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新房市場打折可謂火爆,吸引了大部分人購買新房,專家預測2022年上半年各大樓盤打折依然會照舊,虎年春節馬上過完了,有計劃年後買房的你,知道如何買新房嗎?
一、新房的分類
隨著建築技術的進步,以及人們對美好生活品質的追求,如今新房的型別也越來越多,讓人眼花繚亂,其實歸納起來也就幾類。
按照傳統的樓層總高來劃分,房子分為低層、多層、小高層、高層,其中低層多是以前老舊的磚瓦房,這裡就不詳述了。多層一般是4-6層高的房子,多見於洋房、聯排等;小高層一般是7-9層的房子,不過如今隨著樓層總高越來越高,18層以下的都可以稱為小高層,常見於洋樓和總高不高的高層住宅;高層原是指10層以上得房子,不過如今起碼也要20層以上才能被叫做高層,多見於總高30-50層的住宅。
按照房子設計的型別來說,常見的有高層住宅、大平層、洋房、洋樓,當然還有別墅,不過價格過於高昂,不是普通老百姓能消費的,就不贅述了。先看高層住宅,這是大多數人選擇的型別,一般總高30-40層,兩梯六戶或三梯八戶,買的時候要注意選擇樓層、戶型和朝向。再看大平層,可以將之看為疊拼別墅融合在一層了的體現,面積一般200平米往上,總高也有20-30層,電梯可以直接入戶。最後看洋房和洋樓,這兩種多為西式建築,區別在於總高和地段,洋房一般6層左右,位置在郊區,洋樓就高一些,一般15層左右,在市區就能看到。
二、現房和期房
房企打折優惠賣房,不過在2021年銷售效果並不理想,現房明顯增多,那麼現房和期房各有什麼優劣呢?
期房方面,新房目前大多數還是預售,於是就產生了所謂期房。這個階段拿出來賣的房子,都還沒修建好,少說也要1年後,長的或許要2-3年,開發商銷售期房是為了募集資金,所以優惠折扣更多,包括戶型樓層也能有更多選擇。但不好的地方就在於不確定性,大家都知道2021年房企“暴雷”的事件,很多業主都擔心接不了房,包括幾乎每年都會出現的“交房即維權”,就是房子品質不達標或規劃有變動所致。
現房方面,現房就是已經建好的房子,購買時可以直接看到房子實際情況,包括房子的結構、質量、樓層、採光、朝向等,也包括小區內部情況、物業管理等,這就降低了未知風險,買來也可以直接入住,比較方便。不過現房也有劣勢,就是價格相對期房偏高,而且所能選擇的範圍有限,戶型樓層等不一定會很好。
三、房企和產權
修建新房的是房企,而2021年的時候,房企暴露出了太多問題,這就讓很多人不太敢於下手買房,當然不用過於擔心,做到以下幾點就好。
一是“五證”,包括《國有土地使用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商品房預售許可證》,一般都會展示售樓部,在看房過程中,一定要記得去看一看,以保證經濟不會受損。
二是品牌,從2021年房企操盤榜來看,前三的是碧桂園、萬科、融創,這三家房企實力最為雄厚,品牌也得到老百姓認可,買房遇到問題的機率就會小很多,當然不止這三家,排名前50的可以算都是大品牌。也不是說其他品牌就不能買,而是買房時要多考查,以免遇到不好的情況,那就麻煩了。
三是產權,房子看好了就要籤合同,一定確認是與開發商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房子本身也不是“抵款房”,如果是就要先解押再買。另外,住宅產權是70年,商業性質就是40年,咱老百姓買房多是買住宅,畢竟是為了自住,所以也要注意房屋產權時限,要確認房子是住宅而不是商業,不然後期費用會很高。
綜上所述,今天是大年初五了, 春節馬上過完了,想要在年後買房的你,希望這些文字能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