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春節旅遊市場還不如2021年,據文化和旅遊部公佈的資料,全國旅遊人次同比減少2%,旅遊收入同比減少3.9%,是2019年同期的56.3%。
旅遊市場不僅未迎來新春開門紅,反而由於疫情影響和旅遊行業趨勢的改變,冷熱不均的現象愈發突出。
綜合攜程、馬蜂窩、驢媽媽和各地釋出的旅遊資料來看,春節熱門旅遊目的地在北方僅剩北京一地,還是主要為本地客流支援所致;在南方海南的表現愈發突出,承接2021年的良好趨勢,繼續高速增長。
從馬蜂窩和驢媽媽公佈的旅遊熱門目的地名單可以看到,北京、三亞、上海、廣州、成都、重慶雙入圍,可以看作是熱點中的熱點。
本次春節假期,很多地區受到疫情困擾,比如天津就徹底躺倒,不要說出市旅遊了,就是市內也是冷冷清清。而同樣有疫情的北京,卻能堅持處於熱點頭部的位置,非常難得。
北京進出不暢,導致大量人員留守北京,旅遊需求只能在本地解決應該是關鍵原因。但從側面也證明了,北京經濟活力和人員消費能力都是遠超天津的存在。
而且北京在兩個榜單上都是北方碩果僅存的目的地,剩下的入圍城市全部位於南方。其中表現最突出的無疑是三亞,在馬蜂窩的榜單上名列第二,在驢媽媽的榜單上更是位列第一。
其實在中國旅遊2021年全年的表現當中,海南都是非常突出的,如上表所示,增幅可以說是一騎絕塵。具體原因,前面有專文論述,感興趣的可以看看《海南漲356元、黑龍江跌326元,2021年遊客人均消費為何差異巨大?》,這裡就不贅述了。
在2022年春節假期裡,海南的表現依然亮眼,據海口文化旅遊局的統計資料,海口遊客數量同比增長19.65%,旅遊收入同比增長31.77%。對比全國資料可以說是非常亮眼了。
三亞已經公佈的資料顯示,春節期間進港遊客數量同比上升35.2%,景點和鄉村旅遊點接待遊客同比增長34.28%。雖然旅遊收入的資料還沒出來,但透過推導可以預計增幅會遠超旅遊人次的增長。
比如三亞旅遊飯店入住率達到86.08%,同比上漲24%,且高品質酒店更加供不應求,頂級酒店房間均價接近6000元。顯然,三亞在國內高階度假遊市場上的統治地位,更加穩固了。
上圖為同程旅行統計製作的榜單,可以看到在增幅榜上地域分佈還比較均衡,既有海南,也有西北的新疆和東北的吉林。
但在預訂數量榜單上,則集中在了南方。北方只有北京上榜,而海南則有三亞名列第一和海口名列第六,盡顯強勢。
當然南方也不全是一片大好,比如貴州遊客人次和旅遊收入同比下降39.4%和34.48%,呈現量價齊跌的局面。這與疫情帶來的休閒遊代替觀光遊、本地周邊遊代替中長線旅遊的旅遊發展大趨勢有關。
綜合以上資料,我們可以得到這樣一個結論:
疫情導致的旅遊市場分化已經進入了下半場,從全面擠壓轉向了局部恢復、個別大發展的局面。在這種轉變當中,如果已經落後的地區不能及時轉型跟上趨勢,將會越落越遠。
總之,整個北方旅遊市場都不容樂觀。
當然,海南旅遊也存在隱憂,一旦海外旅遊開放,能否繼續保持、又該如何保持現在的大客流,也是一個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