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研究不斷深入 離子液體規模化生產和應用指日可待
相比於歐美企業,我國離子液體研究起步較晚,目前市場仍處於發展初期階段,在國內市場上,離子液體相關生產企業有浙江藍德、江西金凱化工、河南利華製藥、深圳固立成、惠州艾利榮、默尼化工(上海)等企業,相關研究機構有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學綠色催化實驗室、華東師範大學離子液體研究中心等。
離子液體(簡稱IL)又稱為離子性液體、低溫熔融鹽,是指一類在100℃以下或者室溫下呈現為液態的熔融鹽,其一般由有機陽離子和無機陰離子所組成。離子液體種類較多,根據陽離子不同,離子液體可分為吡咯鹽、咪唑鹽、季銨鹽、季鱗鹽、吡咯烷鹽等;根據陰離子不同,離子液體又分為三氯化鋁型、非三氯化鋁型及其他特殊型。
離子液體無味、生產副產物少,熱穩定性及導電性優良,可作為綠色催化劑和溶劑替代傳統溶劑。截止到目前,離子液體技術發展已經歷三次大變革,進入21世紀,隨著基礎研究不斷完善,第三代離子液體研發程序加快,功能化是其主要研究方向。由於陽離子和陰離子的多樣性,可透過改變配比組合設計出多種功能的離子液體材料。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釋出的《2022-2026年中國離子液體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離子液體於2010年實現產業化生產,受良好的市場前景吸引,進入該領域的企業數量不斷增加,2020年,全球離子液體市場規模達到3200萬美元以上。但由於核心技術封鎖嚴密,離子液體市場集中度較高,其中巴斯夫、IOLITEC GmbH、德國Solvionic、Merck等企業佔據市場主要份額。
早期離子液體應用在電化學研究領域,近年來,隨著研究不斷深入,離子液體應用逐漸擴充套件至顯示器、核汙染廢料處理、潤滑材料、光伏、鋰電池、醫藥、電子面板等領域。離子液體符合現代綠色可持續製造的發展方向,隨著相關技術突破,以及應用場景擴充套件,離子液體規模化生產和應用指日可待。
新思界行業分析人生表示,作為新興行業,目前離子液體市場仍處於發展初期,由於核心技術封鎖嚴密,全球市場仍由國際巨頭佔據主導。離子液體種類繁多,應用場景豐富,同時離子液體還具有綠色、環保等特徵,符合現代工業可持續化發展需求,在環保監管日益嚴格的背景下,離子液體未來市場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