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發改委引導降費,“美團們”活不下去了?

發改委引導降費,“美團們”活不下去了?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表外表裡(ID:excel-ers),作者:周霄、張冉冉 、赫晉一,編輯:付曉玲、慕沐

“訊息來得太突然。”針對週五的股價大跳水,美團內部人員同樣一臉懵地說道。

事情發生在臨近收盤的那1個多小時裡,起因是:

發改委等14部門印發《關於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下稱《通知》),稱將引導外賣等網際網路平臺企業,進一步下調餐飲業商戶服務費標準;引導網際網路平臺企業對疫情中高風險地區所在的縣級行政區域內的餐飲企業,給予階段性商戶服務費優惠。

訊息一出,市場迅速反應——兩點半開始,美團股價大幅跳水,至當天收盤,暴跌14.86%。

發改委引導降費,“美團們”活不下去了?

驅動市場情緒躁動的觀點,大體有兩種:一種是認為監管持續介入,平臺型經濟的估值模型急需重構,奔著公用事業化去了;還有一種看法是,一個指引,導致大跌的股價,只是情緒化噪音波動罷了。

兩種觀點截然不同,那麼,事實究竟是怎樣的呢?為了捋清這一點,本文將從宏觀影響和企業影響兩個層面,展開分析。

“穩”字當頭,外賣平臺成緩解餐飲業壓力出口

絕大多數人都認同,下調餐飲業商戶服務費標準會影響美團的價值,但市場沒人解釋為什麼會突然出臺這項政策。

接下來我們迴歸到行業,透過分析宏觀層面,儘可能還原“背後真相”。

相信大家都注意到了,去年底到今年餐飲行業的萎靡:

曾經資本眼中的香餑餑——輕食品牌新元素倒閉;茶顏悅色在大本營長沙,批次關店,海底撈啄木鳥計劃關店300家;喜茶春節後大裁員超30%......

導致這一慘淡情況的原因是:收入和成本的錯位

就收入來說,疫情近兩年來,人們的儲蓄意願沒有絲毫放鬆,而是持續加強。

如下圖,央行資料顯示,今年1月份居民新增存款額高達5.41萬億元,創歷史新高。

發改委引導降費,“美團們”活不下去了?

沒有等來預期中的報復性消費,餐飲行業的收入資料恢復情況不佳,2021年相比2019年分僅增加了174億。而且餐飲收入增速,遠低於整體商品零售收入增速。

發改委引導降費,“美團們”活不下去了?

可與收入端沒有增益相反的是,餐飲行業的成本端卻深受漲價困擾。

我們在《醬油、瓜子都賣不動了,全是社群團購惹的禍?》一文論述過,去年上半年開始,快消品、食品企業的業績,承壓原材料成本的上漲,普遍表現慘淡。

為了緩解壓力,從去年10月海天味業漲價開始,廚邦、李錦記、恆順醋業、加加食品、涪陵榨菜等調料廠商,以及克明食品等麵點行業,都接連宣佈漲價。

據不完全統計,兩個月的時間裡,從調味品,到速凍食品等這些餐飲行業原材料領域,共有超過40家企業漲價。

發改委引導降費,“美團們”活不下去了?

眾所周知,原材料是餐飲行業的支出大頭之一,佔比總成本高達41.87%,它們的集體漲價對餐飲行業意味著什麼,不言而喻。

收入增長不濟,成本開支飆漲,生存危機面前,餐飲企業的最佳出路也是提價。

比如,近期星巴克、瑞幸、海倫司、麥當勞等品牌,都相繼宣佈漲價。

發改委引導降費,“美團們”活不下去了?

不過,在目前消費疲軟的背景下,可以預見的結果是,漲價可能會帶來消費者的流失。這一點,看看現在罵星巴克漲價的聲量就知道了。

這樣的風險,議價權比較強的品牌能承受,但很多中小餐企卻擔不起。

它們的現金流水平本來就較低,一旦客戶加速流失,收入端受限,面臨成本壓力時,經營失敗的風險就會變大;但不漲價,“溫水煮青蛙”也難以長久。

可以看到,企查查統計資料顯示,只2021年國內餐飲相關店鋪共登出了100萬家,其中快餐店登出了近40萬家,火鍋店登出了近10萬家,奶茶店登出了近35萬家。

那麼,這會造成什麼影響呢?我們先來看兩組資料:

·據新華社《2019中國餐飲業年度報告》,中國餐飲市場已達到4萬億規模,其中一線員工數量均值與管理員工數量均值比為7.38:1。

·2021年,餐飲收入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為10.6%。

也就是說,餐飲企業在解決就業和創造產值上,對整體經濟和管理層面,有著重要戰略意義。

基於此,在2022年經濟工作“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指導方針下,如何透過資源調配,緩解餐飲企業的經營壓力,讓行業平穩度過低迷,有著優先迫切性。

如今看來,資源調配出口之一設定為:透過引導外賣平臺下調餐飲業商戶服務費標準,來降低相關餐飲企業經營成本。

餐飲企業要活下來,那外賣平臺還能活嗎?

毋庸置疑,降低外賣平臺服務費,確實能緩解餐飲商家的壓力,但對以佣金為生的外賣平臺來說,會不會因此而“虧掉底褲”?

今天《通知》釋出後的美團股價,顯然印證了這一擔憂。

而之所以會如此,在表外表裡看來,是估值中樞受創、核心商業邏輯受損、美股加息挫傷信心三個因素疊加,導致外賣平臺的估值邏輯發生了變化,具體分析如下:

基於以上針對宏觀環境的分析,可以發現,本次調控中,實際是將外賣平臺作為經濟調控的一個視窗,具備了部分公共事業屬性。

而一旦具備公共事業股屬性,其估值中樞通常都會稍低於其他股票。這是因為當企業成為把控經濟環境大浪潮的工具時,就不免要犧牲部分利益,以成全更大的群體。

但在投資人眼中“為大家,舍小家”並不“高尚”,反而意味著企業讓利,預期回報下降,估值中樞也由此受到影響。

而比起估值中樞的變化,企業整體的業績,因外賣平臺商業邏輯受本次調控的影響而改變,對這波估值下跌的衝擊更大。

對於外賣平臺來說,其原本的商業邏輯是:

·收入端:透過網路效應彙集巨大流量,提高商家和消費者的轉換成本,進而掌握議價權,提升收入空間。

·成本端:透過網路效應攤平成本,騰挪利潤空間。

原本由於騎手社保問題遲遲未定,外賣平臺的成本端已經頂了一把懸而未決的劍。

而作為外賣平臺的主要收入來源,本次調控中“引導外賣等網際網路平臺企業,進一步下調餐飲業商戶服務費標準”的舉措,相當於死死攥住了外賣平臺的飯碗,在收入端也懸了一把劍。

發改委引導降費,“美團們”活不下去了?

備註:此處不以餓了麼舉例,是因為阿里的財報中未拆分餓了麼收入結構,不便進行資料分析。

“雙劍”高懸的殺傷力,不由得投資人不擔心。

但我們認為,或許短期的確如此,但長期來看,只有餐飲企業活下來並活得好,作為其下游產業的外賣企業,才能獲得更多的收入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透過拆解外賣平臺的佣金收入(佣金收入=商家服務費率*商家數量*單個商家收入)來進行分析:

本次調控,對商家服務費產生了直接影響,即預期外賣平臺的Take Rate會有所下降,進而影響收入增長。

然而長期來看,上游生態富饒了,下游收入同樣能做到很充裕。

一方面,商家收入增加,就能維持更長久的經營;另一方面,在平臺有利可圖,就會吸引更多的商家,提供更多樣化的SKU,從而留住使用者實現消費與復購,提高平臺收入。

由此來看,服務費的降低雖然會短期限制外賣平臺收入,但對滋養產業鏈來說,具有長期價值。

而在估值中樞受創、核心商業邏輯受損之外,近段時間市面上關於美股加息的紛擾,使得外賣平臺的短期估值“雪上加霜”

比如,1月27日,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會議宣告表示,在通脹高企和就業強勁的環境下,應該很快會加息。

那麼,美國的事到底是怎麼影響到港股的呢?這裡,我們引入大家更為熟悉的DCF估值模型,來分析解釋,具體如下:

·分子CF:由於外賣平臺服務費受到管制,預期增長下調。

·分母R:即折現率,等於無風險利息+風險溢價,預期雙雙增長。(對外賣平臺來說,原本就處於虧損階段,而這一次的政策因子,使得其未來盈利的確定性打折,提高風險溢價,折現率進一步提高

簡單講就是,收入端存在短期不確定因素,又疊加美股加息使得折現率成倍增長,外賣平臺對外部因素敏感彈性進一步提高,整個估值下滑。

發改委引導降費,“美團們”活不下去了?

綜上來看,本次針對外賣服務費的調整,估值中樞受創以及美股加息挫傷信心,只是短期影響,核心商業邏輯變化短期看,Take Rate下降會限制收入,但長期來說,有被上游餐飲商家的正向發展反哺的價值空間。

通俗講,就是短期利空,中長期利好。畢竟只有餐飲企業活得好,外賣平臺才能收租子。

小結:

原料漲,消費降,餐飲業深陷雙重壓力之下,14部門印發《通知》要求“下調餐飲業商戶服務費標準”,提高中小餐飲商家的切實收入。

但這也引發投資者對外賣平臺的悲觀預期,美團股票大跌。政策介入之下,平臺型經濟的估值模型需要重構。

在表外表裡看來,這種改變短期雖痛,但從長期來看,也是全行業紓困的必由之路——只有降費減壓,使得餐飲企業們所在的上游生態健康增長,外賣平臺這些行業下游產業,收入才能充裕,最終形成上下游正向傳導,實現全行業健康發展。

分類: 娛樂
時間: 2022-02-17

相關文章

播出4集口碑炸裂,老戲骨演技登峰造極,蔣欣這次又抽到“王炸”

播出4集口碑炸裂,老戲骨演技登峰造極,蔣欣這次又抽到“王炸”
這幾天的職業劇簡直多的看不過來,多半都是有致敬之意.比如說孫怡主演的<你好檢察官>就是用各種案件堆積拼湊,來展現檢察官認真負責.維護正義的特質. 還有李蘭迪和牛駿峰主演的<捨我其誰& ...

佟麗婭又甩出一王炸劇,央八首播收視奪冠,老戲骨演技驚豔四座

佟麗婭又甩出一王炸劇,央八首播收視奪冠,老戲骨演技驚豔四座
諜戰劇,一個令觀眾百看不厭但卻又愛恨交織的型別. 前有<潛伏><懸崖>等國劇經典,高智商對決.高能反轉,看得那叫一個過癮.朱一龍的<叛逆者>,再度令這個型別老樹開新 ...

《努爾哈赤》35年 如今演員近況懸殊大 有的成了老戲骨 有的已去世

《努爾哈赤》35年 如今演員近況懸殊大 有的成了老戲骨 有的已去世
後來,我們看到了無數部清史劇.清宮劇.從努爾哈赤到慈禧太后到溥儀,愛新覺羅家的那點事兒,幾乎被各大影視導演給拍了個底兒朝天. 當然其中不乏經典之作,如<孝莊秘史> .<皇太子秘史&g ...

接爛劇本,直播帶貨,強塞子女進組:老戲骨的“風骨”去哪了

接爛劇本,直播帶貨,強塞子女進組:老戲骨的“風骨”去哪了
提起老戲骨,總是會有人把"德藝雙馨"這個詞用在他們身上. 可事實是老戲骨也要吃飯.也會為了五斗米折腰. 觀眾願意稱老演員為老戲骨,是因為這群人確實有傑出的作品,可如果老戲骨一次次重 ...

老戲骨們的9位前輩:有人一生孤苦,有人終身是“佛”,最大99歲

老戲骨們的9位前輩:有人一生孤苦,有人終身是“佛”,最大99歲
2019年的11月,一部抗戰劇走入了我們的視野: <河山>. 這部中規中矩的電視劇由王新軍自導自演. 它吸引我的,不是它有多"神",或者多"雷". ...

老戲骨張豐毅的另類人生,和他深愛過的兩個女人

老戲骨張豐毅的另類人生,和他深愛過的兩個女人
文/娛來君 早前,小龍女李若彤曬出了跟老戲骨張豐毅的健身合照,兩人加起來都120歲了,可無論是容顏還是身材,都保持得相當出眾,比很多年輕人都要驚豔. 李若彤是公認的不老女神,而張豐毅則是肌肉型男,不老 ...

老戲骨杜源:4歲認識愛妻,結婚39年零緋聞,女兒成了最大驕傲

老戲骨杜源:4歲認識愛妻,結婚39年零緋聞,女兒成了最大驕傲
梧桐樹下,一個4歲的小男孩手裡捧著一束野花,一臉期待地遞到了小女孩面前. 小女孩把花接過來聞了聞,突然笑了,眼睛彎成了月牙. 小男孩說:"你收了我的花,就是我的人了." 這個小男孩 ...

老戲骨陳寶國的寡慾人生,和他深愛的一個女人

老戲骨陳寶國的寡慾人生,和他深愛的一個女人
文/娛來君 演員的本質是演戲,用作品跟觀眾交流,可真正做到不忘初心的人,寥寥無幾. 不管是老戲骨還是年輕演員,最後他們都會偏離軌道,將心思投入到綜藝.廣告.直播上,透過這種方式大賺一筆,畢竟錢的誘惑, ...

曹駿新劇不簡單,劇中配角都是老戲骨,女主顏值不輸藍盈瑩

曹駿新劇不簡單,劇中配角都是老戲骨,女主顏值不輸藍盈瑩
不知不覺中,<雲南蟲谷>已經大結局,<一生一世>也更新過半,就連緊接而上的<光芒>劇情也進入了高潮時期,要說今年的接檔新劇是真不少,好劇也是真夠多. 說到這裡,還有 ...

老酒館:老戲骨雲集卻高開低走,究竟是誰拖了後腿

老酒館:老戲骨雲集卻高開低走,究竟是誰拖了後腿
電視劇<老酒館>屬於高開低走,由好劇變成了鬧劇. 好劇好在前二十五集,一大批老戲骨,你方唱罷我登場,讓觀眾過足了癮.然而,陳掌櫃從關東山回來後,慢慢地變味了,就像是往一壺陳年老酒裡面摻水, ...

老戲骨李勤勤現身婚宴,席上打包飯菜被笑話,直言別浪費不丟人

老戲骨李勤勤現身婚宴,席上打包飯菜被笑話,直言別浪費不丟人
演員李勤勤因在多部影視劇中飾演母親的角色,而被戲稱為"國民婆婆",她憑藉颯爽親和的個性和精湛的演技深受大眾喜愛,成為影視圈中的黃金配角. 近日,演員李勤勤現身某婚宴,隨後她在社交平 ...

最“乾淨”的6位老戲骨,與原配到白頭,最長相伴50年,最短30年

最“乾淨”的6位老戲骨,與原配到白頭,最長相伴50年,最短30年
娛樂圈是個大染缸,各種各樣的明星都有, 不知從何時起,演員因戲生情成了見怪不怪的事情, 成名之後依然對妻子不離不棄,攜手到老的更是屈指可數. 演藝圈裡個別"老戲骨"都經歷了二段婚姻 ...

6位嫁給初戀的“老戲骨”,個個情史乾淨如白紙,牽手就是一輩子

6位嫁給初戀的“老戲骨”,個個情史乾淨如白紙,牽手就是一輩子
以前的人節省,對待物品小心翼翼,破了壞了修修補補還能再撐三年,對待感情亦是如此. 現在的人沒有經歷過那些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日子,花錢會比較大手腳,對物品沒那麼珍惜,同樣對待感情也是本著不行就換的原則,所 ...

老戲骨呂中:22歲嫁小學同學,3個孩子事業有成,兒媳是國際影后

老戲骨呂中:22歲嫁小學同學,3個孩子事業有成,兒媳是國際影后
在演藝圈有兩個額頭有痣的女演員, 一個是奚美娟,一個是呂中,兩人都是演技派. 氣場不凡的呂中47歲才跨入影視圈, 出演過太多經典的太后角色,成為了太后專業戶. 她不僅在演藝事業上收穫頗豐,背後還有一個 ...

這3位老戲骨,帥了一輩子,年輕時俊秀而不娘,老了氣質出眾

這3位老戲骨,帥了一輩子,年輕時俊秀而不娘,老了氣質出眾
娛樂圈從不缺帥哥美女,但"花期"長短不一,有的演員年輕時驚為天人,短短几年就發福顏垮走上了實力派路線.比如曾經的軍藝校草洪劍濤,最初出現在觀眾視線中是個唇紅齒白的清秀小哥哥,30多 ...

別再用老戲骨打掩護了,就這爛劇,把觀眾騙得好慘

別再用老戲骨打掩護了,就這爛劇,把觀眾騙得好慘
我被騙了,以為會是經典,沒想到成了爛片.這次真的是對國產古裝懸疑劇徹底失望了,連通參與的老戲骨都覺得看他們不順眼了. 我以為,<劉墉追案>會延續<大宋提刑官>的輝煌,或者和&l ...

王學圻專訪:從“龍套”到“老戲骨”,角色永遠複雜,生活始終簡單

王學圻專訪:從“龍套”到“老戲骨”,角色永遠複雜,生活始終簡單
排練廳的角落圍坐著一群人,乍一看沒認出王學圻. 他瘦高個,穿著球鞋和牛仔褲,和劇組的年輕人聊天.正在排練的是椎·劇場話劇<爸爸的床>,他演一個失去了妻子的男人,一個平凡的父親. 王學圻在上 ...

《爸爸去哪兒》的萌娃長大了?阿拉蕾成老戲骨,天天森碟常相聚

《爸爸去哪兒》的萌娃長大了?阿拉蕾成老戲骨,天天森碟常相聚
相信大家對<爸爸去哪兒>這檔綜藝都有深刻的印象,節目中明星和他們的萌娃互動,讓很多觀眾喜歡得不得了,像田亮葉一茜的女兒小森碟.黃磊的女兒黃多多.郭濤的兒子小石頭和素人萌娃阿拉蕾等等,在節目 ...

79歲老戲骨陳龍突傳死訊!曾參演過百部電影,弟弟是知名武術指導

79歲老戲骨陳龍突傳死訊!曾參演過百部電影,弟弟是知名武術指導
10月10日,據港媒報道,武打演員陳龍突然被曝已經去世,享年79歲,訊息一出,網友們紛紛為之惋惜. 導演Robert Samuels前日在個人社交賬號上發文透露陳龍的死訊,但他沒有詳細說明陳龍具體的死 ...

“壽伯”陳龍去世,2021年走了七位香港老戲骨,他們是港片的背影

“壽伯”陳龍去世,2021年走了七位香港老戲骨,他們是港片的背影
訊息傳來,港片老戲骨,又少了一位. 港片老粉,愛叫他壽伯--陳龍,享年79歲. 美國導演RobertSamuels在個人社交平臺上釋出了這位港片黃金配角去世的訊息,他寫道:"我們失去一位香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