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靠著快速機動,中國遠征軍和美軍小分隊剪破了鐵絲網,偷偷潛入了日軍在緬甸的臘戌機場,爆破組成員兩人一組,給他們又配上突擊組的兩名成員為他們提供掩護和火力支援,美軍指揮官安德森也親自帶上了一個爆破小組,朝著日軍的油庫方向行去。
而劉堡則帶著他的狙擊小組,找了兩個合適的狙擊點,做好了接應其他人員撤退的準備。
更有一個突擊小組,則撲向了日軍機場北部的一個高射炮陣地。
遠征軍營長方盟滄自己,則帶上了張梟和一個美國大兵以及一個新人,組成了一個突擊小組,四個人朝著還亮著燈的那座日軍維修機庫奔去。
他們藉助機場中各處的黑影作為掩護,快速朝著目標接近,實在是找不到掩護,便趴在地上匍匐前進。
而日軍機場守備隊主要注意力在夜晚的時候,基本上都放在了機場外圍,一旦撕破口子進入機場之後,反倒守衛不是那麼嚴密了。
日軍的大意,加上遠征軍小分隊的行動隱蔽,使得到目前為止,他們的行動十分順利,一個個爆破突擊小組,在二十分鐘之內,紛紛靠近了他們的目標。
這座北機場之中,日軍進駐了一個戰鬥機飛行大隊,飛機總數三十架左右,基本上都是一式陸戰,也就是隼式戰鬥機。
因為此地之前只是一個英軍普通的機場,規模有限,機庫數量不足,日軍佔領這裡之後,擴建了一些簡易的木質機棚,可是還是有部分飛機要停在跑道旁邊。
所以這些停在跑道旁邊的戰鬥機,也成了他們重點襲擊目標,張圖和另一個突擊組士兵掩護著兩名爆破手,摸到了跑道附近,遠遠的便看到有一個日軍哨兵,在停機坪執勤,揹著一支步槍,來回在停機坪的十幾架飛機之間轉悠。
這個日軍哨兵的警惕性很高,並沒有因為深更半夜四下沒人就偷懶耍滑,而是始終在來回走動。
機場跑道一帶是一個十分空曠的地方,可以說無遮無攔,只有跑道旁邊的地面上長著一些並不太深的荒草。
於是張圖給其他人做了幾個手勢,四個人都立即趴下,開始匍匐前進。
他們身上的迷彩服給他們提供了非常不錯的偽裝,藉著風聲的掩護,遮住了他們匍匐前進時候的聲音,經過十分鐘左右的爬行,他們終於接近了停機坪。
張圖讓其他人停止前進,而他則把一支衝鋒槍交給了另一個跟著他的美國大兵,只帶了一支手槍和一把短刀,緩緩的朝著那一溜飛機爬了過去。
那個日本哨兵卻沒能發現他們,依舊揹著槍在停機坪上來回走動,不斷的朝著四周巡視。
可是雖然遠征軍小分隊的眾人都十分小心,但是他們卻還是有一件事不可避免,那就是機場的草地,往往是鳥類喜歡出沒的地方。
因為現在是緬甸的冬季,機場草地開闊,而且很多荒草到了結種子的時候,各種素食鳥類很喜歡到機場的草地覓食,甚至乾脆就在草地裡面築窩產蛋,在這裡孵化後代。
而鳥類也是機場的禍害,往往會在飛機起降期間,可能撞上飛機,給飛機造成嚴重的傷害。
所以不管是哪個國家,都不喜歡鳥在機場活動,會想方設法的對鳥類進行驅趕,可是驅趕鳥類卻始終都是機場管理方的一個難題,很難有效的將鳥類驅逐乾淨。
這麼一來棲息在機場草地上的鳥類就給遠征軍小分隊的行動製造出了很大的困難,不可避免的在行動中會驚動夜間棲息在機場草地中的一些鳥類。
故此當另外一個小組在穿越機場草地的時候,不可避免的驚動了一群鳥類,這群鳥受驚之後,立即就紛紛鳴叫著飛了起來。
鳥叫聲加上很多鳥撲稜稜飛起來的聲音,立即吸引了那個在停機坪上執勤的日軍哨兵,那個哨兵很警覺的立即從肩膀上摘下了他的步槍,小心翼翼的貓著腰開始朝著鳥被驚飛起來的地方行去。
但是他的警覺性這一次沒有幫到他,反倒是害了他,原本張圖還不太容易靠近他,找到下手的機會,可是隨著他離開停機坪走入草地,便決定了他的命運。
這個日軍根本就沒注意到身邊草叢中的張圖等人,注意力都放在了遠處鳥被驚飛的地方,藉助機場上的燈光,全神貫注的朝那邊觀望。
卻根本沒想到他腳邊的一堆亂草,在他走過去的瞬間動了起來,一個看不出人形的怪物在他背後躍了起來,一條胳膊閃電般的勒住了他的脖子,不等他驚呼大叫,便覺得後心一疼,一柄尖刀的刀尖便從他前胸透了出來。
這個日本兵疼的想要叫,可是脖子被勒的死死的,只能在喉嚨裡發出微弱的嘶嘶聲,卻無法叫出聲。
他想開槍示警,但是扣了扳機卻沒有反應,剛才他的步槍沒有開啟保險,所以根本無法擊發,於是他鬆開了手,想要掰開勒住他脖子的那支手臂,可是用了幾次力,那支手臂都死死的勒著他的脖子。
刺中他的刀直接解決他的心臟,沒一會兒他的身體便軟了下去,無力的癱在了草叢之中。
張圖放下這個日本兵,對附近招了招手,然後接過那個美國兵遞給他的衝鋒槍,拉開槍栓,蹲在地面上,和那個美國大兵端著槍開始警戒。
兩個爆破組的成員,立即奔向了停機坪上的那些飛機,把一個個爆炸裝置放在了這些飛機上。
這一次威廉姆斯少校也是下了紅本了,由於考慮到他們遠征軍小分隊執行的主要是破襲任務,普通的引爆裝置不管是導火索起爆,還是電起爆裝置,都有很大的侷限性,使用起來很不方便。
所以威廉姆斯少校這一次透過美國政府的關係,從美國國內申請到了一批無線電起爆裝置。
這種無線電起爆裝置,目前雖然體積較大,可是在這個時候,已經算是黑科技了,其被研發出來的目的,便是服務於戰爭,除了供給工兵用來爆破之外,還主要提供給盟軍方面的別動隊或者是游擊隊,在敵軍後方進行破壞行動。
前期因為遠征軍小分隊準備不足,未能弄到這種無線電起爆器,但是在遠征軍小分隊第一次入緬展開行動,並且取得了第一場勝利的時候,方盟滄在電報裡專門提及了沒有無線電起爆器給他們帶來的麻煩。
所以威廉姆斯少校在查詢過之後,知道美國現在已經開始大批生產這種無線起爆裝置,於是立即就申請了一批,這次終於趕上了配發給遠征軍小分隊使用。
爆破組成員在出發之前,都接受了這種無線起爆器的操作訓練,此次攜帶來了一批,同時還帶來了一批定時起爆裝置,這麼一來就讓他們的爆破行動變得容易控制了許多。
兩個爆破手迅速的在飛機之間奔行,把一個個爆炸裝置放在了飛機下面,幾分鐘時間,便在停機坪每架戰鬥機上都安放好了炸彈,然後對張圖打了個手勢,四個人便立即繼續朝著機庫方向奔去。
孫蓬帶著一個小組,目標是機場東部的發電機組,英國人之前為了保障機場的用電,曾經在這裡建起一座小型的火力發電機組,靠著鍋爐發電,為機場提供電力保障。
但是日軍來了之後,原有的發電機組供電量不足,於是他們便又從其他地方拆來了一臺火力發電機組,也安裝到了這裡,增大這個小型發電廠的供電量。
而且這裡的小型發電廠,不但要供應這個機場的用電,還要為幾公里之外的西機場提供電力,西機場那邊,雖然日軍也準備了一臺燃油發電機組,但是日軍的油料供應一直處於緊張狀態,大批油料都被海軍搶了去,陸軍方面獲取的油料供應始終比較缺乏。
日軍之所以攻佔緬甸,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搶奪緬甸的石油產地,緬甸的仁安羌便是這個時候亞洲最大已投產的油田之一,一直缺乏石油的日本,在美國參戰之前,還可以透過進口的手段,獲取部分石油供應。
而美國之前因為大部分國民不願意美國介入戰爭,特別是一些資本家,希望能利用這場世界大戰大發橫財,導致美國政府之前無法參戰。
而且美國政府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雖然一直對日軍的侵華戰爭進行譴責,但是暗地裡卻始終沒有斷絕對日資源出口,始終在源源不斷的對日出口各種戰略資源,其中不但包括各種礦石,也包含了大量的石油。
某種程度上美國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還是日本的幫兇,為此頗受世人的詬病。
但是自從日本人偷襲珍珠港之後,日本人背信棄義的做法,徹底激怒了美國人,美國人才轉變了態度,積極支援政府對日開戰,並且支援政府加入這場世界大戰,美國人才開始正式暴兵,戰爭機器才徹底啟動。
如果日本人不去招惹美國佬的話,天知道二次世界大戰的結局會是什麼樣子,所以說日本人的做法,也直接導致了他們最終的失敗,甚至還拖累了德國盟友,希特勒碰上了義大利和日本這兩個豬隊友,也算是他的不幸。
隨著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美國人掐斷了對日所有物資出口,並且開始在太平洋上對日海上運輸採取了封鎖作戰,先期因為珍珠港太平洋艦隊損失慘重,水面主力艦艇損失太多,導致美國海軍在海面上不佔優勢。
所以美國人在對日宣戰之初,只能依靠他們的潛艇部隊對日本艦船發動無限制潛艇戰,不斷在太平洋甚至包括印度洋上對日軍各種艦船發動襲擊,阻止日本從外面獲得各種戰略物資。
這麼一來也使得日本這臺戰爭怪獸開始缺紅,逐步開始削弱並且最終轟然倒下。
故此日軍方面缺乏燃油的狀況,這段時間已經越來越明顯,他們只能想辦法減少燃油的使用量,燃油發電機這種油老虎,他們能不用就不用,機場的燃油發電機,只能成為備用發電機組,主要電力供應靠著北機場的這座小型火力發電站提供。
而且這個小型火力發電站還負責為南坎城區日軍駐地提供電力,故此方盟滄把這個電站作為主要襲擊目標,是一個非常明智的選擇。
孫蓬這次作為爆破組組長,便領受到了炸燬這座小型火力發電廠的任務,帶著一個小組,朝著發電廠摸了過去。
發電廠同樣也是日軍重點保衛物件,但是因為消耗的原煤需要用船從伊洛瓦底江運送到這裡,所以為了方便獲取燃煤,發電廠便被建在了臨近伊洛瓦底江的江邊。
而日軍的主要防禦方向,也集中在了發電廠東側,靠近碼頭的地方,對於背對著的機場方向,這裡的日軍守備部隊並未給予足夠的重視。
但是孫蓬想要炸掉這個發電廠,卻只能帶著人穿過整個機場,才能抵達發電廠,途中稍有不慎,便可能導致他的任務失敗。
方盟滄也正是看重了孫蓬的穩重,才把這個任務交給了他負責,當各個爆破突擊小組散開之後,孫蓬便帶著他的小組,用最快的速度趕往了發電廠。
途中他們遇上了三個機場內的日軍崗哨,還遇上了一支日軍的機場巡邏隊,讓他們消耗了很多時間,足足用了一個小時,才避開了這些日軍崗哨和巡邏隊,潛行到了這座發電廠附近。
發電廠駐守了一個分隊也就是常說的一個班的日軍,他們在發電廠東南角設立了一個機槍陣地和哨崗,但是隻在對著機場方向的背面,只設立了一個遊動崗哨。
孫蓬沒有讓手下弟兄幹掉那個日軍的流動崗,而是帶著三個弟兄,趁著流動崗的日本兵走過去的時候,竄入到了發電廠之中。
這裡的發電機即便是到了晚上,也始終轟隆隆不停的在運作,因為晚上正是日軍的用電高峰期,這裡反倒成為了最忙的地方。
有十幾個當地緬甸工人,在不停的為發電機用鍋爐添煤,另外還有值班的日軍技術人員,在照看這裡的發電機組。
藉助發電機轟鳴聲,孫蓬他們根本不用擔心發出的動靜會驚動這裡的日軍,所以在黑暗角落觀察了一番發電機的構造之後,又找到了變壓器和配電裝置,便開始安放起了定時炸彈。
因為這次任務,爆破組在出發之前,還接受了一些專業訓練,其中也包含如何破壞各種機械設施,發電機自然是培訓的重點。
所以孫蓬他們這些爆破手,雖然大字不識幾個,但是卻經過培訓之後,還是能看出發電機的重要部位,不至於搞不清狀況,炸不掉關鍵的部件。
另外孫蓬這一次帶的手下,還是一個美國大兵,這個美國大兵更是一個專業爆破手,專業技能絕對比孫蓬高明很多,故此根本不用擔心他們不能徹底破壞掉這座發電廠。
但是就在他們忙活著安置炸彈的時候,一個在這裡工作的緬甸工人,似乎是想要撒尿,但是又懶得跑到遠處的廁所,於是便轉到了發電機組後面的黑影裡面。
這個緬甸工人一邊解開褲腰帶,一邊轉過機器,根本沒料到這後面居然還藏了人,等他轉到機器後面,一抬頭正碰上一個負責為孫蓬警戒的中國兵。
這個緬甸人當場就被嚇了一大跳,黑咕隆咚的也看不清黑影裡的這個中國兵的身份,還以為碰上了日軍的哨兵,本能的趕緊弓腰大聲對這個中國兵道歉。
這個中國兵當然不會對他客氣,上去就是一刀
不過這也讓他們緊張了起來,因為這個緬甸工人的離崗,一旦時間長便會引起這裡的日本人的注意,可能會招致他們過來尋找這個被殺的緬甸人,這麼一來他們便會暴露。
於是孫蓬立即催促那個美國大兵動作快一點,兩個人七手八腳的在幾個重要地方安放好了幾顆定時炸彈,設定到了二十分鐘之後起爆。
一切都準備就緒之後,遠征軍營長下令起步剎那之間,無數道火光沖天而起,熊熊大火照亮了夜空,爆炸聲震耳欲聾,沙飛石走,地裂天崩,鬼子的機場和發電廠完全被摧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