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中國,已經是全球排名第二的經濟體了,也是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輕易小看的強大體系。尤其是在新冠疫情發生的背景下,各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都受到了影響,但是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仍然取得了非常耀眼的成績,這自然也會成為無數中國人為之自豪的事情。
然而我們也必須要承認,雖然中國的經濟發展變得越來越快了,但是和美國之間的巨大差距仍然是客觀事實。國內14億人,為啥消費力卻還不如美國3億人?去年全“露餡”了!
除此之外,更讓人覺得震驚的事情在於,中國明明是全球人口數量排名第一的國家,但是在消費總量這個資料上,卻遠遠比不上美國。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經濟專家經過分析之後,告訴了我們答案,這主要是因為中美兩國在消費觀念上存在比較大的差異。
首先我們可以先來了解一下,最近兩年中國的經濟總量情況,在2020年,我國經濟總量的實際增長速度是2.3%,也是全球第二個能夠拿到百萬億成績的國家。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之下,我國能夠取得這樣的表現,絕對是可圈可點的。
而在2022年到來之後,我們也可以知道關於2021年的有關資料。據瞭解,在2021年,我國經濟總量的實際增長速度為8.1%,而總規模為114萬億元,這個資料屬實令人歎為觀止。
但是大家也會好奇,為什麼中國擁有14億的人口,而美國的人口數量只有3億,消費能力差距卻如此之大呢?曹德旺先生對此表示,雖然中國的人口總數非常多,但是真正能有消費能力的人數,卻只佔據了1/7左右。
也就是說,除了2億人,其他另外12億人根本沒有多明顯的消費能力,也就是說平均值是被2億人給拉高的。除此之外,經濟學家經過分析之後,還認為有幾點原因導致我國消費結構出現了變化,這也是導致我國和美國之間的消費能力,產生巨大差異的主要原因。
首先就是新冠疫情帶來的影響。和中國人具有的儲蓄理念相比,美國人擁有的是提前消費的理念。如果說美國人掙了10塊錢要花掉11塊錢的話,那中國人就是掙5塊錢只會花3塊錢還要存2塊錢。看起來像是一個玩笑話,但是卻能充分反映中國人具有的儲蓄意識。

尤其是在新冠疫情發生之後,中國人更喜歡存錢了,這也會對我國消費總量帶來影響。雖然說中國的防疫政策取得了出色的結果,但是也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擔心:未來是不是會發生其他的意外,如果手中有存款的話,就能夠避免影響了。
歸根到底,還是因為中國人和美國人在消費觀念上,本身就存在比較大的差異,看起來中國的消費能力很低,但是潛力卻是非常巨大的。
另外就是買房對中國人的消費理念造成了影響。一提到買房這兩個字,大多數人都不會覺得陌生,因為房子對中國人來說,有著與眾不同的意義,有房才有家,甚至房子現在已經對婚姻和未來的生活造成影響了。

最近幾年中國的房價增長速度非常快,普通老百姓買房,也是比較困難的事情,但是沒有房子又不行,所以有很多人都節衣縮食、努力攢錢去買房,最終也會對消費能力造成影響。
當然,由於薪資是固定的,所以大家買房沒有辦法付全款,就只能貸款購買了,未來還需要償還幾十年的鉅額房貸和利息成為了房奴。
客觀來講,消費能力低並不見得是什麼不好的事情。尤其是和美國的消費群體相比,中國的消費群體會有更具有保障的生活,面對風險的時候,我們也會有更多的底氣,並不會因為遇到什麼事情就手忙腳亂。
對於中國來說,經濟發展當然是我們非常看重的事情了,但是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絕對不能過於急躁,一步一個腳印,才是我們真正應該提倡的理念。也就是說往前邁的腳步可以慢一些,但是邁進的每一步都需要堅定,這才是讓人最有安全感的。
多年以來,中國一直在努力的提高經濟發展的水平,雖然目前我們的消費水平和美國國民有著比較大的差距,但我們要相信:在未來是能夠有一個突破性的進步的。而國家也會努力的提升國民經濟,所以大家拭目以待就好了,早晚有一天經濟體系的全新時代就會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