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對於中國來說,可以說是十分艱難而悲痛的一年。
那位寫出“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偉人毛主席,不僅經歷了身體上的病痛,更是備受心靈上的煎熬。
1976年,發生的三件大事,徹底摧垮了毛主席,張玉鳳回憶,毛主席經常落寞的獨自啜泣。
1972年,偉人毛主席突然休克,從此,身體健康就出了問題,身體狀況逐漸惡化,不僅導致言語困難,連思維也開始出現問題。
1975年年末,張玉鳳在廚房忙碌半天,給毛主席做了幾道他喜歡吃的菜,卻發現毛主席側臥床上,獨自悲傷。
她想逗主席開心,可是毛主席不再和往常一樣。
1976年1月,毛主席親密的戰友周恩來總理因病去世,毛主席臥在病榻上,半天沒吭氣,秘書把周總理的追悼會悼詞拿給他審閱,張玉鳳問他,是否出席周總理追悼會,毛主席顫顫巍巍想從病床上抬起身子,最後只能落寞的用含糊不清的語言說,我去不了了。
這個時候,沒有人知道他內心的煎熬和痛苦,但他身體狀況愈加糟糕。
中南海潮溼的環境導致他呼吸困難,但他堅持不挪動住處,令工作人員為難的是,毛主席此時的身體狀況已經禁不起挪動了。
此時,毛主席和常人一樣,時刻惦記著回湖南,葉落歸根,也許成了毛主席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但也成了他一生最遺憾的事,因為,直到他去世,也未能完成他的心願。
中央和湖南省委仔細討論了毛主席的願望,湖南省委甚至都已經把毛主席回鄉接待事宜安排妥當,但中央最終接受了醫生的建議:毛主席的身體狀況已經承受不起旅途勞頓,為確保安全,中央駁回了毛主席的請求。
看著日益消瘦,落寞,孤獨的毛主席,張玉鳳等毛主席身邊工作人員無不落淚,卻又無能為力。
1976年6月,被稱為“朱毛不分家”的朱德總司令因病去世,病重中的毛主席心情更加沉重,身體狀態更加惡化,情緒也開始不穩定。
1976年7月,震驚中外的唐山大地震訊息傳來,讓一心愛民的毛主席無法接受這個事實,他昏迷了。
但他一醒過來第一件事就是了解唐山大地震死傷情況,救災部署和災民安置情況,並且堅持每天讓工作人員彙報情況。
1976年9月9日,偉人溘然長逝,身邊沒有一個親人,陪伴他的是那身滿是補丁的睡衣和堆滿床頭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