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蠻灘伏波廟
名將千載今猶敬
伏波廟全景。(黃汝德 攝)
“祠宇峨然鎮水漪,勳名千載亦乘時。驚濤似抖蒼龍劍,疊浪疑翻赤羽旗……”這是明朝刑部主事董傳策詩作《伏波祠三首(其一)》中的名句。明朝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徐禎卿所作《安南歌四首送沈使君(其三)》曰:“烏蠻灘上煙水聲,伏波廟前秋月明。夜半津人挽舟上,蠻歌偏動望鄉情。”兩首詩描述的是同一個江灘、同一處祠廟,卻是兩種景緻、兩種情境,完全不同的風情。這便是烏蠻灘伏波廟的神妙魅力。
烏蠻灘伏波廟位於橫州市雲表鎮六河村龍門塘屯西南的鬱江北岸,是為紀念東漢伏波將軍馬援征伐交趾、平定叛亂,並指揮軍隊在烏蠻灘疏河通航等功績而建的一座古代祭祀性建築遺存。馬援忠誠耿直、心懷天下、衛國安邦,在奉旨南征期間,靖邊平叛、築城治水、闢拓交通、修渠灌溉、推廣農具、起用越人、保留越律,全力造福一方百姓,從而進一步穩定和發展了駱越地區的郡縣制統治,極大促進了漢越民族文化融合。
歷朝歷代,朝野上下,均對馬援尊崇有加。唐僖宗敕封馬援為“昭靈王”,宋神宗又加封其為“忠顯王”,元順帝為其在王號上加敕“崇奉”二字。明太祖派遣使臣出使安南,還特地詔令使臣途經橫州烏蠻灘時代表朝廷致祭。清光緒帝應廣西巡撫馬丕瑤之奏請,特賜烏蠻灘伏波廟御書“銅柱勳留”匾額。民間更是將馬援神化為地方保護神,香火供奉,頂禮膜拜,漸漸在嶺南地區形成了一個以馬援為主神的祭祀圈,而烏蠻灘伏波廟一直是其中一大熱點。明末清初“嶺南三大家”之一屈大均撰《廣東新語》“卷六·神語·伏波神”記載:“伏波神,為漢新息侯馬援。侯有大功德于越,越人祀之於海康、徐聞,以侯治瓊海也。又祀之於橫州,以侯治烏蠻大灘也……伏波祠,廣東、西,處處有之,而新息侯尤威靈。”馬援在嶺南地區廣受祭祀的現象,當代學術界以“伏波信仰”名之。這是對馬援鞠躬盡瘁、精忠報國、維護國家統一的愛國主義精神的認可與褒揚。
烏蠻灘,又名烏巖灘、大灘,此處青山、綠水、江灘、古廟互相映襯,自顯風情,“烏蠻積翠”由此成為橫州古八景之一。這一帶水路流急礁多,令過往船隻為之畏懼,先民乘舟過此,往往祈禱伏波將軍顯靈保其平安。清廣西鎮安府知府趙翼撰《簷曝雜記》“卷三·粵西灘峽”記載:“粵西灘與峽皆極險……橫州大灘長三十里,舟行石縫中,稍不戒,輒齏粉,亦奇險也……有馬伏波廟。”烏蠻灘還有一個民間較少有人提及的名稱——“起敬灘”,為明南寧府知府王貞吉嫌“蠻”不雅,認為人人到此均應對馬援肅然起敬,乃於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十月強行所改之名。今廟前有王貞吉題寫的《起敬灘》碑刻,題曰:“此灘昔名‘烏蠻’,今更‘起敬’,往來士民請再勿呼舊名。”
據民間傳說,烏蠻灘伏波廟始建於東漢時期,但有文獻(實物)可證的修繕、重建時間為北宋慶曆六年(1046年),今存北宋《伏波廟記》殘碑(背面為《敕牒》)可為佐證。根據《伏波廟記》殘碑以及明徐弘祖著《徐霞客遊記》縮寫複述,可知北宋廣南西路橫州知州伍粹(一作“任粹”)在任期間,有感於原伏波廟陳舊殘破、廟舍狹小,與伏波信仰在當地百姓中的巨大影響力極不相稱,乃申報朝廷,動用帑藏,大興土木,按正廟形制修繕重建,使得正殿、翼殿、後殿、廊廡等一應俱全,重煥光華。南宋時期曾名“威武廟”,至明清又稱“伏波祠”。隨著歲月流逝,伏波廟又幾經滄桑,歷代官府多次修繕重建。橫州市烏蠻灘現存的伏波廟,為明清時期的建築,是廣西遺存的五座明代木構架建築之一,也是兩廣一帶規模最大、儲存最好的紀念馬援的古建築。
如今的烏蠻灘伏波廟,坐北朝南,為三進兩院式佈局,沿中軸線由南向北依次有鐘鼓樓、牌坊、前殿、迴廊、祭壇亭、正殿、後殿等,佔地面積約16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990平方米。其中,迴廊與殿堂以小院相連,構成一個完整的整體,起到高低錯落、虛實對比的藝術效果。全廟為抬梁兼穿鬥磚木結構,歇山兼硬山頂,裹壟瓦屋面。前殿屋頂為硬山頂,兩山山花為磚砌博古飾以彩繪,雕刻精緻。正脊為石灣陶塑,塑刻民間故事圖案,繁華富麗,具有古代兩廣屋面處理的特色;迴廊屋簷的女兒牆上,塑有寓意吉祥的彩色浮雕;正殿面闊五間,由四榀抬梁式木構架組成。屋頂為歇山頂。正脊甚高,為石灣陶瓷。殿內四周繪有道光時期的壁畫;後殿面闊三間,兩側設耳房,屋頂為硬山頂。整座廟宇氣勢雄偉,佈局嚴謹,雕樑畫棟,是嶺南建築的典型代表。長聯短額、名人題詞琳琅滿目,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1994年7月,烏蠻灘伏波廟被列為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3月,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橫州市伏波廟藝術構件
橫州市伏波廟壁畫
在橫州一帶,伏波將軍馬援的影響何其深遠。如今,當地民眾仍有每年農曆四月十四自發地舉行隆重的廟會以祭奠馬援的傳統民俗,相關的馬援神話傳說更是口口相傳。史籍中並無馬援生日的記載,而根據橫州當地傳說,農曆四月十四即伏波將軍誕辰日!每到這一天,當地民眾和外地的伏波文化愛好者都會風雨無阻地趕赴伏波廟祭祀馬援,並舉辦對山歌、師公戲、舞龍獅、土特產圩市等廟會活動,由此形成規模宏大、內容豐富、獨具橫州特色的伏波廟會景觀,民間民俗文化在這裡得以匯聚、展示、傳承。2007年,伏波廟會被列入第一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橫州市伏波廟門前牌坊
有關烏蠻灘伏波廟的古詩甚多,明心學宗師王陽明、禮部尚書蕭雲舉、廣西承宣布政使司左參議張佳胤、甘泉學派鼻祖湛若水、嘉靖甲子科廣西鄉試提調官方弘靜、南寧府知府方瑜等名儒雅士均有題詠。廣西提學僉事黃佐的“千載伏波祠宇在,漢朝何處有云臺”更是入選大型斷代詩歌總集《皇明詩選》的《橫州伏波廟》中的名句。黃權才撰《橫縣伏波廟古代詩歌敘錄》(見於《廣西文史》雜誌2013年第2期)收集輯錄的有關古詩共52首,但據本報記者所知,今存的以烏蠻灘伏波廟為題材的古詩詞其實遠超此數。但願出版界能集為一書,加以譯註,惠澤讀者。
周邊遊小貼士
烏蠻灘伏波廟
位於南寧橫州市雲表鎮六河村龍門塘屯西南的鬱江北岸,是為紀念東漢伏波將軍馬援而建的一座古代祭祀性建築。該廟依山傍水,廟後烏蠻山脈連綿起伏,古木深鬱,遠眺滿目蒼翠,濃蔭覆地,令人流連忘返。
● 美不勝收!青秀山春節賞花攻略出爐~分分鐘出大片
● 春節不打烊!運動、燒烤、休閒打卡……家門口的休閒勝地
● 美呆了!這個隱藏在鬧市中的秘密花園,隨手拍都是大片!
● “絕絕子”!南寧江南區藏了片格桑花海,宛若粉色海洋!關鍵還免費!
● 光聽名字就想去!南寧這個冷門又小眾但是相當值得一去的公園,你知道嗎?
資訊來源:南寧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聯絡小編微信:14795720335(新增請註明來意)
南寧吃喝玩樂遊一網打盡
微訊號:nnslyj
南寧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官方微信
溫馨提示
【在看】這樣每次推送文章才會第一時間出現在您的訂閱列表裡,感謝大家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