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已到大年初七,春節也算是接近尾聲。
觀眾們該收拾心情重新出發,而娛樂圈的不少明星,卻才剛能歇口氣,特別是影視圈的導演們。
因為在這短短几天時間裡,他們為了給觀眾呈現更多的精彩作品,有的工作連軸轉,有的也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比如這6位導演,就十分令人心疼。
01 張藝謀
要說這個春節最忙的導演,張藝謀絕對是其中之一:
將近72歲的年紀,一邊要為新電影做宣傳,一邊還要全心操辦冬奧會的開閉幕式,向世界展示“中國形象”。
先說說他在電影方面的敬業和格局。
得知《狙擊手》定檔大年初一後,很多人便能預料得到:從商業的角度來講,張藝謀這一步,是“險棋”。
首先,觀看了《水門橋》的觀眾會覺得兩部電影都是同時期的戰爭片,二者選其一即可,所以很可能放棄《狙擊手》。
其次,主演陣容幾乎都是新演員,比起隔壁吳京、易烊千璽、沈騰、馬麗的知名度和人氣,完全不佔優勢。
其實張藝謀不是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而是他覺得:“誰都是從沒名開始的,還是要給中國電影輸送新鮮血液!”
於是電影上映前的各種紅毯、宣傳活動,張藝謀都全程參與,為的就是給新一代優秀演員們撐腰。
而在電影拍攝當中,演員們扛著零下二三十度的天氣一遍遍表演,張藝謀就一遍遍耐心指導。
連張譯在多次和張藝謀合作以後,都直言:他根本不像70多歲的人。
拍攝工作忙起來的時候,張藝謀每天只有3個小時睡覺的時間、每天只有一頓飯、每天還要堅持至少5公里的運動,且幾乎沒有娛樂時光。
好不容易完成了電影的製作、宣傳,張藝謀在春節期間又緊鑼密佈地投入到了冬奧會的開幕式專案當中。
為了確保當天能呈現最完美的舞臺、確保所有細節穩妥不出錯,張藝謀參與了大大小小的會議,從泥沙遍地的郊區工地,到雜亂危險的施工現場,他全部都親自參與檢查。
由於太過繁忙,他有時根本沒時間吃飯,就捧著泡麵大口大口吃,吃完了繼續工作,連軸轉也是常有的事。
多日的辛苦付出,換來的是國內外觀眾一致肯定的目光和掌聲,而當張藝謀被採訪時,他卻表示不能停歇,還要繼續為閉幕式做準備。
不得不佩服張藝謀對於工作的執著和敬業,能夠有如此大的成就,他背後的付出,是很多人所不能承受的。
不過70多歲還那麼拼,的確讓人心疼。
02 徐克
還有幾天的時間,徐克也即將滿72歲,這次的一部《水門橋》,再次讓觀眾見識到了他的真實力,讓演員領略到了他的“真大膽”。
徐克在圈中有一個稱號,叫“老怪”,因為誇他的人不少,和他發生過矛盾的也不少。
從影幾十年以來,他有自己的想法和堅持,他不會因為其他的利益而改變自己對電影的熱愛,除了武俠片,他還拍攝過懸疑片、科幻片、喜劇片、愛情片,甚至是動畫片,所以他這個人的性格、喜好,總讓人捉摸不透。
有人說:只有觀眾想不出,沒有徐克不敢拍。
《長津湖之水門橋》雖然也是陳凱歌、黃建新、徐克三位導演的合作之作,但大部分內容是徐克在負責,觀眾在影院中感受到影片有多精彩,徐克在背後的付出就有多令人心疼。
影片中有一個吳京被壓在鋼鐵、廢墟下的鏡頭,為了確保每一個細節做到位,年過70的徐克爬上爬下,根本沒考慮自己的安全。
吳京採訪時聊到和徐克的這段記憶,他直言:“徐克導演膽子真大!”
而這部戲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天氣嚴寒,除了拍攝地點本身溫度低,徐克還找來多臺加壓鼓風機制造風效。
他讓道具組一直對著他吹,試到滿意為止,而最後的風力,連吳京、李晨等硬漢演員都表示吹得臉僵。
拍到演員們在零下三十度的雪地裡爬行的戲份,徐克更是直接趴下做示範,十分投入。
整個拍攝過程中,他大多數都直接跑到現場,吳京怕老人家受凍,勸其回棚裡的監視器看,可徐克就是一句話:“不,我要跟演員在一起!”
看著鏡頭中的風雪,足以想象到拍攝時徐克的忘我付出,影片播出感動一眾觀眾,大家除了致敬當年拿著“可愛的人”、致敬演員,也應該致敬這位即將72歲的導演。
03 張末
雖然說起《狙擊手》這部影片,大家第一想起的是張藝謀,但是這也是其女兒張末的一部重要作品。
對於很多“星二代”而言,其實他們的起點也許會比別人高,但同時,大眾對他們的要求、期待也就更高。
在父親的“光環”下,張末入行13年,依然沒能擺脫“張藝謀女兒”的標籤,這次好不容易能夠在春節檔:票房最集中的時間,為大家帶來一部具有特殊意義的作品。
可惜由於競爭激烈等多種因素,《狙擊手》最後不得不選擇調整票價,想必對於這部電影,張末的付出也不小,但看來這次她是沒能達到預期的成績,不知心中做何感受。
04 韓寒
因為演員陣容裡有沈騰,所以即便韓寒導演的口碑依然參差不齊,但不少人對《四海》的期待還是很大。
可是影片上映以後,觀眾紛紛捧場,走出電影院後最多的評論就是:“心疼我的電影票!”
很大一部分人表達了對沈騰的不滿,因為“含騰量”太低,就幾個鏡頭,沈騰可是沒少宣傳電影,所以大家以為他不是男一至少也是個男二或配角,沒想到只是客串,有種被欺騙的感覺。
有人說沈騰不地道,也有人說導演韓寒不地道,想借沈騰的熱度。
還有觀眾直接建議以後這樣的影片不要在春節檔上映,看不懂故事要表達什麼、也不理解導演對每個人物角色的塑造。
就連一直以來愛看韓寒的小說,對他心存期待的書迷、影迷都毫不客氣表示:這是韓寒最差的電影。
加上女主角劉浩存從出道以來就主演多部張藝謀電影,還和成龍有過合作,但演技上的確沒讓人有多驚豔,所以韓寒這次的春節,可是質疑聲不小、壓力不小。
連沈騰都忍不住發文稱:線上心疼韓寒導演。
不過話說回來,如今觀眾對電影的要求越來越高,電影人們對待電影的態度也越來越認真,韓寒如果照此水平走下去,想必很快就沒有市場了。
05 徐崢
這個春節,本來徐崢也能加入到這場激烈的競爭當中,而且正值冬奧會到來,他所導演的講述冬奧健兒故事的影片,算是十分應景。
徐崢轉型做導演以來,從《泰囧》《港囧》到《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我的家鄉》的各合作單元,徐崢向觀眾展示了他的導戲和演戲實力。
不過一直以來走的都是喜劇路線,想必本來要上映的新片也是徐崢想讓大家看到他的另一面,算得上轉型之作。
只可惜由於主演個人私生活的問題,影片被撤檔,何時能上,眾人都不得而知。
如果最後作品無法上映,這背後徐崢的一片心血,工作人員、演員的一片心血,都白白付出了。
本來徐崢這個名字也能在這次春節大放異彩,如今卻無人提及,心疼歸心疼,但說到底,這也給了導演們一個教訓:選擇演員的時候,一定要謹慎再謹慎,別為了流量,而降低標準。
06 王晶
早在春節的多部電影備受熱議之前,王晶和其新作新《倚天屠龍記》就頻頻成為大眾關注焦點。
不是因為這次王晶有多少突破,而是他有多少退步。
在造型上,除了趙敏,其他人幾乎都沒有逃過網友們的吐槽:周芷若的“填充臉”、張無忌的“泡麵頭”,還有張翠山充滿故事的臉龐、韋一笑綠油油的沖天發。
這難免讓觀眾疑惑,王晶當年的審美都哪裡去了?
在動作特效上,這部新片甚至都無法和90年代的港片相媲美,可以說還有所退步,幾個角色交手,打來打去也就那幾個招數、那幾個鏡頭,不知當時王晶心中是怎麼想的。
最讓人不能接受的是故事、劇情本身,張無忌和父母從冰火島返回大陸的歲數不對也就罷了,更離譜的是新版殷素素沒有領盒飯,竟然還和張無忌苟延殘喘在武當山住下來了。
這讓不少老影迷一直認為,翻拍毫無意義和亮點,完全失去了香港武術電影行雲流水的特色,劇情部分更是少了老版快節奏的風格。
而作為港圈頗具代表性的大導演之一,王晶如今再怎麼做解釋,想必他的口碑也是受到了極大的影響,透過這次新作,大家對他的評論是:沒進反退。
說起來王晶也是將近67歲的人了,這個時候還要頂著各種爭議壓力,不知心情如何。
所以想要成為真正備受圈內外認可且保持好口碑的導演,真的不容易。
很多人已經到了安享晚年的年紀,卻工作得比年輕人還要拼、還要辛苦,想必這就是所謂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幾許汗水,幾許成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