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上曾經流傳過這樣一個段子:在里約奧運會乒乓球比賽開始的時候,一位網友透過網路看了張繼科的比賽,他的注意力並沒有集中在張繼科本身,而是“圈”出了一位胖子。
他在網路上這樣提問:中國隊後面那個胖子是官員嗎?整個場子就他看起來不會打乒乓球。
這樣的提問,瞬間讓網路“炸鍋”了,很多熱心網友們紛紛向不懂的網友“科普”這位“不會打球的胖子”,而這段時間裡,劉國樑的網路熱度再度達到了一個高度。
按照劉國樑的水平,他明明可以走一條其他的路,可是不願從政一直是他內心深處的想法,他只想把自己的全部精力一心一意撲在乒乓球運動上,除此以外,還有他自己的家庭。
2017年,一則調整再度讓輿論此起彼伏,還是關於劉國樑。
不願從政的劉國樑,內心有自己的節奏
在2017年《風雲會》的採訪中,劉國樑第一句話就道出了自己的心聲。
“短暫的離開是可以的,永久的離開是不可以的。”
記者也提到:“我記得,在里約奧運會之前,你也曾經隱隱約約表達過,做點別的事情也挺好的。”
劉國樑點了點頭,接著說:
“其實,當時想著在2016年的奧運會之後,要給自己的身份和角色去做一個轉換,如果一個人在同一個位置上待的時間太久了,那麼他的激情和鬥志也會被侷限在一個很小的空間當中。”
而且,劉國樑很堅定,他認為這一切就是他自己的原因,沒有受到外界的因素。
至於各位運動員們的反應以及網路上的輿論,劉國樑說:
“其實在奧運會之前的時候,我沒有跟任何人講,也怕是會動搖軍心。”
儘管沒有什麼明確的表達, 在2016年的吉隆坡世乒賽後,劉國樑還是發表了一篇朋友圈。
在這張照片中,劉國樑吻別了“斯韋斯林杯”,這也讓人隱約察覺到了他未來轉型的可能性。
可也就是在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上,中國乒乓球隊也達到了空前的熱度。
在社會的輿論一片向好之際,劉國樑的去留問題,也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
最終,這件事以他辭去了男隊主教練,並且保留了乒乓球隊主教練的決定做出了他的人生選擇。
在採訪的時候,劉國樑也表達了:
“按照當時的正常情況來講,我是想要把男隊主教練和乒乓球總教練全部都給辭掉的,給自己的轉換時間和空間。
但是,後來領導們都覺得東京奧運會非常重要,如果現在就要離開的話,對於隊伍整體上都會產生極大的影響。”
這一次,劉國樑覺得自己並沒有一步退到位,只能算是退了半步。
劉國樑有這樣的想法也不奇怪,這從他的很多行事作風中也能看出端倪。
不過,冠軍隊伍並沒有在發揮上受到他的太大影響,隊伍在後續的發展中一直都比較平順,2017年的世錦賽也打的很好。
在執教了15年之久以後,劉國樑也離任了中國乒乓球隊總教練,劉國樑覺得,正好現在沒有設定總主教練的職務了,那奧運會之前的一些設想也能夠順理成章的推動了。
但是,退下來之後引起的一些輿論風波,也將他推到了輿論風波之中,可這些對於劉國樑本身而言也是能夠接受的。
那會正好是孩子放暑假的時候,劉國樑便陪同孩子前往美國參加訓練。
這些,對於劉國樑本身而言,本身就是規劃和設定好的,可惜的是,這個轉變的過程並沒有按照劉國樑自身設定的節奏。
劉國樑辭職之後,他也表示自己或多或少還是感受到了一些委屈的因素;在結構發生了變化以後,讓他再去擔任組長的職務也是不現實的,也不是自己想要的,因此他的辭職過程也是比較果斷的。
確實,所有人都只看到了劉國樑幽默和嚴厲的一面,很少有人去關注他承受了多大的壓力。
劉國樑回憶,自己曾因為壓力過大,而導致體重猛漲了11斤,當壓力大的時候,生活也沒有規律,身體發福的速度也是肉眼可見的。
從1996年開始算起,劉國樑已經走過了6個奧運週期,新的重複也正在開始。
在這一次又一次的重複面前,劉國樑也坦然:“自己的壓力越來越大,所感受到的快樂和挑戰卻變得越來越小。”
對比來看,在2011年的一次採訪當中,劉國樑提到:“壓力對自己來說,也包含了一種隱隱約約的快感在裡面。”
這些年,國乓的人氣居高不下,也收穫了大量的粉絲,突然擁有了這麼多人關注,也讓劉國樑感受到始料未及。
最初的時候,他還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可他也真切感受到了機場有大量的粉絲前來接機。
面對著國人“只能贏,不能輸”的期待,劉國樑也坦言道:“里約,是我壓力最大的一屆。”
身邊的很多朋友也在幫助他規劃著人生道路,也有一些人認為,他可能會遵循著蔡振華的先例,從主教練漸漸走向仕途。
可面對這樣的聲音,劉國樑的回答依舊充滿了堅定:“我不喜歡當官,也不喜歡從政。”
他喜歡充滿挑戰的生活,也喜歡冒險,這些特徵也表現在他的弟子們身上,他也期待著所有運動員都想過的事情:留住輝煌。
拋開乒乓球運動的本身,他則把更多的時間留給了自己的寶貝女兒。
乒乓球和家庭,就是劉國樑的全部,其他的事情,對他來說,似乎也沒有那麼重要。
對於卸任的事情,劉國樑也給出瞭解釋:“如果從國家的利益角度考慮,自己再堅持幾年也無可厚非,克是現在就剩下個教練組長,我覺得對於這支球隊也並沒有那麼重要。”
沒有人比劉國樑更加了解這支球隊,於是,他也就順勢為自己的轉型做了選擇。
網路輿論中的“卸任風波”,對於劉國樑本身而言,其實也並沒有那麼委屈,他正好有那樣的想法,只不過正好找到機會了。
透過劉國樑的經歷看“卸任風波”
劉國樑出生於1976年,他從6歲就開始接觸乒乓球,這也給人一種感覺,他就是為了乒乓球而生的。
事實也正是如此,在1989年,他順利被入選了國青隊,並在兩年後被破格選入了國家乒乓球隊。
從此往後,他也開闢了一個新的時代,成為中國第一個世乓賽、世界盃和奧運會男單大滿貫的得主。
在2002年,年僅26歲的劉國樑放下了賽場上的球拍,從此轉頭做了乒乓球男隊教研組組長兼任男隊總教練。
他的教練之路,也幾乎一直都是順風順水的,除了在雅典奧運會上中國隊失去了男單的金牌,不過那個時候,劉國樑也才剛剛出任總教練不久。
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張繼科在男單決賽中勝出,也創造了445天奪取大滿貫的歷史記錄。
隨著廣大網友對乒乓球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劉國樑也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乒乓球的推廣和商業化嘗試上。
他是一個很有想法的人,構思還不僅僅是打造一個超級巨星,他真正想要嘗試的,是打造出一支明星團隊,讓所有觀眾的關注點都聚焦在乒乓球之上。
在賽事的間隙,劉國樑還會帶著他的一眾弟子們前往大學做校園活動。
一直到2017年6月之前,劉國樑都是用著一樣的做法,所有人也都看到了國家隊的耀眼實力。
可是,風波還是發生了:撤掉了劉國樑國乓總教練的肥差,讓他去當中國乓協第19位副主席。
而且,留給他的“組長”位置,也被劉國樑拒絕了,他本來有選擇,不過還是自己的決定。
這場風波,從結果來說,劉國樑受到的影響最大,對於廣大網民而言,他們則把矛頭對準了體育總局的苟局長。
觀眾們如此願意為劉國樑買單,一方面是因為他金牌得主的身份,另一方面也源於他的個人魅力。
比如,在2013年,劉國樑的一段總結訓話在網路上被流傳開來,“訓話”的影片長達19分半,前5分鐘都在重點表揚王皓、馬琳等老隊員的傳幫帶精神,剩下的15分鐘幾乎都全部在敲打人氣最高的張繼科。
劉國樑嚴肅地說:“張繼科!你的責任心也必須要提高,千萬球迷在學習你,學習你的什麼?不是裝酷耍大牌,優勢不鞏固,四年之後你就不是奧運冠軍了,你可能還能創造一項奇蹟,只參加一屆奧運會就出局了。”
這些話,讓熟悉張繼科的人都捧腹大笑,正是因為劉國樑的剛柔並濟外加一絲幽默感,使得以張繼科為代表的新生代球員充滿了血性和拼搏精神,充分克服了自己的缺點。
萬千觀眾都認為,劉國樑是一個有趣的人,並不是一個刻板、嚴肅的教練。
在“不懂球的胖子”一梗發生後,還有記者就此事直接採訪到了劉國樑,這聽起來有些“不禮貌”,還有人覺得劉國樑會生氣。
可劉國樑卻說:“說實話,最初看到這個段子的時候非常開心,中國乒乓球隊能夠拿金牌,這一點大家都已經習慣了,所以大家用這種方式來調侃,我覺得不管用什麼樣的方式,能在奧運賽場上給大家帶來快樂就行,這也是大家表達喜歡的一種方式。”
劉國樑的個人魅力,深深打動著每一位球迷,可是,在這一切的背後,其實劉國樑也有著自己的思考,也有著苟局長的思考,這本身其實是“雙贏”,只可惜當時只能用時間來解釋一切。
這是體育總局的苟局長的“第二把火”,所有人都清楚,這麼做是要承擔巨大的輿論風險的。
至於“第一把火”,熱愛體育的人自然不會陌生,那便是將姚明推向了籃協主席的寶座,改變了過去的方式,這一把“火”,也贏得了社會各界的表揚。
其實,苟局長完全可以乘勝追擊,做出一些更加貼合輿論的事情。
但是他偏要來這一出,其在網上的形象可謂是一落千丈,說是“從天堂到地獄”也是毫不誇張。
在所有人的心目當中,劉國樑都是世界冠軍和大功臣,這樣肯定是不行的。
而且,相比於籃球、足球這些運動,乒乓球對於中國的地位幾乎是不可撼動的,在這項運動中,中國代表隊無數次包攬了世界大賽的金牌,成為了一支毫無爭議的王者之師。
金牌本身就具備著毫無懸念的話語權,乒乓球也作為國球,市場的潛力非常豐厚,這樣做引起廣大網友的嘲諷甚至是謾罵,其實也是不難理解的。
在當時,輿論也一邊倒的認為:苟局長有的只是勇氣和決心,可在輿論場上遭遇了恥辱性的完敗。
那年6月20日,輿論最大的風暴已經開始。
這個節骨眼上,馬龍、樊振東等乒乓球名將正在參加成都公開賽,他們也相繼退賽,並且在社交平臺上寫下“想念您,劉國樑。”
不過,棄賽的做法還是遭到了體育總局的反對。
在24日,乓協發表了一篇致歉宣告,隊員們也相繼轉發了道歉,第二天,體育總局表示,將要做出嚴肅處理。
結果,乓協最終還宣佈:男隊集體退出澳大利亞站公開賽。
體育總局的發言人也這樣評價:在如此重要的國際賽事中不辭而別,完全不顧運動員的職業道德和操守,不尊重觀眾也不尊重對手,這種錯誤是極為錯誤的。
運動員許昕也“倔強”地表示:沒在澳大利亞參賽是因為自己特別勞累,跟總局和乓協都沒沒有任何關係,你們再鬧,就是限制我的自由了。
觀眾們的想法也很容易理解,在長期推行人海戰術的日本乒乓球隊也在2018年迎來了一個小高潮,在這“魔鬼”般的客場作戰,所有人都在祈禱著國乓不要出現任何問題。
不過,劉國樑的事情,還是把苟局長推倒了風口浪尖上。
細緻的看來苟局長的人生歷程,他的實幹歷程佔據了絕大多數時間,而從政的時間卻非常短暫,這也就意味著,相比於其他的領導,他敢於破局。
考慮讓一個外行的人去管理體育的事情,一個很重要的點就是在於能夠破局。
不滿的聲音瞬間被體育明星們引爆,網上也出現了大量討伐苟局的聲音,可是,苟局長顧不得這些,繼續做著自己的事情。
在體育總局後來釋出的《通知》當中,也強調了運動員必須要測試體能,而“洪荒少女”傅園慧因為跑步不達標,還在社交媒體上發了文吐槽這件事。
實際上,這也是在改變中國的體育科學,體能訓練,也正在改變競技體育,在此之前,國內的大部分教練也都專注於技術,可體能訓練的效果根本不是立竿見影的,它需要時間去不斷轉變。
如今的網路輿論,對於苟局長的態度也在慢慢發生轉變。
在他上任體育總局5年多的時間裡,對他的嘲諷可謂能“鋪滿整個操場”。
還好,苟局長也成功從2021年舉辦的東京奧運會中證明了自己,在游泳、射擊、田徑等專案上,中國隊一次次將獎牌收入囊中,這一屆奧運會也成為了苟局長的成名之戰。
而這一年,劉國樑也接受了採訪,並且表示:“在里約奧運會和東京奧運會結束以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熱愛上了這一項運動,這是一個極好的趨勢。”
他也更加願意站在巴黎奧運會的角度去看待現在的中國乒乓球,他說:“鍛鍊隊伍和拿成績本來就不衝突,世乒賽是一個很好的舞臺,正在給年輕的運動員們一次又一次衝擊。”
這年,他的女兒獲得了2021別克青少年高爾夫精英決賽女子B組冠軍,對於女兒的選擇,劉國樑也這樣解釋說:“我希望她們能有一個公平的成長環境,所以讓她們選擇了高爾夫。”
在這年的中國品牌人物500強榜單上,他的名字位列在第26名。
現如今再來看那場卸任風波,劉國樑沒有錯,他做出的選擇,對於自己的人生而言是極為重要的,他不當官、不從政,只要是對自己的球隊和家庭好的,他都會去認真考慮。
對於苟局長而言,廣大網友們也漸漸認識到了他當年的正確做法,他頂著巨大的輿論壓力去搞改革,還好最終也獲得了成功,這個過程,甚至是一整個奧運週期。
在2022年的元旦,劉國樑攜眾多球壇明星們給大家送去了祝福,他寫下的新年賀詞是:大家好,首先祝願大家新年快樂,在新的一年裡,期待著我們能夠砥礪前行、再創輝煌。
當然,這也是全國人民的共同期待。
參考
徐劍梅. 劉國樑“履新”:一輩子都會幹乒乓球[N]. 新華每日電訊
尹波.假如苟局長動的不是劉國樑而是他的位子……[J].齊魯週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