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時期,為了阻滯和迎擊國民黨反動集團對我陝甘寧革命解放區,發動的重點進攻,1947年2月初,毛主席透過中央軍委下令:
整編晉綏軍區一個縱隊和陝甘寧晉綏聯防軍的四個旅,合共2.8萬餘人,組成陝甘寧野戰集團軍。
1個月後,毛主席調兵遣將,抽調集團軍一部,迅速向隴東地區穿插進近,佯作主力,吸引準備向延安根據地發起進攻的胡宗南視線。
但胡宗南卻並不上當,3月中旬,胡宗南奉蔣介石命令,集結34個主戰旅,合共25萬餘人的精銳國軍,正式進攻我陝甘寧解放區,其中,胡宗南親自率領15個精銳旅,合共14萬大軍圍攻革命聖地延安。
西北第一野戰軍的歷史
為了進一步加強陝北地區令行禁止的作戰指揮工作,毛主席在3月16號,以中央軍委的名義下達命令:
陝甘寧野戰集團軍,以及留駐陝北地區的所有正規武裝和地方武裝,全部統一劃歸軍委副主席和解放軍總參謀長彭德懷同志指揮。
3月下旬,陝甘寧野戰集團軍撤銷番號,整編改組為西北野戰兵團,由彭德懷擔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張宗遜同志擔任副司令員一職。
而這時的西北野戰兵團,滿打滿算,也只有2.6萬餘人的編制。至7月底,經中共中央軍委機關稽核批准:西北野戰兵團正式改編成為“西北野戰軍”,由彭德懷擔任西野司令員,張宗遜擔任副司令員。
下轄4大縱隊和2個旅,總兵力人數只有4.5萬餘人。直到同年10月中旬,西野充分整合麾下的教導旅和新編第4旅,成立西野第六縱隊。
並拉來了一個野司直屬山炮營,西北野戰軍的總兵力,才堪堪達到了7.5萬餘人。
1949年2月初,西北野戰軍遵循中央軍委分別在1948年11月初頒佈的關於“統一全軍組織及部隊番號的規定”,以及1949年1月中旬下達的關於“各野戰軍按順序排列番號”的規定,正式改編為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
由彭德懷老總出任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張宗遜和趙壽山將軍,分別出任野戰軍第一和第二副司令員,麾下直轄8個軍和2大騎兵師,總兵力突破至15.5萬餘人。
3年解放戰爭時期,彭德懷老總指揮領導的西北第一野戰軍,從一開始兵團建制的2萬餘人馬,發展到1949年,麾下實力規模也不過堪堪突破15萬。
大西北苦寒之地,不僅人跡罕至,部隊也缺槍少炮,而且建立後勤補給線非常艱難。
粟裕將軍指揮的華東第三野戰軍打一場戰役用到的武器裝備,甚至都夠西北一野打上半年的,足見西北一野的作戰條件有多麼的艱苦。
所以,即便有了彭德懷英明神武的指揮領導,第一野戰軍也只能長期與盤踞西北的國軍反動集團,被迫進行運動遊擊,加以周旋。
雖然這種方式勝多輸少,但一野想要完成大量成建制的殲敵,卻非常艱難。
因此,在解放戰爭三大戰役勝利結束前,西北第一野戰軍根本無法,憑藉自身的力量,解放大西北的廣袤國土,令人感覺遺憾的同時,也非常心酸。
開國大典時,這支解放軍縱隊為何身穿紅軍軍服
不過,西北第一野戰軍的生活、作戰條件艱苦,雖然人盡皆知,但他們的條件卻不是最艱苦的。
我軍早期曾在海南島秘密部署了一支非常特殊的解放軍部隊,這支部隊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毛主席和周總理等黨中央首長,登上天安門舉行開國大典時,卻仍然堅持奮戰在第一線。
使用武器裝備不僅非常簡單,就連每一名指戰員身上穿著的,也是十數年前的破舊紅軍軍服,讓人不禁疑惑萬分,咋舌不已。
因為早在國共雙方統一戰線的全面抗日戰爭中後期,我軍就已經很少有人身披紅軍軍服作戰了。
更不用說是解放戰爭勝利結束的1949年,我人民解放軍兵力雄渾,武器裝備全面更新換代,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可為何在海南島作戰的這支部隊,卻依然用著最簡單的武器,穿著破舊不堪的紅軍軍服呢?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本期內容匠哥就圈個有用歷史,解密這支秘密潛伏在海南島的神秘解放軍部隊,到底是什麼人?他們為何在新中國成立時,卻依然穿著紅軍的軍服呢?
海南瓊崖縱隊的由來
這支神秘的解放軍部隊,就是共產黨在海南島上主要的軍事組織瓊崖縱隊。瓊崖縱隊的前身是海南當地的起義武裝,成立之初,僅有幾百人的兵力。
1927年,蔣介石和汪精衛策劃大革命失敗,掀起“白色恐怖”,大肆鎮壓和捕殺優秀共產黨員和革命愛國群眾後,位於海南島的中共瓊崖地方委員會召開緊急會議,商討該如何面對這次空前的險峻危機。
在會議上,來自廣東地區的楊善集同志,主動站起來發言,用不容置疑的態度表明了:必須進行軍事武力抗爭,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革命火種。
而楊善集的提議,也得到了所有參會人員的一致認可。
所以在這次會議結束後的一個月時間內,共產黨在海南的地方分部,就發出革命號召,召集海南島上不滿國民黨反動統治的農民,進行不屈不撓的武裝起義鬥爭。
同時,海南共產黨還專門集資買到了大量的糧食,以及槍支彈藥,組成了一支以楊善集為中心的海南島遊擊小隊。
一開始,因為人數的限制,所以這支部隊最初被命名為“瓊崖討逆革命軍”,後來等武裝力量逐漸壯大後,才被重新命名為“瓊崖縱隊”。
而海南島瓊崖中共當初之所以在發起農民起義暴動,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為了與國民黨反動派搶佔椰子島,並以此為中心,攻佔全島,解放海南。
但因為當時適逢天降暴雨,視線受阻,道路泥濘不堪,就直接導致了楊善集率領的主力大軍沒能與王文明同志及時會合。
不過,當時駐防椰子寨的國民黨軍眼高手低,並沒有防備共產黨奪取椰子寨,所以即便沒有楊善集的配合,僅憑王文明一己之力,就順利拿下了這一戰略要地。
不過,國民黨很快就清醒過來,直接派遣正規軍主力大部隊,重奪椰子寨,因為國民黨正規軍作戰經驗豐富,而且裝備先進,所以瓊崖地區的農民起義軍,當然不是對手。
在作戰中處於嚴重劣勢,剛剛佔領不久的椰子寨,很快就被國民黨重新反奪了回去。不過這次奪取椰子島的戰役戰鬥,卻也間接奏響了海南島瓊崖中共,反抗國民黨的號角。
至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國共兩黨選擇暫時放下個人成見,進行二次深度合作,統一抗日戰線後,海南瓊崖中共領導的部隊實力迅速擴張至3000餘人的規模。
但因為瓊崖身處廣東與海南地區深處,這是蔣介石國軍反動勢力的直接輻射範圍,所以瓊崖中共不僅要堅持與日軍長期作戰,而且還要時刻面對蔣介石如芒在背的清鄉圍剿。
雖然蔣介石被迫於中國共產黨合作,但從內心深處卻不願見到這支海南起義軍壯大,在抗日戰爭中後期,就經常找藉口對該支部隊發起進攻重點打擊。
因此,為了儲存自己的實力,也為了不連累海南島的無辜群眾,所以在馮白駒同志的英明領導下,這支部隊就被迫前往深山老林建立全新的根據地。
打算進行長期持久的運動游擊戰鬥,所以最後這支部隊不僅沒有被蔣介石和日軍打垮,而且還逐漸蠶食擴張勢力,成立了廣東省瓊崖遊擊獨立縱隊。
在暗無天日的深山老林中,條件艱苦,生存艱難,武器落後,物資極度短缺,而且戰士們還要忍受蚊蟲叮咬,傷病肆虐的痛苦。
可即便如此,馮白駒的革命立場卻非常堅定,堅持運動游擊戰法,儲存有生力量的同時,並不願意盲目擴張地盤,將毛主席16字遊擊秘訣,發揮的淋漓盡致。
靠著作戰繳獲和自食其力,將海南島中部的五指山,營造的鐵板一塊,任憑日軍和國軍反動派的重武器轟炸,馮白駒領導的瓊崖部隊卻始終巋然不動。
在這個極其險峻、非常惡劣的作戰生存環境之下,馮白駒率部與日軍作戰2200次,最終殲滅敵軍5500餘人。
這支長期深入敵後,不屬於任何建制的獨立小隊,在如此艱難險阻的條件下,卻依然取得了這樣亮眼的戰績,的確讓人非常敬佩。
1945年日軍戰敗無條件投降,全面退出中國戰場後,蔣介石為了謀奪抗戰勝利果實,卻義無反顧地在1946年,撕毀與我黨簽訂的和談協議,挑起內戰。
1947年,瓊崖遊擊部隊正式完成整編改組,更名建制為瓊崖縱隊,由馮白駒同志親自出任瓊崖縱隊首任司令員。
李振亞和吳克之同志出任縱隊副司令員,黃康任同志出任縱隊副政委和政治主任,馬白山同志出任縱隊參謀長,下轄四支總、支隊,總兵力合計8000餘人。
讓國軍名將薛嶽非常苦惱
解放戰爭三大戰役期間,我軍與蔣介石爭奪交鋒的主要戰場在長江以北的東北、華北、華東和中原地區,並未貿然渡江,到江南開戰。
所以蔣介石為了儘快結束戰爭,就將大量裝備精良的美械王牌兵團和王牌軍,全部派駐到中原作戰。
囤積在大後方的,只剩下了戰鬥力偏弱的二線部隊、軍校和後勤機關,在客觀上,為馮白駒同志領導的瓊崖縱隊,儘量贏得了一絲喘息之機和生存空間。
但蔣介石的反動獨裁統治因為不得民心,所以在1949年時,基本大勢已去,尤其是到了渡江戰役開始,國民黨首都被勝利解放後,蔣介石已經開始計劃向經營日久的臺灣島進行轉移。
而馮白駒也因此抓住戰機,將瓊崖縱隊的兵力,擴充到了2萬餘人,但這也只相當於同等級別國軍戰力的5分之一。
由於作戰條件困難,所以瓊崖縱隊根本顧不得統一軍服制式,就連繳獲的武器裝備和槍支彈藥,也是五花八門,因此在1949年,瓊崖縱隊依然穿著紅軍軍服作戰,也就不奇怪了。
可蔣介石即便在戰場上喪師失地,一敗再敗,但卻依然不願意輕易放棄海南。
就派出麾下號稱“老虎仔”的名將薛嶽,親自帶兵直入海南,進山清剿瓊崖縱隊,並作出了嚴格周密的圍剿計劃,企圖畢其功於一役。
但是,這支條件非常艱苦,作風非常優良的解放軍瓊崖縱隊,雖然並沒有能拿得出手的卓越戰績,但卻在整個解放戰爭時期,為海南島保留了革命火種和武裝力量。
雖然人數不多,武器裝備也極為落後,可憑藉長期遊擊作戰的寶貴經驗,多年抗戰的艱苦磨礪。那些曾經不懂軍事的農民們,也全部變成了經驗豐富的老兵。
而帶領瓊崖縱隊長期堅持作戰的馮白駒,也逐漸摸索形成了自己特立獨行的一套軍事作戰方法。
多次巧妙利用地形地理的優勢,以少敵多,將薛嶽一次次打退,讓這位名滿天下的抗日名將非常苦惱。
勝利解放海南,瓊崖人民的一面旗幟
1950年,黨中央毛主席決定發起海南島戰役,從國民黨手中收復失地,瓊崖縱隊也在關鍵時刻發揮出了重要作用。
裡應外合幫助並配合第四野戰軍的40軍和43軍,在鄧華和韓先楚將軍的英明指揮下,擊潰了島上的10萬多反動國軍,勝利解放了我國第二大寶島海南。
而在此之前,瓊崖縱隊因為不屬於任何野戰軍編制,所以直到1949年開國大典,新中國成立時,身上穿著的一直都是紅軍軍裝。
直到海南島勝利解放,重新回到組織懷抱中後,才終於換上了統一的解放軍軍裝。
雖然瓊崖縱隊從名義上是解放軍的軍一級作戰單位,可正規性、兵源和裝備實力,與主力縱隊和正規軍作戰部隊相比,卻依然有很大的差距。
但即便如此,瓊崖縱隊的歷史功績,對中國革命的貢獻卻非常大,解放戰爭末期,解放軍在陸戰方面完全壓制蔣介石的反動國軍,但卻並沒有成立旗幟鮮明的海軍單位,甚至全無任何跨海作戰的經驗。
因此,我軍之所以能順利解放海南,馮白駒領導的瓊崖縱隊實在功不可沒,雖然他們的實力比不過三野、四野的主力部隊,可歷史地位卻非常高。
他們的無畏精神和實際貢獻,卻必將名傳青史,永遠為後世紀念。而作為瓊崖縱隊主要的領導人馮白駒同志,也被周總理親切的讚譽為瓊崖人民的一面旗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