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章,盜用必究
民間素有“菜花黃,痴子忙”的說法,春季是精神分裂症、雙相情感障礙、抑鬱症等精神疾病的高發期。據臨床統計,每年3-5月份精神疾病複發率佔全年的70%以上。這主要是因為春季氣壓不穩,多變的天氣易導致人腦激素和相應的神經遞質——五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等減少,人體神經內分泌出現異常。簡單來說,是人的生物節律被打亂從而容易誘發精神疾病,門診中就很有多這樣的案例。
案例1:雙相情感障礙患者崔某(病史6年)經規律服藥後病情緩解,2020年4月起情緒高亢興奮,總是拉著父母說自己是創業奇才,以後是要發大財的,半夜不睡覺常讀書到深夜,白天在學校上課時也積極發言,但言論內容缺乏邏輯,與周圍人相處脾氣暴躁、易激惹,複診後發現是躁狂症狀復發,藥物治療後症狀無明顯好轉。2021年3月到上海市東方醫院功能神經科就診,尋求進一步手術治療。術後患者的情緒平穩,暴躁、胡言亂語、誇大妄想等症狀消除,經半年藥物調整及術後康復後,目前已回到校園繼續學業,與同學相處融洽,可以跟得上學校的課程,家屬驚歎於手術之療效。
案例2:精神分裂症患者陳某(病史16年)規律服藥8年後在醫生建議下停藥,於2019年3月復發,感覺自己壓力大,懷疑有人想害他,對生活和學習沒有興趣,覺得活著沒有意義想安樂死,自己打自己,用小刀劃自己腿來減輕痛苦,憑空聽見有人跟他說話,經常與聽到的聲音對話,先後住院治療5次症狀控制欠佳,於2020年10月在上海市東方醫院功能神經科完成手術治療。術後,患者的被害妄想、幻聽、自殘、自言自語等症狀得到有效控制,情緒穩定、禮貌待人、無失眠易醒,且主動與家人交流、感恩父母、親情迴歸。術後第9天辦理出院時頭部傷口基本已經恢復,並向醫生承諾接受進一步康復治療。
儘管精神疾病的發病病因尚不明確,發病季節也處於推測階段,但家屬仍要多加註意,在冬春交替之際加強對精神疾病患者的管控,多關心精神病人的情緒及症狀變化,督促其規律服藥、按時就醫,以避免精神疾病復發出現意外或惡性事件;若病情復發,應及時到醫院接受治療,多數患者會獲得較好療效。
對於病史3-5年以上,使用過傳統藥物治療、電休克等內科治療方法,仍無法有效控制病情的難治性精神疾病患者來說,透過微創手術消除頑固性精神症狀是更為有效安全的防控治療手段。
和傳統的開顱手術不同,上海市東方醫院功能神經科運用的第五代腦立體定向技術是一項升級的微創技術,在第四代腦立體定向技術的基礎上添加了手術計劃系統和DTI(彌散張量成像)技術。手術計劃系統結合影像學系統設計靶點時可以進行三維構圖,並實時的顯示患者具體情況。而DTI技術可以精確顯示大腦重要的功能神經傳導束,設計手術靶點和路徑時可以遠離重要的功能區和智慧區,避免患者正常的社會功能受到損害,對此家屬大可放心。
致廣大讀者:
你們好,我是吳景文醫生,在此非常感謝大家閱讀我的文章。若您有疾病向我諮詢,可以透過平臺“私信”方式聯絡我。也可以在文章下留言,我會盡快解答您的疑惑。
相關閱讀
消除精神疾病患者的“病恥感”化解難治局面最為關鍵
精神頑疾十餘載 一朝手術解煩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