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聖誕節,有個68歲退休老頭登上了俄羅斯熱搜,一夜成為網紅。當時,這名退休老頭正扛著一袋土豆,走出停車場,有個記者拍了下肩膀問他:“你看這棵聖誕樹怎麼樣?”
老頭瞬間生氣了,對著鏡頭怒噴道:“我10000盧布退休金!有兩個本科學位!5000塊交水電費、採暖費!我TM連飯都要吃不起了!你還問我聖誕樹怎麼樣!你說怎麼樣!”
10000盧布大概摺合人民幣814元。
這段有點無厘頭的採訪迅速在油管上發酵,一夜點選率突破50萬。老頭對退休金的吐槽,在俄羅斯引起了廣泛共鳴。
記者紛至沓來,揭開了俄羅斯普通退休工人艱難的生活環境。
    “我連汽車潤滑油都換不起”
這名退休老頭生活在俄羅斯西伯利亞的一座小城:比斯克。
這是一座工業移民城市,居民大都在工廠上班,但蘇聯解體後,比斯克的工廠在市場化衝擊下集體破產,年輕人根本找不到工作。
老頭說:“我想找份力所能及的工作補貼家用。我去了勞動局,被公務員轟了出來,他們向我叫嚷:‘30歲的年輕人都找不到工作,你來湊什麼熱鬧!’。”幸好俄羅斯土地大,老頭包了一塊荒地,種植西紅柿、土豆補貼家用,大概一個月能賺2000盧布(162人民幣)。
老頭指著家裡的一輛破舊的“日古利牌”汽車說:“油價太貴了,50盧布一升(4.2元),我平時不敢開車,已經三年多沒保養了,潤滑油要換了,貴得離譜。”
不少國人認為,俄羅斯的農產品很便宜,其實不然。俄羅斯自己能生產的玉米、土豆、小麥等主糧價格不高,進口的水果價格很高,稍微帶點工業加工的副食品價格也不便宜。
老頭帶著記者去了超市,拿起一罐酸奶說:“原來36盧布(2.9元)現在57(4.6元),我只買便宜的。牛奶原來25盧布(2元),現在32(2.6元)。”
老頭嘆了口氣接著說:“我很久沒吃魚子醬了,太貴了。”魚子醬是俄羅斯標誌性美食,雖然在國外很貴,但在俄羅斯是常吃的副食品。
    “我有兩個本科學位”
這位俄羅斯老頭並不是普通的工人,曾當過大專老師和工程師。他說:“我不喜歡發牢騷,我想靠自己的本事吃飯,所以年輕時很努力。白天在火車站上班,晚上去上夜校,後來考了大學,拿了兩個學位。”
可學歷換不來工作,比斯克的蘇式工廠,管理落後,裝置老舊,生產的產品根本無法參與市場競爭。
上世紀90年代,曾有不少中國商人去蘇聯遠東城市參觀工廠,這些工廠技術落後於歐美日,但比中國強。中國商人當場提出要收購這些工廠。
工人們對收購表示歡迎,可又害怕技術流失。他們說:“中國人想什麼我們知道,他們不想經營我們的工廠,僅僅想要我們的技術,工廠沒了,我們吃什麼呢?”
中國商人走後,這批工廠在政府補貼下艱難度日,離開補貼,瞬間倒閉,這些工人退休後自然得不到好的待遇。
查閱俄羅斯退休金平均數僅1.4萬盧布(1140元),“聖誕樹”老人的遭遇並非孤立。
老頭走紅後,有人在網上表示要募資幫助他,老頭拒絕了,他指著路邊的一個流浪漢說:“每次我路過這兒,都會給他一些吃的,上帝保佑,我的生活還勉強能過,他才是最需要幫助的人。”老頭還保留著蘇聯工人的一絲自豪和尊嚴。
    真實的俄羅斯人生活究竟如何?
網上有傳言說,俄羅斯的醫療、教育、住房都免費。其實,這些都是公知們坐在家裡YY出來的謠言。為的是證明中國的落後,以為自己的落魄找藉口。
莫斯科房價在10000元-30000元人民幣之間,沒有蘇聯時期的福利分房。買不起新房的人,只能擠在破舊的筒子樓裡,都是蘇聯時期建造的。
被公知們吹爆的俄羅斯免費醫療,其實是文字遊戲。簡單說俄羅斯看病不要錢,買藥要錢。遇見覆雜的大手術,國家只能報銷部分,不能做到完全減免。
教育更不用類比,我國已實現義務教育的完全免費,並限制了課外補課等行為,這些都是人人可見的德政,卻被公知故意忽視,拿一些極端案例類比,非常無聊。
在莫斯科上班,平均工資5000-6000元人民幣,全俄平均工資3600元,老百姓的日子並不好過。而俄羅斯公務員的公司普遍比工人高一倍,能輕鬆達到70000-100000盧布。
“聖誕樹”老人吐槽說:“我一個月就10000盧布退休金,還要扣4%的稅!這些錢哪裡去了?看看退休金委員會的大樓,他們的傢俱都是金色的!那是我們的錢!他們真無恥!”
其實,自2014年普京出兵克里米亞後,俄羅斯連續遭到西方國家制裁,政府財政拮据。表面上,普京確立了強人形象,贏得了克里米亞;
真實的經濟卻遭到重創,國際油價“莫名其妙”開始下跌,俄羅斯開採一桶石油的成本要70美元,國際油價跌倒了30美元-50美元,斷了財路。這兩年稍微漲回去一點,俄羅斯的日子才好過了一點。
普京為了平息國內不滿,沒有少印錢,給退休工人加工資。通貨膨脹隨之而來,印錢無異於飲鴆止渴,但短期內能起到“止痛”作用,而“長痛”問題只能等大環境好轉了。
作者:江左佑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