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正月初七,也稱人慶節,或人勝節,即人的生日。農村中,流傳著做三事有三怕的習俗,朋友們知道是什麼意思嗎?下面,我們就來詳細聊聊這個問題。#農村#
    一:什麼是人慶節?
每年的大年初七,稱為人慶節,也就是人的生日,具有非常久遠的歷史,相傳來源於女媧造人的傳說。正月初一至初六,為六畜日,分別為一雞、二犬、三豬、四羊、五牛、六馬,第七天為人日。據《荊楚歲時記》記載,“正旦,畫雞於門,七日貼人於帳”。相傳,女媧創造出六畜後,在正月初七創造了人類。為了慶祝人的生日,農村中流傳著豐富多彩的習俗。
    二:人慶節要做三事
第一件事:喝七寶羹,求平安。
所謂七寶羹是用七種蔬菜煮出的湯,由於是初七這天,所以與大年初五的五辛盤不同,蔬菜有七種,分別為芹菜、菠菜、芥菜、蘿蔔、大蔥、大蒜和韭菜。當然,十里不同鄉,百里不同俗,每個地方,蔬菜的種類可能並不相同。
這七種蔬菜,都蘊含著美好的寓意。例如,韭菜,象徵長久;芹菜,寓意勤勞;大蔥,代表聰明。據農村老人們講,人們喝了七寶羹,開了七竅,蘊含著美好的祝願。同時,補充了營養,順應節氣,驅除了寒氣,也有利於身體的健康。
第二件事:安求子燈
在古代文化中,七代表著春季,代表生長,初七代表小孩,而十七則代表大人,二十七代表著老人。所以,每到正月初七,便漸漸演化成求子的節日。
根據《四時篡要》中介紹,“正月初七,無子者夫婦同於富人家盜燈盞,安於床下,則當月有孕”。因此,每到正月初七,古代的很多地方要安放求子燈,以祈求多子多福的美好。
第三件事:要吃麵條。
人慶節是人的生日,在中國的文化中,過生日一定要吃麵條,稱之為“長壽麵”。關於長壽麵的傳說,聽農村老人講,麵條能纏住歲月的腿,讓時間走得慢一點,也就是人能夠得到長壽。另外,有的地方稱之為“拉魂面”,認為春節期間,農民們懶了,心思會不在農活上。吃了麵條,就要把心思回到農事上去,開始為春耕春種做準備。在有的地方,還流傳喝豆腐腦的習俗,認為“喝了豆腐腦,大人孩子腦子好”,都是關於祈福的美好。
    三:人慶節有三怕
第一怕:怕動針線
農村老人說,“人日做針線,專扎婆婆眼”,認為正月初七怕動針線。當然,這樣的說法,並沒有什麼科學道理。
第二怕:怕下雨
在《燕京歲時記》中,這樣寫道:“正月初七,謂之人日。是日,天氣清明者,則人類繁衍”,認為陽光明媚的晴朗天,則人口會很順。反之,倘若出現了陰天或下雨,屬於不順的情況。
第三怕:怕颳大風
這種習俗主要與求子燈有關,因為人慶節要燃燈,舉行隆重的求子活動,而過去的油燈是經不起風的,一旦將燈吹滅,則意味著求子失敗。
過了人慶節,一年一度的春節就將告一段落。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願朋友們新年新氣象,新年有新收穫。
朋友們,大年初七,您那裡有什麼樣的習俗呢?歡迎朋友們留言評論,我們一起熱切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