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統帥級輕型巡洋艦,基礎引數標準排水量3810噸,滿載排水量4330噸;艦長142.2米,寬14.4米,吃水4.1米;動力系統為4座鍋爐,2臺變速蒸汽輪機;最高航速43節,續航力4250海里/18節;編制418人,一共建造了4艘,只有3艘參加了二戰,最終也是退役拆除和賠償給其他戰勝國。
主要武器裝備4座雙聯135毫米艦炮;8座單裝37毫米艦炮;8座單裝20毫米高射炮;8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70枚水雷,航電系統主要為搭載的Gufo雷達,後來四號艦搭載了一部對海搜尋雷達貓頭鷹4C型雷達,探測距離最遠為80km。
可以看到本級艦的主武器也明顯超過常規驅逐艦的水平,幾乎無裝甲防護的艦體以及超高功率的動力元件,又讓人想到了驅逐艦,超輕量化設計以及最大輸出功率可達接近一萬匹馬力幾乎匹敵萬噸以上的重巡洋艦,不得不說羅馬統帥級輕型巡洋艦是個很奇怪的武器。
羅馬統帥級輕型巡洋艦整體艦身緊湊,低矮,顯得精明強悍,至於該級艦被定義為偵察艦,義大利一開始希望寄託於它的高航速來進行海上偵察任務,但是到了二戰時期偵察機發展的相當成熟的時候,偵查艦艇就顯得不是那麼重要了。
該級驅逐艦集大型化,強火力,高航速三大特點於一身,8座135mm主炮,射速每分鐘8輪,射程超過了19500米,該級艦艇為了高航速而犧牲防護效能,僅僅在要害部位安裝了76毫米的裝甲,防護效能較差只能欺負欺負魚雷艇。
主要把裝甲鋪設到指揮塔和機艙,相當於給這個位置穿上防彈衣加一層保險,艦體本身是用鎳鋼建造,厚度達7到14毫米。為了達到削減重量的目的,羅馬統帥號的上層建築廣泛採用一種輕鋁合金,高應用力部位採用高抗壓力鋼,艦體為流水線型。
反盟軍登陸的青蟹行動中,該級四號艦非洲庇阿西號創下了唯一一個戰果,非洲庇阿西號在夜間遭到五艘英國庫珀級魚雷艇的襲擊,主動衝入英軍魚雷艇群憑藉自己40節的超高航速和龐大身軀上的武器,利用探照燈雷達和炮口火光的引導,擊沉擊傷三艘魚雷艇併成功擺脫追擊。
此次戰役一共有12名英國水兵陣亡,這次交火持續了不超過三分鐘,而義大利只有兩名水兵受輕傷,取得一場戰鬥的勝利,可以看出義大利海軍還是很有作戰能力的,該艦的高航速對這次戰鬥的結果至關重要,消滅對手脫離戰場快進快打快出讓敵人摸不著頭腦。
所有資訊來源網路和網友猜測可能和真實資料有出入,整理不易在這裡求觀眾姥爺們一個免費的關注和點贊,大家想看什麼國家的武器裝備和軍隊力量,可以私信或者在評論區留言點菜,我會回覆大家的,謝謝大家給大家磕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