不下來。
第四,實體店即使開在人流量較大的地方,一天能賣掉十幾件或幾十件衣服就不錯了,這樣成本降不下來。而服裝電商可以透過網路跑量,一天可以賣掉幾百甚至上千套同類型的衣服,所以電商透過“薄利多銷”把成本降得很低。
此外,實體店的衣服要經過經銷商、批發商等中間環節,而中間環節又是層層加價,服裝的價格就很難降下來,而電商就不同了,電商平臺直接從生產廠家拿貨,甚至是廠家直銷,這樣成本就降了下來,就可以把衣服價格壓得很低。
實體店一件衣服500元,電商卻只賣幾十元,這究竟是為什麼呢?主要是同樣款式的衣服,所用材質和做工是完全不同的,實體店往往走的是高階路線,而電商則喜歡跑量。此外,實體店不太可能售賣假貨,而電商售假、逃稅漏稅的情況是比較多見的。
更關鍵的是實體店的運營成本居高不下,而電商卻能低出很多,同時,實體店拿貨還要透過中間環節層層加價,而電商可以直接從廠家拿貨,減少了中間環節,售賣服裝的價格自然就低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