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1958年金門炮戰臺軍三位副司令陣亡,為何蔣介石還連聲說好?

1949年10月的金門戰役失利是渡江戰役以來,解放軍少有的重大失利,金門由此長期成為臺灣當局在兩岸軍事對抗的最前線,在上個世紀50年代大部分時間內,金門前線大都是相對平靜的。但是,1958年8月23日,駐守在廈門前線的解放軍對金門島實施大規模炮擊,由此掀開了兩岸20多年金門炮戰的序幕。在這場炮擊中,金門守軍猝不及防,損失慘重,金門守將胡璉僥倖生還,前來視察的臺灣“國防部長”俞大維受傷,最慘的莫過於三位副司令官陣亡。面對如此慘狀,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在臺灣的蔣介石聽聞這個訊息,卻連聲說好,這其中有什麼內情和邏輯?

1958年金門守軍遭到大規模炮擊損失慘重

1958年8月23日下午5點30分,金門島的平靜突然被打破,數萬發炮彈落到了國民黨守軍陣地上,金門島陷入一片火海。那麼,在保持了9年的相對平靜後,毛主席下達了炮擊金門的命令,這會是解放臺灣的前奏嗎?毛主席和中央軍委之所以作出這樣的決定,有著深厚的歷史背景。1958年7月,美國軍隊入侵黎巴嫩,鎮壓中東人民革命,製造了中東事件。為轉移世界人民的視線,竟在臺灣海峽地區大量集結武裝力量,公開威脅要把它在臺灣海峽地區的侵略範圍擴大到金門、馬祖等沿海島嶼,對中國人民進行戰爭挑釁。臺灣國民黨當局乘機叫嚷“加速進行反攻大陸的準備”,命令其陸海空三軍進入“特別戒備狀態”,妄圖“反攻大陸”,蔣介石還不斷向金門、馬祖等島嶼增兵,至1958年夏季,金、馬兩地的兵力已達10萬之眾。臺灣海峽的局勢日趨緊張。毛澤東和中央軍委鑑於中東事件發生後的國際形勢和臺灣地區的緊張軍事局勢,多次召開會議,分析情況,研究對策,作出加強東南沿海軍事鬥爭和炮擊金門的決策。

1958年金門炮戰臺軍三位副司令陣亡,為何蔣介石還連聲說好?


炮擊金門的陣地

在當天的三輪炮擊中,國民黨守軍對此毫無準備。當時下午國民黨“國防部長”俞大維正在金門前線視察,金門防衛司令長官胡璉和3位副司令陪同視察,第一輪炮擊的時候,國民黨官兵正準備舉行的週末會餐,國民黨“國防部長”俞大維,正同金門防衛部司令長官胡璉散步;中將、副司令長官趙家驤,少將、副司令長官章傑,中將、澎湖防衛部副司令長官吉星文等三人在橋頭聊天,聽到炮彈破空來襲的聲音,反應敏捷的胡璉馬上拋下旁人,一個箭步躲到了距離最近的防空洞,俞大維動作稍有遲緩,受了輕傷;而在橋頭聊天的3位副司令官就比較倒黴,無處躲藏,官章傑和趙家驤當場斃命,吉星文受重傷,很久就不治身亡,當天國民黨守軍損失600餘人。

1958年金門炮戰臺軍三位副司令陣亡,為何蔣介石還連聲說好?


胡璉

1958年金門炮戰臺軍三位副司令陣亡,為何蔣介石還連聲說好?

美國試圖逼迫蔣介石從金門、馬祖撤軍,金門炮擊的訊息讓蔣介石不怒反喜

金門遭到炮擊,3位將軍陣亡的訊息很快就傳到了蔣介石的耳朵裡。他聽後,先是眉頭緊鎖,繼而眉開眼笑,大聲說:"好!好!好!"周邊的人還以為蔣介石氣糊塗了。但是,蔣介石是打心眼裡感謝老對手毛澤東的炮擊,這場炮擊雖然給金門守軍造成了嚴重損失,對壓力重重的蔣介石來說,卻不亞於一場及時雨。因為此時的美國人給蔣介石施加了巨大的壓力,試圖迫使蔣介石從靠近大陸的金門、馬祖撤軍。美國這樣做有著深刻的利益考量。

1958年金門炮戰臺軍三位副司令陣亡,為何蔣介石還連聲說好?

1958年金門炮戰臺軍三位副司令陣亡,為何蔣介石還連聲說好?

金門戰役失利後,我軍高層曾作出過深刻反省,認為過於輕敵,沒有考慮到渡海作戰和陸上作戰的重大區別,並積極厲兵秣馬,準備在合適時機再次進攻金門。但是,這一計劃很快被朝鮮戰爭的爆發所打斷,由於美軍將注意力集中在朝鮮戰爭,美國不希望蔣介石在臺灣海峽一帶製造事端,進而招致解放軍的報復進攻,因此對臺灣對大陸的軍事行動進行嚴格約束。而大陸方面也將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集中於朝鮮戰場,也不願意多線作戰,因此,金門前線保持了少有的平靜態勢。

但是,隨著朝鮮戰爭的結束,美國騰出手來,決意進一步干涉臺灣內部事務,1954年12月,美臺訂立《共同防禦條約》,使原本屬於中國內政的問題複雜化。1957年12月起,美國先是中斷中美大使級會談,繼而縱容臺灣蔣介石集團對大陸沿海騷擾破壞,使臺灣海峽再次出現緊張局勢。與此同時,美國試圖逼迫臺灣當局從靠近大陸的金門、馬祖撤軍,固守臺灣本土,進而形成“兩個中國”對立的態勢。但是,蔣介石對此持堅決反對態度,他雖然反對共產黨,但也不願意做分裂國家的歷史罪人,依然提出“反攻大陸”的口號。美國對蔣介石這樣的態度很是不滿,曾試圖在臺灣當局內部策反重量級人物取代蔣介石,所謂的孫立人“兵變”事件正是發生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此時的蔣介石可謂是誠惶誠恐。

要想保住臺灣就不得不依靠美國人,但本質上是講究大一統的蔣介石絕不甘心放棄金門和馬祖,但是拒絕美國人,就必須有十分過硬的理由,否則就交代不過去。而遠在北京的老對手老朋友毛主席高瞻遠矚,很快就洞悉到了美國逼迫蔣介石放棄金門、馬祖的險惡用意,金門和馬祖固然重要,但如果得到這兩個地方的代價是形成了“兩個中國”,金門和馬祖還不如留在蔣介石一方。因此,毛主席下令炮擊金門,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用意就是保持祖國大陸與臺灣當局之間的聯絡,故意製造緊張氣氛,給蔣介石留下堅決保衛金門和馬祖的絕佳藉口。

1958年金門炮戰臺軍三位副司令陣亡,為何蔣介石還連聲說好?


夜間遭到炮擊的金門島

蔣介石很快就明白了金門炮擊給自己帶來的好處,這就使得自己有了據守金門、馬祖的絕佳理由,美國的圖謀也就難以得逞。不僅如此,蔣介石還打算利用這次炮擊的機會,迫使美國人徹底跟自己綁在一輛戰車上。他很快就召開記者招待會,宣稱“中共炮擊金門,是進攻臺灣的前奏。金、馬是臺灣的屏障,自動放棄這些島嶼,等於大開門戶。因此金馬必須固守,即使國民黨獨立作戰,也絕不後撤。”

美國出於自身利益考慮,被迫同意據守金門、馬祖

金門炮擊的訊息也讓美國大吃一驚,因為此時美國的軍事重心已經轉移到中東地區,無暇顧及遙遠的東亞地區,而蔣介石關於堅守金門、馬祖的強硬表態更加讓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著急上火,據說他3天3夜都沒睡好覺。在他看來,金門、馬祖失守,臺灣也就保不住了,這將威脅日本、菲律賓、泰國、越南,甚至沖繩未來的安全……因而將使美國的根本利益受到嚴重的損失。

1958年金門炮戰臺軍三位副司令陣亡,為何蔣介石還連聲說好?


艾森豪威爾

美國國務卿杜勒斯也向大陸發出警告,如解放軍圖謀奪取金門、馬祖,美將視為威脅和平,將作出強烈反應。

另一方面,中共中央也積極透過各種渠道向臺灣方面表達合作的善意。早在金門炮擊之前,周恩來在接見原“中央通訊社”記者曹聚仁時,進一步提出:“只要政權統一,其他都可以坐下來共同商量安排”。之後,中央又委託居住在香港的章士釗給蔣介石送了一封信,信中說:“奉化之墓廬依然,溪口之花草無恙。”

1958年9月10日,也就是炮轟金門的第19天,周恩來在京秘密會見了曹聚仁,再次託他給臺灣帶話,大陸準備停火7天,意在讓蔣軍補給金門、馬祖,但前提是絕不能讓美國飛機軍艦護航。而此時蔣介石就是要將美國人拉下水,他向美國提出了武裝護航補給金門和馬祖的要求,美國迫於無奈,被迫同意為臺灣護航,但是,解放軍受命只打蔣介石軍艦,不打美軍,美軍看到蔣艦被攻擊,也不敢開火,只會嚇得躲到公海上去。

10月5日,曹聚仁化名“郭宗羲”再一次在《南洋商報》發表文章,向蔣介石透露中共中央準備停火7天的訊息。果然,10月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長彭德懷發表《告臺灣同胞書》,指出“我們都是中國人。三十六計,和為上計”,“美國人總有一天會拋棄你們的”,“建議舉行談判,實行和平解決”,宣佈暫停炮擊7天:“為了人道主義,從10月6日起,暫以7天為期,暫停炮擊,你們可以充分自由地輸送供應品,但以沒有美國人護航為條件,如果護航,不在此例。”

美國派人來到臺灣,再次勸說蔣介石放棄金門、馬祖,固守臺灣,遭到拒絕。為了保護自己在遠東地區的利益,美國只得同意臺灣繼續防守金門、馬祖。

毛主席對此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金門就是套在敵人脖子上的絞索”,把金門留給敵人,就破壞了敵人想要分裂獨立的企圖。把金門留給國民黨,一定程度上給蔣介石保留了“反攻大陸”的希望,因為在蔣介石看來,金門是重要跳板,這樣就保留了祖國大陸和臺灣之間的溝通聯絡渠道。

小結

炮擊金門是毛主席和中央根據國際形勢特別是臺海局勢的變化情況,審時度勢,作出的正確決策,它是一種懲戒式的軍事行動,目的並不是要佔領靠近大陸的金門島,而是為了支援中東地區人民鬥爭、分散美帝國主義的注意力;打擊臺灣當局加緊軍事演習和空中偵察,騷擾大陸的行為,更重要是對美國試圖迫使蔣介石棄守金門和馬祖,固守臺灣,進而製造“兩個中國”圖謀的有力反對,這一軍事行動給金門守軍帶來了不小的損失,特別是3位高階將領陣亡,對軍隊士氣打擊很大,但客觀上給正陷入美國重重壓力的蔣介石提供了一個解圍的絕佳時機,這就是為什麼蔣介石聽聞金門遭到炮擊損失慘重,不怒反喜,連聲叫好的原因。

分類: 軍事
時間: 2021-08-06

相關文章

金門炮戰,20分鐘擊斃敵3位副司令,葉飛:遲5分鐘打,胡璉必死

金門炮戰,20分鐘擊斃敵3位副司令,葉飛:遲5分鐘打,胡璉必死
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曾出過一本回憶錄,這本書非常有意思,它並不是在蘇聯出版而是在敵對國美國出版的.從1967年開始,赫魯曉夫開始偷偷摸摸整理回憶錄,他是用錄音帶記錄下自己口述,然後由助手整理成文字. 但 ...

丁盛擔任南京軍區司令,副司令中有5位軍銜比他高,資格比他老

丁盛擔任南京軍區司令,副司令中有5位軍銜比他高,資格比他老
一般來說,級別和職務是對應的,軍銜高的要領導軍銜低的,反過來就很不方便.可是在丁盛擔任南京軍區司令員期間,十幾位副司令員中,就有5位比他的軍銜還高.丁盛是開國少將,這5位都是開國中將. 毛主席一聲令下 ...

揚威濟南府鏖戰長津湖的27軍走出多少將軍 其中三位上將兩位副國級

揚威濟南府鏖戰長津湖的27軍走出多少將軍 其中三位上將兩位副國級
第27軍不僅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九兵團的王牌,也是人民解放軍中有名的"猛虎軍".尤其是經歷了朝鮮戰場"長津湖戰役"鏖戰,27軍更是揚名天下. 正在全國熱映的電影& ...

江西三位開國上將,他們分別是誰,誰又是最長壽的?

江西三位開國上將,他們分別是誰,誰又是最長壽的?
江西省,因為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設江南西道而得省名,簡稱贛,省會南昌.江西的紅色文化馳名中外,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南昌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誕生地,瑞金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的地方 ,安源 ...

張靈甫被擊斃後,他的三位旅長什麼結局?一死兩被俘

張靈甫被擊斃後,他的三位旅長什麼結局?一死兩被俘
驕橫得不可一世的國民黨王牌整編第七十四師師長張靈甫中將在孟良崮一戰被擊斃.張靈甫死了,他的部下們結局如何?整編第七十四師下轄三個旅,這三位旅長的最終結局大不相同. 先說第五十八旅,旅長叫盧醒,湖北天門 ...

董卓巔峰陣容有多豪華?兩個頂尖謀士,三位元帥,十餘名猛將

董卓巔峰陣容有多豪華?兩個頂尖謀士,三位元帥,十餘名猛將
東漢末年,大將軍何進聽從袁紹建議,宣召西涼軍閥董卓進入洛陽平定"十常侍"之亂.此舉在何進等人看來無異於是"驅虎吞狼"的一招妙棋,但他們萬萬沒想到卻是引火燒身. ...

十大元帥:為何毛主席只稱呼這三位為“老總”?他們怎麼特殊?

十大元帥:為何毛主席只稱呼這三位為“老總”?他們怎麼特殊?
1955年9月27日,新中國進行首次授銜儀式,在這其中,最引人矚目的必然是被授予"十大元帥"的幾位軍隊首長,全國人大常委會秘書長彭真向全世界莊嚴地宣佈了10位解放軍軍官被授予元帥軍 ...

解放寧夏,三位馬家軍軍長起義,他們的結局如何?

解放寧夏,三位馬家軍軍長起義,他們的結局如何?
西北馬家軍,是紅軍的世仇,不共戴天.當年,紅軍西征,與馬家軍展開了血腥的廝殺.十幾年後,彭老總率領第一野戰軍四個兵團浩浩蕩蕩殺向馬家軍,要一雪當年的仇恨. 有人說了,第一野戰軍什麼時候變成四個兵團了? ...

譚震林、譚希林、譚友林:我軍三位譚姓名將,都是什麼軍銜?

譚震林、譚希林、譚友林:我軍三位譚姓名將,都是什麼軍銜?
歷史客棧有一次介紹開國中將譚希林的時候,有的讀者質疑說:譚希林不是少將嗎?怎麼成中將了? 在跟他們溝通的時候發現,原來是這些讀者把譚希林和譚友林弄混了,譚希林是開國中將,而譚友林是開國少將,不是一個人 ...

丁盛以少將身份擔任廣州軍區司令員,副手中有三位中將,怎麼回事

丁盛以少將身份擔任廣州軍區司令員,副手中有三位中將,怎麼回事
軍區司令員對調,是毛主席深思熟慮後的曠世大手筆.它不僅是一紙軍事調令,背後更有著卓越的政治智慧和未雨綢繆的思考.1973年,丁盛少將奉命北調到南京,同許世友上將互換了一下位置.丁盛在廣州軍區擔任司令員 ...

水滸裡的中秋節,三位好漢的悲涼往事,殺掉未婚妻的武松徹底反了

水滸裡的中秋節,三位好漢的悲涼往事,殺掉未婚妻的武松徹底反了
貢子讀水滸 第164期 月到中秋偏皎潔,中秋佳節,月明如水,正是團圓喜慶的好時候. 但是對於梁山好漢們來說,中秋節不見得是好日子,因為在中秋節這一天,有三位好漢遭受了滅頂之災,他們由此走上了反抗之路. ...

突然消失在熒屏的10位女演員,兩位失婚三位變樣,還有人削髮為尼

突然消失在熒屏的10位女演員,兩位失婚三位變樣,還有人削髮為尼
在很多人的童年記憶中,有不少演員都曾留下過美好的回憶,不過,隨著娛樂圈的更新迭代和歲月的蹉跎,那些曾在熒屏前有過驚鴻一瞥的女演員們,也或多或少早已經被人所淡忘了. 這次,小編就帶大家回憶一下,10位曾 ...

《神鵰》最大的敗筆,為了成就金輪法王,金老弄死了三位絕頂高手

《神鵰》最大的敗筆,為了成就金輪法王,金老弄死了三位絕頂高手
所謂"時勢造英雄",王重陽雖然武功很強,但並不一定能夠超越掃地僧.段譽.虛竹三人,正因他所處的時代沒有這些高手,所以他才能順利成為天下第一高手.有些人能夠成為天下第一,靠的是自己的 ...

被人推上了皇位的劉義隆,面對廢弒兄長的三位權臣,三招笑計搞定

被人推上了皇位的劉義隆,面對廢弒兄長的三位權臣,三招笑計搞定
南朝宋國開國皇帝劉裕晏駕後,17歲的太子劉義符繼承帝位,史稱少帝.劉裕臨終時,安排中書令傅亮.司空徐羨之,領軍將軍謝晦為顧命大臣,輔佐幼主理政. 劉義符從小狎小人,遊樂無度.傅亮等幾位開國大臣本來就有 ...

紅6軍4位首任軍長,如果沒有壯烈犧牲,不是元帥就是大將
01.紅軍由來 1927年11月13日,鄂豫皖地區爆發了著名的黃麻起義. 在眾多開國將軍中,直接參加黃麻起義的有25位,其中包括2位大將:徐海東和王樹聲,5位上將:許世友.陳再道.王建安.周純全.王宏 ...

面對撤藩請求,三位尚書支援,兩名大學士反對,他們的結局如何?
康熙十二年,這是康熙統治乃至整個清朝統治遭到嚴重挑戰的一年.因為這一年,以吳三桂為首的三藩起兵叛亂了.叛軍聲勢浩大,一時之間天下群起響應,除了三藩之外,廣西的孫延齡,四川的羅森.陝西的王輔臣.臺灣的鄭 ...

解放軍一貫優待俘虜,但這三位國民黨高階將領被俘後,卻被槍斃

解放軍一貫優待俘虜,但這三位國民黨高階將領被俘後,卻被槍斃
在解放戰爭時期,我軍"優待俘虜"的相關政策,傳遍了整個國民黨,也因此,許多高階軍官為了爭取寬大處理,紛紛投合起義. 此外,面對願意投降的國軍士兵時,我軍基本都會網開一面,給予他們衣 ...

生不逢時!基裡連科領銜,出生錯時代的三位球星

生不逢時!基裡連科領銜,出生錯時代的三位球星
為了提升比賽觀賞性,NBA不再推崇上世紀內線肉搏式打法,用修改規則等方式鼓勵球員去進攻,創造更多的快攻機會,推崇高速攻防甚至跑轟的打法,這也就是我們現在俗稱的"小球時代"! 一代版 ...

1955年的十大元帥授銜儀式上,為何僅七人到場?另外三位去哪了?

1955年的十大元帥授銜儀式上,為何僅七人到場?另外三位去哪了?
1955年9月27日,新中國在中南海懷仁堂舉行了第一次元帥授銜儀式,吸引了眾多的目光.根據各位將領為中國的革命事業作出的貢獻,解放軍總部評選出了十大元帥,並由毛主席親自為他們授銜. 無論是對國家和軍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