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於財資一家微信公眾號(微信ID:TreasuryChina),關注公眾號,獲取更多財資知識。
作者 | 董興榮 李秦
來源 |《財資中國》雜誌 2022年1月刊
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以及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技術的應用,資訊社會正迎來工業網際網路和萬物互聯時代。數字化成為大勢所趨,不斷改變著整個社會傳統的生產方式和組織方式,在提升社會執行效率方面發揮了關鍵性作用。不少企業已經堅定地向數字化轉型升級邁進,大幅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實現企業的降本提質增效。
作為工程機械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先行者,三一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三一集團”)透過數字化戰略驅動企業從做大到做強,全方位提升了產品、渠道、服務等方面的核心競爭力。近日,《財資中國》專訪了三一集團副總經理、資訊長(CIO)、流程資訊化總部總監呂青海,他從工程機械行業面臨的挑戰和機遇出發,介紹了三一集團的數字化戰略規劃和領先實踐,以及如何構建全產業鏈的數字能力,為中國智慧製造貢獻三一力量。
數字化轉型升級,引領工程機械智慧製造
近年來,網際網路、大資料、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加速創新,日益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數字經濟發展速度之快、輻射範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
隨著產業持續轉型升級,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邁入發展快車道,高階市場連續拓展。智慧化、數字化、資訊化技術的深度普及和應用,使得製造企業創新能力不斷強化,運營質量進一步提升,以強勁的發展勢頭維持高增長模式。數字化技術、5G建設以及競爭環境促進了工程機械行業商業模式的轉變,加速了工程機械行業轉型趨勢,並將進一步推動工業互聯網布局。
行業面臨轉型挑戰
《中國製造2025》指出,新一代資訊科技與製造業深度融合,正在引發影響深遠的產業變革,形成新的生產方式、產業形態、商業模式和經濟增長點。各國都在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推動三維(3D)列印、移動網際網路、大資料、雲計算、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取得新突破。三一集團董事長梁穩根曾表示,中國正處於兩個重大戰略機遇的交會點上,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二是被稱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新技術浪潮。如果能抓住這兩者交會的曠世機會,更快更好地完成智慧化與數字化轉型,那麼中國一定會從製造大國變為製造強國。
工程機械行業具有裝置產品多樣、生產過程離散、供應鏈複雜等特徵,面臨裝置價值增值水平不高、供應鏈資源調配效率低下、金融生態不完善等行業痛點,急需加快基於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數字化轉型步伐,全面提升研發設計、生產製造、供應鏈管理、遠端運維、客戶服務等環節的數字化水平。
呂青海認為,相對於其他行業來說,工程機械行業數字化轉型的特點是複雜,主要體現在三方面。
► 一是價值鏈長。工程機械產業鏈上游為原材料及零部件的製造,如工程機械用鋼材、發動機、液壓系統、軸承、底盤等;中游為各類工程機械裝置的生產;下游為細分應用領域,如房地產、基建、水泥等。工程機械製造企業需要同時面臨從產品設計研發到供應鏈再到前端的營銷等一系列工作。
► 二是管理環境複雜、管理物件多。工程機械行業是典型的離散型製造行業,產品的生產過程通常被分解成很多加工任務來完成,涉及的機器裝置和物料多、加工過程複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才能滿足工程機械多品種、高效率及高質量的生產需求。
► 三是認知模式和商業模式的轉變。隨著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以及新一代資訊科技的更新迭代,人們對於數字化技術的認知日益加深。同時,數字化技術賦能連線產品和服務,也將催生出新的商業模式。
基於以上的特點和挑戰,工程機械行業急需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全面提升研發設計、生產製造、供應鏈管理、遠端運維、客戶服務等環節的數字化水平。
新技術引發產業變革
基於市場對於全流程和智慧化解決方案的需求,工程機械行業的數字化轉型主要呈現出四個演化趨勢。
► 第一,裝置維護按需化。基於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線上採集裝置效能、狀態引數等資料資訊,經過一系列的統計算法和分析,可以及時發現裝置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按需求進行裝置維護,節省人力物力,提高裝置執行效率。
► 第二,備件管理精益化。運用物聯網、雲計算、大資料等新一代資訊科技,加強供應鏈管理,能夠提高備件流通效率,快速響應生產和維修需求,即時調配、按需調配、智慧調配,從而提高生產和維修效率,節省現金流。
► 第三,產融結合線上化。依託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進行裝置連線、資料採集、統計分析,可以實現製造裝置執行過程透明化,有利於金融機構做出實時評估,控制金融風險,線上提供快速融資、貸款服務。
► 第四,解決方案服務化。我國工程機械行業正呈現出製造業服務化趨勢,即以產品製造商向解決方案提供商轉變,從單純的生產加工向提供裝置運營維護、支撐業務管理決策、滿足個性化定製需求等服務環節延伸,增加產品附加價值,塑造企業綜合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