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趙漢斌
科技日報記者28日下午從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以下簡稱醫科院生物所)獲悉,由該所自主研發上市的全球首個用於預防腸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的創新疫苗——宜維福商標人二倍體細胞EV71滅活疫苗日前獲得泰國藥監局批准,即將在泰國上市。泰國也成為首個批准使用EV71疫苗的海外國家,中國自主創新疫苗正逐漸受到國際認可。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兒童常見的傳染病,5歲以下兒童多發。以發熱及手、足、口等部位斑丘疹或皰疹為主要特徵,多數患兒一週左右自愈,少數患兒可見神經系統感染引起的神經源性肺水腫、無菌性腦膜炎等嚴重神經系統疾病,預後差,病死率較高。
自2008年5月起,我國將手足口病納入法定報告的傳染病,累計已造成超過2330萬例感染,是我國報告數量最多的傳染病。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的常見病毒之一,是導致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主要病毒。在我國,約90%的手足口病死亡病例是由EV71感染導致的。
“EV71所致手足口病,導致了嚴重的健康問題和經濟負擔。和其他病毒性傳染病相似,由於手足口病治療上還缺乏有效的特異性藥物,疫苗接種便成為預防和控制這類疾病暴發流行的根本手段。”醫科院生物所副所長楊淨思介紹說。
自2008年安徽出現手足口病疫情大規模暴發流行後,醫科院生物所就立即開始了EV71滅活疫苗的研發,在國內外無同類疫苗研發上市並缺乏相關標準品的情況下,開展了大量創新性的研究工作,實現了自主創新疫苗從概念到實踐的突破,宜維福EV71滅活疫苗自2015年獲批上市以來,已累計向國內市場供應超4900多萬劑,宜維福EV71疫苗及後續上市的同類產品,已對我國31省、市和自治區的4000餘萬名嬰幼兒接種使用,手足口病死亡人數顯著下降。到2018年和2019年,已較上市前的平均死亡人數下降了92.7%和95.8%,有效控制了我國的EV71疫情。
據悉,近20年來,手足口病在亞太地區廣泛流行,包括馬來西亞、中國臺灣、日本、新加坡、越南等地都有不同程度的暴發與流行,並呈發病率高、流行範圍廣、重症和病死人數增多的流行特徵。EV71相關手足口病已在亞太地區多個國家或地區長期流行,成為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自2001年泰國衛生部透過醫院開展手足口病監測以來,2001年至2018年間,共報告502329例病例,其中EV71是常見的病毒之一,對當地兒童的生命健康造成極大的威脅。
作為我國“十三五”期間醫藥衛生領域的重大標誌性成果,EV71疫苗入選了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獎”和“中國21世紀重要醫學成就”,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成為首個由中國主導建立的世界衛生組織疫苗標準的疫苗。宜維福腸道病毒71型滅活疫苗獲批在泰國使用,將為當地預防EV71引起手足口病提供新的預防手段,為東南亞國家兒童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文中圖片由醫科院生物所提供
編輯:張琦琪
稽核:王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