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6、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桃花湯方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篩末) 乾薑一兩 粳米一升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溫服七合,內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餘勿服。
這個病證不常見,一般的便血多為熱性,熱迫血行所以出血,本條的出血則是虛寒性質的,正虛不能收斂才導致了出血。
病家大腸滑脫不禁,所以下利,排出的多是黏膩膠著之物,同時還有血液,所以稱為“下利便膿血”;病家還會有身冷、手腳涼、面色淡等表現。這是重證,因此先以桃花湯溫陽收澀以治療膿血便,然後再考慮用四逆輩善後調理。
桃花湯是三味藥,赤石脂、乾薑以及粳米,因為赤石脂的顏色與桃花相近,因此這首處方就名為桃花湯,煎服的方法也比較特殊,赤石脂一部分用來入湯劑煎煮,另外一部分直接打成細粉化在藥汁裡面,因為是礦物質,這首處方很不好喝。
陸淵雷前輩曾記載過一則醫案,摘錄於下:
餘所治,系三十餘歲婦人,先服單方籤方等不愈,往診時,腹微痛,下溏及黏液,雜以鮮紅血星,舌苔非常垢膩,脈非常沉數,手足微冷,胸腹有白色小水泡,細視始見,俗所謂白㾦也,與桃花湯加附子、阿膠,增乾薑至三錢,兩服血止,調治十日,杖而後起……腸出血少見。餘所治,迄今(一九四0)不足十人,故附記於此。
臨床上如果病家確定是虛寒下利,並且下利嚴重,此時即使沒有便膿血,也可以使用桃花湯,真正便膿血了,病情就很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