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上櫟與你一起感悟情感生活,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文:櫟
圖: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一些能說會道的人,到哪裡都能很快融入集體,什麼樣的話題都能很快參與進去。
人們都會覺得,這種比較會說,善於交談,語言表達強的人會更受歡迎一些,也的確是這樣,不論在哪裡,這類人都是焦點。
但是,還有這樣一些人,他們儘管不善於過多地表達,卻喜歡“聽”,這樣的人,看似沒有會說的人受歡迎,卻往往才是擁有大智慧的人。
01聽取意見
有一類人,愛“聽”,他們喜歡汲取他人的經驗,願意接受別人的意見,不會盲目自大,善於結合實際情況,並且喜歡收集和整合對自己有利的資料,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
這類人,一般不喜歡誇誇其談,更願意去聽別人的所思所想,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他們性格穩重,屬於三思而後行的人,說話做事之前都會經過再三思考。
所以,這類人在人們眼中是那種很“靠譜”的人,因為他們虛心、謙虛,善於接納別人的建議,從他人那裡獲得對自己有利的資料,從而提升自己,於是說出的話,做出的事都是具備誠信和品質的,這類人有空杯心理,是大智慧的人。
02聽明白才表達
還有一類人,聽話“聽”得很明白。他們不論是在開會,還是在探討問題,都不會是那個最先發言的人,他們善於去傾聽,去思考,將需要討論和研究的問題聽清楚,聽明白後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才會去發表自己的看法。
這類人,在每一次會議裡,都會是那種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人,他們會一直保持沉默,聽別人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從大家的口中聽明白這件事情的根本,從而便於自己充分去思考,他們從不會不經思考輕易開口,要開口一定是思考成熟的時候。
而且這類人往往是重頭戲,是會議中起到決定性作用的那個人,在所有人的想法全部表達後,往往是被點名來進行總結和定論的發言人。因為,這類人善於總結、善於整合以及多方位去思考,這樣的人,聰明、睿智,是有大智慧的人。
03聆聽才是最好的陪伴
人和人相處,是需要交流和溝通的。親人之間需要溝通、朋友之間需要溝通、愛人之間更需要溝通。提到溝通,人們都會認為靠的就是語言,其實,有這樣一類人,他們不善言辭,卻愛聆聽,這樣的溝通才會達到更好的效果。
如果,我們把溝通簡單一點去理解,其實就是指打通兩個人之間的那條溝。既然是這樣,那就必須明白對岸的情況,從哪裡打通最直接?又是怎麼打通最簡單?做到高效的解決,才是最好的溝通方式。
所以,這類人, 他們覺得最好的溝通方式就是聆聽,聽明白對方心中的訴求,思考自己該如何去做,然後去做,這就是最好的結局。在他們看來,改變他人,不如改變自己,人與人最好的相處模式就是尊重和理解,這類人善於主動面對、主動改變,這樣的人,內心強大,才是有大智慧的人。
04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大家應該都知道,怎麼才算“拿來”?是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人與人之間不論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都是在相互切磋相互學習,有些人總是盲目跟風,總覺得別人風光的事情,自己也一定能夠成就。
但是這樣一類人,他們從不盲目追求,他們會仔細傾聽,傾聽周邊的聲音,傾聽那些對待一件事的各種聲音,從這些聲音中找到對自己有用的部分,加以打磨,成為自己的東西。
這類人是擁有大智慧的,因為誰都會“聽”別人說,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分辨出對自己有利的東西,所以,會“聽”會“辨”,這才是一個智者擁有的能力,這個社會並不是所有的好事情都得去聽,也不是所有的壞事情都要去充耳不聞,真正的智者不是聽音,而是聽因。
所以,那些善於“聽”的人往往比善於說的人更懂得思考和判斷,只有聽到更多的聲音,才能用於不斷思考,從而更好地進行判斷,只有擁有正確的判斷能力,才能更接近成功。
END
歡迎評論區留言,探討更多情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