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的主要業務是為各地執法部門提供有關公共安全管理的軟硬體產品,以提高各地執法部門(主要是公安部門)執法的資訊化、智慧化水平。專案的主要產品為行動網路視覺化產品,是由資料採集產品、資料分析產品構成的軟硬體結合產品。
1、政策分析
首先,國家和政府為了促進行業發展,先後頒佈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和相關檔案,形成了以自主創新、資訊服務和智慧財產權保護為核心的制度環境。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表決透過將電子證據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2015年12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對安全防範、情報資訊、調查、應對處置等方面從法律層面上做出了規定。與此同時,國家從戰略層面推動“兩化融合”、“三網融合”以及“智慧城市”、“平安城市”等重點專案的建設,以需求培育市場,推動產業的升級。
其次,由於軟體、資訊科技服務和安防行業是國民經濟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支柱產業,對於維護國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對自主安全產業的扶植政策,尤其是在政府採購上對我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安全產品的傾斜政策,客觀上為國內安全產品廠商創造更好的產業生存和發展環境。
最後,由國家和政府下發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動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意見》等檔案可知,國家和政府鼓勵非公有制經濟進入國防科技工業領域,鼓勵非公有制經濟的靈活機制優勢與軍工領域的先進技術優勢相結合,從而產生更大的協同效應。上述軍民融合發展政策的頒佈與實施進一步為相關行業在國防科技工業領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2、市場分析
(1)安防行業的發展情況分析
經過多年的高速發展,安防已經發展成為一個龐大的產業。安防行業包括安防工程、安防產品和報警運營服務等細分行業。其中,安防產品又細分為影片監控、防盜報警、出入口控制、樓宇對講(智慧家居)、平臺、實體防護及其他。根據慧聰安防網及Wind的統計資料,我國安防行業產值由2007年的1,435億元增長至2017年的6,48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約為16.27%;截至2017年,我國安防行業產值佔我國當年GDP的比重約為0.78%。根據中國安全防範產品行業協會的統計資料,2017年我國實現安防收入6,016億元,同比增長11.40%,在全球市場規模佔比超過30%;2020年我國安防收入將由2017年的6,016億元增長至8,212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約為10.95%。
(2)行動網路視覺化行業的發展情況分析
行動網路視覺化產品的出現、興起和迭代與行動通訊制式的發展直接相關。行動通訊是一個不斷迭代的過程,即由2G、3G、4G發展到5G。行動通訊網路制式一般經歷如下發展階段:“標準制定、標準透過、商用牌照發放、基站建設和使用者起步期、基站建設和使用者爆發期、基站建設和使用者平臺期、下一代標準制定”。受行動通訊制式迭代發展傳導機制的影響,行動網路視覺化產品將經歷從2G產品、3G產品、4G產品到5G產品的迭代發展;同一制式的產品則將經歷“產品研發、產品列裝、產品銷售高峰期、產品銷售低谷期、下一代制式產品研發”等發展階段。
行動網路視覺化產品屬於“大安防”的範疇,與傳統影片安防產品各自具有比較優勢,雙方可以在資料採集端和資料分析端進行深度融合、互補使用,從而為使用者提供更為全面、真實、有效的資料和資訊。行動網路視覺化產品行業屬於移動通訊技術與大資料技術、雲計算技術等新興技術深度融合的行業,拓寬了“大安防”的內涵和外延,為使用者提供了新的技術手段。
3、競爭企業分析
(1)各個細分領域相互獨立,呈現不同的競爭格局
從資料來源角度看,“大安防”行業由網路視覺化裝置、影片監控裝置、生物資料採集產品等各個細分領域組成。從技術路徑和用途來看,上述各類裝置互不相同,獨立發展,較少存在相互競爭的情形。從客戶角度來看,上述各類裝置包括警用、軍用和民用。警用和軍用裝置的銷售要求具備公安系統和軍隊系統的銷售資格,民用裝置的銷售則無特殊資質要求。由於受資質限制,警用、軍用裝置生產企業較少,競爭範圍相對固定;民用裝置則屬於開放的、充分競爭領域。
(2)前後端存在相互滲透競爭的情形
網路視覺化產品中的資料採集功能和資料分析功能屬於前後端的關係。目前,行業內部分企業主要傾向於資料採集領域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部分企業傾向於資料分析領域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而部分企業則兩者兼有。為了延伸產品線、提升整體服務水平,行業內企業存在各自向上下游滲透發展的情形。比如,專注於資料分析領域的企業開始向資料採集領域發展,而專注於資料採集領域的企業也逐漸向資料分析領域發展。未來,前後端滲透發展將成為行業內主要的競
爭態勢。
4、風險分析
(1)產品技術更新替代風險
專案的行動網路視覺化產品屬於橫跨移動通訊技術、網際網路技術、大資料技術的綜合性產品。上述各技術領域均在不斷的更新迭代,移動通訊技術由4G向5G升級,網際網路技術、大資料技術等也在不斷最佳化。目前,專案各方面均開展了研發工作,儲備了相關技術,以確保專案產品在效能、成本等方面擁有競爭優勢。
專案可能存在由於未能及時應對技術創新和進步,或由於科技創新失敗或技術升級迭代失敗、研發失敗、技術未能形成產品或實現產業化、原有技術落後被淘汰等情況,導致專案失去競爭能力而被替代,進而對未來經營產生不利影響的風險。
(2)訂單獲取的風險
專案的客戶主要包括公安等政府部門和整合商,其中向公安等政府部門銷售的訂單需按規定履行政府採購流程。政府採購一般需履行“預算編列和審批、合格供應商評審和入圍、履行政府採購程式、簽訂合同、安裝驗收”等一系列程式,流程相對較長。同時,行業內企業參與政府採購需具備相應資質,及滿足不同採購單位對供應商能力的特定要求,因此專案訂單獲取的影響因素較多。專案向整合商銷售的訂單則需同時滿足終端使用者和直接使用者的各項要求,訂單獲取同樣受多種因素影響。
專案可能存在由於各地財政預算金額減少、市場競爭加劇、客戶需求變化、訂單來源變化等因素導致訂單量下降、部分訂單被取消或變更的風險,上述因素如發生不利變化,將直接造成專案短期內經營業績的波動。
本節選資料出自尚普華泰釋出的《2021年行動網路視覺化產品研發生產專案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