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科技迎春,科技館裡漲學問

科技迎春,科技館裡漲學問

科技迎春,科技館裡漲學問

科技迎春,科技館裡漲學問

張衡地動儀

東漢著名科學家張衡造出了一個神奇的儀器——候風地動儀。這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可以感應地震的儀器,比1894年世界上第一部可以進行臺網觀測的英國地震儀提前了1762年。但是,自打地動儀問世後,僅僅記錄了一次隴西地震,就彷彿煙塵般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中。

這麼精緻的儀器,可惜只派上了一次用場。

在《後漢書》中,古人是這樣描述地動儀的:以精銅鑄成,圓徑八尺,合蓋隆起,形如酒樽,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中有都柱,傍形八道,施關發機。外有地動,樽則振龍機發吐丸,而蟾蜍銜之。

科技迎春,科技館裡漲學問

渾儀是一個歷史時期內世界上最先進的天文儀器。有資料表明,在公元前4世紀,中國就已經使用渾儀觀測天象了,比古希臘約早60年。

科技迎春,科技館裡漲學問

記裡鼓車

科技迎春,科技館裡漲學問

記裡鼓車出現於西漢時期,是一種會自動記載行程的車輛。在車中,裝著一套減速齒輪系,當車輪轉動時,齒輪也隨之運轉,每當車行一里時,齒輪系中的兩個大齒輪各回轉一週,透過傳動機械,使車上的木人揚起手臂擊鼓一次,以示里程。 記裡鼓車是科學技術史上的一項重要發明,是中國古代社會的科學家、發明家研製出的自動機械物體,可以說是一種古代機器人。

指南車

科技迎春,科技館裡漲學問

指南車是一種能夠指示方向的車子,是古代帝王出行時的儀仗車輛之一。利用機械傳動的自動控制裝置,將大小不一、齒數不同的齒輪,安裝在車輛中,利用車輪作動力,帶動齒輪轉動。當車輛轉彎時,兩邊的車輪轉速不同,驅動木人向車輪轉速高的一側偏轉,不論車向及車速如何轉變,木人的手臂始終指向固定方向。指南車的發明標誌著我國古代對齒輪系統的應用居於領先地位。學術界認定最早的發明者為三國時期馬鈞,南北朝時期祖沖之等亦造指南車。

神舟一號飛船返回艙 實物

科技迎春,科技館裡漲學問

1999年中國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神舟一號”成功發射返航,從發射升空到返回地面,遨遊太空21個小時,獲得圓滿成功。
到2021年,神舟十一號飛船與天宮二號自動交會對接成功,中國的航天不斷飛向星辰大海。

火箭發動機 實物

科技迎春,科技館裡漲學問

YF-77火箭發動機是中國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為新一代大運載火箭長征五號芯一級研製的燃氣發生器迴圈大推力氫氧發動機。

應縣木塔

科技迎春,科技館裡漲學問

科技迎春,科技館裡漲學問

應縣木塔,無釘無鉚,全部用木材建造,卻屹立近千年而不倒。這令我國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也驚歎不已。

科技迎春,科技館裡漲學問

科技迎春,科技館裡漲學問

科技迎春,科技館裡漲學問

科技迎春,科技館裡漲學問

分類: 旅遊
時間: 2022-02-04

相關文章

山西這個小縣城真棒!現存15座國寶古蹟,領略從五代至清各朝木構

山西這個小縣城真棒!現存15座國寶古蹟,領略從五代至清各朝木構
地處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界的山西平順縣,在很多旅行者的印象中名不經傳,然而如果你是一名古建築或人文古蹟愛好者的話,那麼對於這座小縣其實一點不會陌生. 1550平方公里的平順土地內擁有著1500多處文 ...

25歲小夥痴迷古代墓葬,1年探訪80多座,立志走遍中國古墓

25歲小夥痴迷古代墓葬,1年探訪80多座,立志走遍中國古墓
這是走吧網推送的第205個與眾不同的旅者故事 本期嘉賓:走遍中國古代墓葬 本人姓鄧,中原人氏,網名走遍中國古代墓葬,是一名歷史愛好者,出於興趣和好奇,從2020年開始探訪古代墓葬,目前已經走過80多座 ...

山西這座古建築真棒!古時皇帝對它很器重,可看到中國精美的琉璃

山西這座古建築真棒!古時皇帝對它很器重,可看到中國精美的琉璃
"地下文物看陝西,地上文物看山西",相信喜歡人文古蹟的旅行者對於這句話一定不會陌生.每每來到山西旅行我都會重複地提起這句話,尤其是到一些名氣不大的小縣城旅行,更是讓我不得不讚嘆山西 ...

中國現存唯一“風候鳥”藏在哪?山西小縣城就可看到,為金代的磚塔

中國現存唯一“風候鳥”藏在哪?山西小縣城就可看到,為金代的磚塔
在沒去過大同渾源縣旅遊之前,我一直以為這只不過是一個非常小眾的縣城,境內的景點也僅僅只有代表性的懸空寺和五嶽之一. 直到一次偶然的渾源旅行,才讓我對於這裡有了刮目相看,小小的縣內藏著7處全國重點文保, ...

中國現存的國保級廊橋有32座 泰順獨佔15座 成研究古廊橋的活教材

中國現存的國保級廊橋有32座 泰順獨佔15座 成研究古廊橋的活教材
導讀: 關於"廊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廊橋,顧名思義"有屋簷的橋",在我國曆史上保留下來的廊橋建設都是匠人們手工建造的,而且每一座儲存下來的廊橋都是有跡可查, ...

山西一座被低估的真古城,連政府都藏著千年古蹟,遊客可隨意進入

山西一座被低估的真古城,連政府都藏著千年古蹟,遊客可隨意進入
說起山西的古城,可能大家第一想起的都是平遙古城:但是在山西這樣歷史悠久的文物大省,古城古鎮古村隨處可見.著名旅遊書籍<孤獨星球>中,就為大家介紹了一座同樣被低估的真古城,並稱其為山西唯一活 ...

山西這座五線城市,擁有66處國寶古蹟遊客卻不多,古寺古堡一樣不缺

山西這座五線城市,擁有66處國寶古蹟遊客卻不多,古寺古堡一樣不缺
說到山西晉城,相信很多旅行者對於它的瞭解並不算太多,或許只是知道它是晉東南的一座城市.的確這座如今僅為五線城市的晉城,不論是旅遊還是其他方面,在國內一眾旅遊城市中可謂是非常低調. 其實如果翻開晉城的歷 ...

美景山東‖牟氏莊園:中國現存最大的封建地主莊園

美景山東‖牟氏莊園:中國現存最大的封建地主莊園
牟氏莊園,座落於中國蘋果之都--山東省棲霞市區,始建於清雍正元年,是北方頭號大地主牟墨林家族幾代人聚族而居的地方. 莊園擁有房產5500多間,土地6萬畝,山巒12萬畝.現儲存廳堂樓廂480多間,佔地兩 ...

泗溪一座國保級石拱木廊橋,不僅造型穩重優美,而且防火等級頗高

泗溪一座國保級石拱木廊橋,不僅造型穩重優美,而且防火等級頗高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的江南,自古就被無數文人墨客所稱頌,除了如畫的山水,那滄桑的古橋,斑駁的古村--對於遊人來說,也都是像詩一樣的風景.此次浙江泰順之行,尤其令我印象頗深,境內除了有被譽"浙南 ...

餐廳只打卡座才是浪費空間,出了5個新主意,美觀度高儲物量大增

餐廳只打卡座才是浪費空間,出了5個新主意,美觀度高儲物量大增
Q:餐廳裝卡座有哪些好處? 理由很簡單:一是能增加儲物,二是做餐椅很美觀. 只不過單獨就一個卡座實在太單調了,而且著實有點浪費空間,想出來5個新主意,可以考慮和其他功能區合併,比如: 1.書架 能裝點 ...

低調而實用的座駕比亞迪e2,不足10萬起,續航401km,關鍵顏值高

低調而實用的座駕比亞迪e2,不足10萬起,續航401km,關鍵顏值高
預算10萬左右選一臺純電動汽車,當下有很多車型可以考慮,比如說尤拉旗下車型都很合適,除了好貓可能略貴一些,再就是哪吒"三兄弟",也都十分符合10萬預算這一要求.但是如果各位對車型級 ...

嵩山為什麼是“人間C位”?

嵩山為什麼是“人間C位”?
嵩山少林寺塔林 中華傳統文化中有五大名山, 東嶽泰山.南嶽衡山. 西嶽華山.北嶽恆山. 以及今天的主角,中嶽-- 屹立於"天地之中"的嵩山. ※本文為美國<國家地理>中 ...

千年遼代木建築中國僅存8座,其中這座很經典,就在山西大同鬧市區

千年遼代木建築中國僅存8座,其中這座很經典,就在山西大同鬧市區
對於遼代,相信旅行者一定不會陌生,它一度是中國北方少數民族中最強盛的王朝,長期和中原北宋以及西夏三足鼎立.然而時光流逝,曾經繁華的遼代早已經遠去,如今留給後人的遺存並不算多. 中國現存的8座遼代木建築 ...

山西旅行遇到的那些國寶古蹟,不是網紅景點,卻是中國古建築的驕傲

山西旅行遇到的那些國寶古蹟,不是網紅景點,卻是中國古建築的驕傲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遊客都開始熱衷於打卡網紅景點,一時間玻璃橋.燈光不夜城.仿古老街等都成了很多景點的標配. 與此同時,那些真正有價值的古蹟卻少有遊客,似乎並不被人喜歡.尤其是在山西旅行的時候,這種感受 ...

山西了不起的博物館,名氣不大藏有中國第一密宗石刻,適合國慶旅行

山西了不起的博物館,名氣不大藏有中國第一密宗石刻,適合國慶旅行
因為一座博物館而喜歡上一座城,晉城的旅行就是如此感覺.可以說館藏僅2萬件文物的晉城博物館在國內的確不算名氣太大,然而憑藉著獨特的文物價值,同樣可以讓你豐富你的文物儲備. 外觀方面,晉城博物館採用了重簷 ...

中國很乾淨的八座城市,環境優美空氣好,當地人太幸福了

中國很乾淨的八座城市,環境優美空氣好,當地人太幸福了
中國很乾淨的八座城市,環境優美空氣好,當地人太幸福了 中國有660多座城市,要說哪座城市經濟發達,人們第一時間就能想起四大一線城市.要說哪座城市最美,人們最先想起的興許是天津.西安.成都等地.要說哪座 ...

來我們山西看看,風景美如畫

來我們山西看看,風景美如畫
#打卡美好生活#300多年前,從明朝中至初,在山西的殺虎口古道邊,寫滿了離別. ​ 走西口,是一場長達四百餘年的人口遷徙. 告別祖祖輩輩的故土,邁出這一步,生死成敗難料定. 至今在這條古道旁,依稀還能 ...

山西旅遊——最值得遊覽的十大景點

山西旅遊——最值得遊覽的十大景點
山西,因太行山以西而得名,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被譽為"中國文化的搖籃".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它被稱為"中國古代文化博物館".今天,我想向 ...

秋天的第一場旅行,山西等你

秋天的第一場旅行,山西等你
"古文明,看三晉.人靈傑,地氣盛.左呂梁,右太行.汾水碧,大河長--" 一首現代版<三字經>,唱出了山西古文明,道出了山西好風光. 山西,中華民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歷史 ...

山西這個小縣城,遊客不多卻藏著7處國寶古蹟,其中這3處值得打卡

山西這個小縣城,遊客不多卻藏著7處國寶古蹟,其中這3處值得打卡
對於山西而言,大部分旅行者不會陌生,畢竟"地下文物看陝西,地上文物看山西"這句話可謂是家喻戶曉.然而只有當你真正來過這裡才會感嘆到這裡的古蹟林立,散落在角角落落裡. 就連一些不太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