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俄羅斯和烏克蘭衝突的歷史根源

克里米亞危機以來,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國劍拔弩張,近日爆發戰爭的氛圍也甚囂塵上。固然,這背後是因為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出於自己利益的的挑唆,但是俄羅斯和烏克蘭都是體量不小的國家,俄羅斯更是大國中的大國,怎麼可能因為某個國家的挑唆而兵戎相見呢。

這裡面一定有複雜的歷史原因,下面請允許我分享我瞭解的資訊:

一、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都是古羅斯的後裔

首先,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都是古羅斯的後裔。古羅斯是歐洲最大的國家,從拉多加、諾夫哥羅德、普斯科夫到基輔、切爾尼戈夫,廣袤的領土上,斯拉夫民族和其他部落都有著共同聯絡。

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有同一種語言(現在稱之為古俄語)和共同的經濟聯絡,他們都曾在留裡克王朝的統治下,也都信仰東正教。

聖弗拉基米爾 · 諾夫哥羅德的王子和基輔的大王子在當時所做出的宗教選擇在今天仍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之間的親密程度。

基輔這個城市在古羅斯的歷史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自9世紀末以來這就已經成為了慣例。《逝去的歲月》一書為後人記下了先知奧列格對基輔的評價:"讓它成為所有俄羅斯城市的母親"。

後來,與其他歐洲國家一樣,古羅斯面臨著中央統治的衰落和分裂。但無論是貴族還是平民都認同羅斯是一個大家共同的祖國。

巴圖汗的破壞性入侵,蹂躪了包括基輔在內的許多城市,此後分裂現象愈演愈烈。羅斯的東北部在金帳汗國的控制下保留了有限的主權。南部和西部的羅斯土地基本上成為了立陶宛大公國的一部分。

這個事件帶來的最重要的影響是:從此,史書上,出現了立陶宛和俄羅斯兩個大公國。

貴族們效忠了一個又一個王子,他們相互爭鬥,但也建立了友誼和聯盟。沃倫的沃伊沃德·博布羅克和立陶宛大公阿爾戈爾達斯的兒子安德烈及德米特里一道在庫利科夫戰役中與莫斯科大公德米特里·伊萬諾維奇並肩作戰。

這些都是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的共同歷史,它具有複雜性和多面性。

值得一提的是,羅斯西部和東部土地上的人們都講同一種語言。他們共同信仰著東正教。直到15世紀中期,統一的教會政府仍然存在。

在歷史發展的新階段,立陶宛羅斯和莫斯科羅斯本都可以成為古羅斯領土的吸引點和鞏固點。碰巧的是,莫斯科成為了統一的中心,延續了古俄羅斯的立國傳統。莫斯科的王子們,亞歷山大·涅夫斯基王子的後代們擺脫了外國的枷鎖,開始合併俄羅斯的土地。

在立陶宛大公國,其他程序也正在展開。14世紀,立陶宛的統治精英們皈依了天主教。16世紀,他們與波蘭王國成立了盧布林聯合,形成波蘭-立陶宛聯邦。波蘭的天主教貴族在羅斯的領土上獲得了相當多的土地和特權。

根據1596年的佈列斯特聯盟,俄羅斯西部的部分東正教神職人員轉而服從教皇。波蘭化和拉丁化的程序就此開始,東正教被驅逐。

因此,在16至17世紀,東正教居民的解放運動在第聶伯河地區逐漸壯大。赫特曼·博丹·赫梅利尼茨基時期的事件是一個轉折點。他的支持者們為脫離波蘭-立陶宛聯邦的自治權而進行鬥爭。

1649年,扎波羅熱哥薩克要求波蘭-立陶宛聯邦國王尊重羅斯東正教居民的權利,並要求停止對教會的迫害。但哥薩克人的聲音沒有被聽到。

博丹·赫梅利尼茨基隨後向莫斯科發出呼籲,該呼籲被澤姆斯基·蘇博爾(Zemsky Sobor)接受。1653年10月1日,羅斯國家最高代表機構的成員決定在信仰上支援他們的兄弟,並將他們納入贊助範圍。

1654年1月,佩雷亞斯拉夫委員會確認了這一決定。隨後,博丹·赫梅利尼茨基和莫斯科的大使訪問了包括基輔在內的數十個城市,這些城市的居民都宣誓效忠於沙皇。

在1654年給莫斯科的信中,博丹·赫梅利尼茨基感謝沙皇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將 "整個俄羅斯東正教置於沙皇強有力的高位之下"。這意味著,在向波蘭國王和俄羅斯沙皇的呼籲中,哥薩克人將自己稱為並定義為俄羅斯東正教人民。

在俄羅斯國家與波蘭-立陶宛聯邦之間曠日持久的戰爭過程中,一些赫曼人,即博丹·赫梅利尼茨基的支持者,轉向瑞典、波蘭或土耳其尋求支援。

但是,對人民來說,這又是一場解放戰爭。它以1667年安德魯索沃休戰而結束。1686年簽訂的《永久和平條約》確定俄羅斯國家合併了基輔市和第聶伯河左岸的土地,包括波爾塔瓦地區、切爾尼戈夫地區和扎波羅熱。

這些後來的居民與俄羅斯東正教重新結合在了一起。而他們的領土被稱為馬洛羅西亞或小俄羅斯。

“烏克蘭”這個名字是由古俄語單詞“okraina”(外圍)演變而來,這在12世紀的書面資料中可以找到,原意指的是各種邊境領土。從檔案文獻來看,“烏克蘭”一詞最初指的是保護外部邊界的邊防軍。

在仍然屬於波蘭-立陶宛聯邦的右岸,舊秩序持續運轉,社會和宗教壓迫加劇。相反,在統一國家的保護下,左岸的土地得到了快速發展。來自第聶伯河對岸的人們大規模地遷移到這裡。他們從與他們講相同語言和有相同信仰的人那裡尋求支援。

在與瑞典的大北方戰爭中,馬洛羅西亞的人民並沒有面臨選擇站在誰一邊的問題。只有一小部分哥薩克人支援馬澤帕的叛亂。各階級和背景的人都認為自己是俄羅斯人和東正教徒。

哥薩克高階軍官在俄羅斯的政治、外交和軍事領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基輔莫赫拉學院的畢業生在教會生活中發揮了主導作用。

在內部結構特殊的赫特曼帝國時期及後來的俄羅斯帝國時期,情況也是如此。馬洛羅西亞人在許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各民族人民共同建立起了一個強大的國家。

馬洛羅西亞人參與了烏拉爾、西伯利亞、高加索和遠東地區的探索和開發。順便提一下,在蘇聯時期,烏克蘭人在國家的領導層中擔任了主要職務,包括一些最高職務。只需說,尼基塔·赫魯曉夫和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的從政經歷與烏克蘭關係密切,他們領導蘇聯近30年。

18世紀下半葉,在與奧斯曼帝國的戰爭之後,俄羅斯將克里米亞和黑海地區的土地納入其中,這些土地被稱為新羅西斯亞。這些地方的居民來自俄羅斯所有省份。

在波蘭-立陶宛聯邦分治後,俄羅斯帝國重新獲得了西部的舊俄羅斯土地,但加利西亞和外喀爾巴阡除外,它們成為了奧地利(後來是奧匈帝國)的一部分。

舊俄羅斯土地的迴歸不僅僅是政治和外交決定的結果,更是基於共同的信仰、共同的文化傳統,以及,我想再次強調的是,語言的相似性。

因此,早在17世紀初,聯合教會的一位主教約瑟夫·魯茨基就向羅馬錶示,莫斯科人稱來自波蘭-立陶宛聯邦的俄羅斯人為兄弟,他們的書面語言絕對相同,而方言上的差異則幾乎微不足道。

二、俄羅斯與烏克蘭在文化上的融合

幾個世紀的分裂不僅帶來了國家的分裂,也帶來了地區語言的特殊性,導致了方言的出現。方言豐富了文學語言的內容。伊萬·科特利亞列夫斯基、格里高利·斯科沃羅達和塔拉斯·謝甫琴科在這裡發揮了巨大作用。

他們的作品是我們共同的文學和文化遺產。塔拉斯·謝甫琴科用烏克蘭語寫詩,散文則主要用俄語。俄羅斯愛國者尼古拉·果戈理的書是用俄語寫的,裡面有豐富的馬洛羅西亞的民間諺語和主題。這種精神遺產俄羅斯和烏克蘭要如何分割?又為什麼要這樣做?

俄羅斯帝國的西南部土地,馬洛羅西亞和新羅西斯亞,以及克里米亞是作為種族和宗教多樣性的實體發展起來的。克里米亞韃靼人、亞美尼亞人、希臘人、猶太人、卡拉特人、克里姆查克人、保加利亞人、波蘭人、塞爾維亞人、德國人和其他民族在這裡生活。他們都保留了自己的信仰、傳統和習俗。

我不打算把任何事情理想化。1863年的瓦魯耶夫禁令和1876年的埃姆斯政令確實限制了烏克蘭語的宗教和社會政治文獻的出版和進口。

但重要的是要注意到當時的歷史背景。這些決定是在波蘭民族運動領導人希望利用“烏克蘭問題”為自己服務的背景下做出的。

我應該補充一點,在這一時期,小說作品、烏克蘭詩歌和民歌書籍仍然繼續出版。有客觀證據表明,俄羅斯帝國見證了大俄羅斯民族中馬洛羅西亞文化身份的積極發展過程,它將大俄羅斯人、馬洛羅西亞人和白俄羅斯人聯合起來。

同時,烏克蘭人作為一個獨立於俄羅斯人的民族的想法開始形成,並獲得了波蘭精英和部分馬洛羅西亞知識分子的支援。由於沒有歷史依據,所以該結論是被各種謊言支撐起來的,甚至有人聲稱烏克蘭人是真正的斯拉夫人,而俄羅斯人、莫斯科人不是。這種“假說”越來越多地被用於政治目的,成為歐洲國家之間競爭的工具。

19世紀末以來,奧匈帝國當局就抓住了這一說法,將其作為對波蘭民族運動和親莫斯科情緒的一種制衡。事態進一步的發展與歐洲帝國的崩潰,前俄羅斯帝國領土上的內戰,以及外國干預有關。

三、二月革命後的烏克蘭

二月革命後,1917年3月,烏克蘭中央議會在基輔成立,準備成為最高權力機關。1917年11月,它在第三次世界大會上宣佈成立烏克蘭人民共和國(UPR),作為俄羅斯的一部分。

1917年12月,烏克蘭人民共和國代表抵達佈列斯特-利托夫斯克,當時蘇維埃俄國正在那裡與德國及其盟國進行談判。在1918年1月10日的會議上,烏克蘭代表團團長宣讀了一份宣告,宣佈烏克蘭獨立。隨後,烏克蘭中央議會在其第四次大會上宣佈烏克蘭獨立。

烏克蘭的主權並沒有持續多久。僅僅幾周後,烏克蘭中央議會就派遣代表與德國集團國家簽署了一份單獨的條約。德國和奧匈帝國當時正處於嚴峻的形勢下,需要烏克蘭的物資援助。為了確保大規模的供應,德國將其部隊和技術人員派往烏克蘭人民共和國。事實上,這在後來被當作佔領的藉口。

對於那些今天將烏克蘭的全部控制權交給外部勢力的人來說,他們最好銘記前車之鑑,早在1918年,相似的決定就已對基輔的統治政權造成了致命的打擊。在佔領軍的直接參與下,中央議會被推翻,帕夫洛·斯科羅帕茨基議員上臺,宣佈一個受德國保護的烏克蘭國家成立。

1918年11月,在德國和奧匈帝國發生革命事件後,失去德國支援的烏克蘭領導人採取了不同的方針,宣佈“烏克蘭將在全俄聯邦的形成中發揮主導作用”。然而,政權很快又被改變。

1918年秋,烏克蘭民族主義者宣佈成立西烏克蘭人民共和國(WUPR),並在1919年1月宣佈烏克蘭人民共和國成立。1919年7月,烏克蘭軍隊被波蘭軍隊擊潰,前西烏克蘭人民共和國的領土被波蘭統治。

1920年4月,賽蒙·佩特柳拉(在今天的烏克蘭被描繪成“英雄”之一)代表烏克蘭人民共和國與波蘭締結了秘密公約,將加利西亞和西沃希尼亞的土地交給波蘭以換取軍事支援。

1920年5月,波蘭軍隊進入基輔。1920年11月,在波蘭和蘇維埃俄國之間的休戰之後,烏克蘭民族主義份子彼得留拉的殘餘部隊就向這些波蘭人投降了。

四、烏克蘭問題是蘇聯式社會主義試驗失敗的產物

烏克蘭人民共和國的例子表明,在內戰和動盪時期,前俄羅斯帝國各地出現的不同型別的準國家形態,本質上是不穩定的。民族主義者試圖建立自己的獨立國家,而白軍的領導人則倡導不可分割的俄羅斯。

布林什維克的支持者建立的共和國也不認為自己在俄羅斯之外。儘管如此,布林什維克黨的領導人有時出於各種原因也會把他們趕出蘇維埃俄國。

因此,在1918年初,頓涅茨克·克里沃羅格蘇維埃共和國宣佈成立,並要求莫斯科將其納入蘇維埃俄國。這遭到了拒絕。在與該共和國領導人的會晤中,弗拉基米爾·列寧堅持要求他們要成為蘇維埃烏克蘭的一部分。

1918年3月15日,俄羅斯共產黨(布林什維克)中央委員會直接下令派代表參加烏克蘭蘇維埃大會,其中包括來自頓涅茨克盆地的代表,並在大會上明確了 "一個政府代表整個烏克蘭"。頓涅茨克·克里沃羅格蘇維埃共和國的領土因此組成了烏克蘭東南部的大部分地區。

根據1921年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和波蘭之間締結的《里加條約》,前俄羅斯帝國的西部土地被割讓給波蘭。

在戰時,波蘭政府奉行積極的重新安置政策,試圖改變其邊疆地區的民族構成,這是波蘭對現在的西烏克蘭、西白俄羅斯和立陶宛部分地區的稱呼。

這些地區遭受了嚴酷的波蘭化,當地文化和傳統被壓制。後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烏克蘭民族主義的激進團體以此為藉口,對波蘭人、猶太人和俄羅斯人施加威脅。

1922年,蘇聯成立,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為其創始人之一,布林什維克領導人之間進行了相當激烈的辯論,辯論結果是決定實施列寧的計劃,形成一個平等共和國的聯盟國家。各共和國自由脫離聯盟的權利被列入《關於建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宣言》的文字中,隨後被列入1924年蘇聯憲法。

這樣一來,宣言的作者們在我們國家的根基上埋下了最危險的定時炸彈,而當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領導所提供的安全機制消失的時候,這個炸彈就會爆炸,黨本身就會從內部崩潰。

1991年12月8日,所謂的《關於建立獨立國家聯合體的別洛韋日協議》簽署,指出“作為國際法主體和地緣政治現實的蘇聯已不復存在。”順便說一句,烏克蘭從未簽署或批准早在1993年透過的獨聯體憲章。

在20世紀20到30年代,布林什維克積極推動“烏克蘭本土化政策”,在蘇聯當局的同意下,前中央議會主席、烏克蘭民族主義思想家之一的米哈伊爾·格魯舍夫斯基(在某一時期曾得到奧匈帝國的支援)被送回蘇聯,並當選為科學院院士。

本土化政策無疑在發展和鞏固烏克蘭文化、語言和身份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在打擊所謂的俄羅斯大國沙文主義的幌子下,烏克蘭化往往被強加給那些不認為自己是烏克蘭人的人。

這種蘇維埃民族政策在國家層面上明確了三個獨立的斯拉夫民族,即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從此,一個統一的、龐大的俄羅斯民族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由大俄羅斯人、馬洛羅西亞人和白俄羅斯人組成的三位一體民族。

1939年,蘇聯收復了先前被波蘭奪取的土地,其中很大一部分成為了蘇聯烏克蘭的一部分。1940年,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收回了1918年被羅馬尼亞佔領的貝薩拉比亞及北布科維納。

1948年,黑海中的茲梅尼伊島(蛇島)也成為烏克蘭的一部分。1954年,蘇聯的克里米亞地區被交給了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這嚴重違反了當時有效的法律規範。

而對於喀爾巴阡魯西尼亞的命運,它在奧匈帝國解體後成為捷克斯洛伐克的一部分。魯西人在當地人口中佔了相當大的比例。雖然這一點幾乎不再被提及,但在蘇聯軍隊解放外喀爾巴阡後,該地區的東正教居民大會投票贊成將喀爾巴阡山魯西尼亞納入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或者作為一個獨立的喀爾巴阡山共和國,納入蘇聯本土。

然而,人們的選擇卻被忽視了。1945年夏天,喀爾巴阡山烏克蘭對外宣佈“迴歸其古老的祖國烏克蘭”。

因此,現代烏克蘭完全是蘇維埃時代的產物。俄羅斯人認為烏克蘭是在歷史上的俄羅斯的土地上形成的。布林什維克的出發點是一場能消滅民族國家的世界革命,所以對於蘇聯時期劃定邊界和贈予領土方面大多數俄羅斯人認為布林什維克太過分了。

布林什維克領導人把國家砍成碎片的想法到底是什麼,已經不重要了。反正俄羅斯人認為他們確實被搶劫了。

過去,在蘇聯內部,各共和國之間雖然有著國家的劃分,但他們之間的邊界從未被視為“國家邊界”。蘇聯雖然是一個聯邦,但內部卻是高度集中的,而這都是由蘇聯中央政治局的領導所保證的。

但在1991 年,所有的領土都在一夜之間四分五裂,所有的人民都成了“外國人”,他們確實是被強行從“歷史祖國”帶走了。

這未嘗不是歷史悲劇!我們對此還能說些什麼呢?事情總是會發生變化的,國家和社群也不例外。隨著歷史車輪的前進,一個民族的某些部分由於某些原因,會在某一時刻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我們應該如何對待這種情況呢?答案只有一個:尊重!

其實烏克蘭和俄羅斯存在巨大的經濟合作利益,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的經濟聯合可以追溯到幾個世紀之前。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前,兩國之間擁有著數以百計的協議和聯合專案,推動著雙方的經濟、商業和文化關係發展,鞏固了兩國的社會安全,並幫助解決了雙方共有的社會和環境問題。這一樁樁、一項項都給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烏克蘭曾擁有巨大的潛力,包括強大的基礎設施、天然氣運輸系統,先進的造船、航空、火箭和儀器工程工業,以及世界級的科學、設計和工程學校。

接管這一遺產並宣佈獨立後,烏克蘭領導人曾承諾,烏克蘭經濟將成為世界領先的經濟體,人民生活水平將遠超歐洲。

今天,烏克蘭,甚至是整個蘇聯都引以為傲的高科技工業,正在快速衰退。十年來,烏克蘭的工程產出下降了42%。甚至在過去30年間裡,烏克蘭的電力生產下降了幾乎2倍,烏克蘭去工業化的規模及整體經濟的衰退可見一斑。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報告,2019年,在冠狀病毒大流行暴發之前,烏克蘭的人均GDP已經低於4千美元。這比阿爾巴尼亞共和國、摩爾多瓦共和國或未被正式承認的科索沃還要少。如今,烏克蘭是歐洲最貧窮的國家。

克里米亞危機後,俄羅斯變成了侵略國,兩國關係一落千丈。特別是烏克蘭國內民粹主義不斷髮酵。儘管如此,俄羅斯仍然是烏克蘭的三大貿易伙伴之一。數十萬烏克蘭人來到俄羅斯工作,並且受到了俄羅斯人民的歡迎與支援。

當蘇聯解體時,俄羅斯和烏克蘭人真誠地相信並期待雙方密切的文化、精神和經濟聯絡會持續下去。然而,事件猶如雪崩一般,漸漸地開始向不同的方向發展。

至於當代國際政治詳細的原因,怕過不了審,我也不詳加闡述,感謝您的觀看,謝謝支援!

分類: 汽車
時間: 2022-02-15

相關文章

vivo 新專利曝光!將前攝像頭隱藏在電量圖示內,減少它的存在感

vivo 新專利曝光!將前攝像頭隱藏在電量圖示內,減少它的存在感
除了中興 Axon 20 / 30 ,螢幕下前鏡頭設計的智慧手機選擇越來越多,在今年小米 MIX 4 和三星 Galaxy Z Fold3 也採用螢幕下前攝像頭的設計,接下來預計也有更多手機品牌也會陸 ...

OPPO新專利曝光,側面搭載攝像頭,開啟拍照新角度

OPPO新專利曝光,側面搭載攝像頭,開啟拍照新角度
近日,有數碼博主爆料了一份OPPO手機的新專利.結合渲染圖可以看到,這款手機的機身除了正面背面有攝像頭之外,在機身側面還安裝額外攝像頭孔.新設計可以從另一種角度去拍攝影片或照片,應該能捕捉到動作瞬間. ...

真會玩!OPPO新專利曝光:邊框也能拍照

真會玩!OPPO新專利曝光:邊框也能拍照
不管怎樣,智慧手機在鏡頭設計上只有兩種方式,要麼是前置+後置,要麼是隻有後置,但可以翻轉變前置.雖然現在的前置鏡頭已經能放在螢幕內隱藏起來,但想要滿足使用者使用需求,也就只有這兩種方式可行. 不過OP ...

OPPO新專利曝光,前後置攝像頭外的另一種形態,側邊拍照

OPPO新專利曝光,前後置攝像頭外的另一種形態,側邊拍照
手機廠商似乎從來停止對前置攝像頭形態的探索,從挖孔.藥丸.劉海到彈出式攝像頭,再到今年最新的屏下攝像頭技術,攝像頭孔徑越來越小,甚至完全隱藏在螢幕下面.最終的目的就是提高屏佔比,每一次的創新也是為提升 ...

Google 地圖新功能!優先指引最節能的「環保路線」

Google 地圖新功能!優先指引最節能的「環保路線」
科技巨頭 Google 宣佈,Google 地圖今年將運用人工智慧科技和整合資訊,針對不同國家陸續推出 3 項新功能,讓使用者能選擇更低碳的方式通勤或旅行. 3 項新功能包括: 一.在美國,預設最節能 ...

VIVO智慧手機新專利曝光:帶有可拆卸的雙面彈出式攝像頭

VIVO智慧手機新專利曝光:帶有可拆卸的雙面彈出式攝像頭
VIVO智慧手機新專利曝光:帶有可拆卸的雙面彈出式攝像頭 2021年1月19日,VIVO向世界智慧財產權WIOP申請了一項"電子裝置"專利.這份41頁的專利文件日前正式公開. 從V ...

OPPO新專利曝光:環繞屏設計+長條區域

OPPO新專利曝光:環繞屏設計+長條區域
據悉,OPPO在今年獲得了一份名為"組裝和拆卸電子裝置的方法"的專利授權.結合專利圖片可見,其展示了一款擁有多面螢幕的裝置,該裝置的正面.背面和左側都有螢幕,右側和上下部分則由邊框 ...

OPPO手機新專利曝光:環繞屏雙面智慧手機

OPPO手機新專利曝光:環繞屏雙面智慧手機
OPPO手機新專利曝光:帶環繞屏的雙面智慧手機! 該專利已經於 2021 年 5 月 4 日被世界智慧財產權局(WIPO)收錄,就網上給到的渲染圖來看,OPPO的雙面螢幕設計一體性很高. 從外媒Let ...

三星申請新專利,三星 Galaxy Z Fold 4 可能配備雙面指紋感測器

三星申請新專利,三星 Galaxy Z Fold 4 可能配備雙面指紋感測器
根據最新一項新專利表明,三星打算為其 Galaxy Z Fold4 可摺疊手機配備顯示屏下指紋感測器,但有一點不同--它將能夠從顯示屏的兩側進行掃描. 根據三星提交的一項專利,這款未來的可摺疊智慧手機 ...

三星摺疊屏新專利,螢幕下指紋識別技術,內外屏都有?
三星摺疊屏新專利出現了,看起來這次有不太一樣的思路,這次是打算內外屏都是有螢幕下指紋識別?這樣看起來手機可操作性就很高了?簡單看看這個訊息吧! 當然三星zfold4應該就是可能使用這個專利!畢竟現在摺 ...

蘋果13pro開啟省電模式步驟介紹 蘋果13pro的低電量模式在哪開啟

蘋果13pro開啟省電模式步驟介紹 蘋果13pro的低電量模式在哪開啟
當我們外出在外手機沒電並且沒有辦法及時充電時,我們可以開啟蘋果13pro的低電量模式,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為我們節省電量.那具體該怎麼設定呢?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瞧瞧吧! 蘋果13pro開啟省電模式步驟介 ...

小米又申請一項新專利啦

小米又申請一項新專利啦
近年來,隨著科技更新的變革,時代的更換,在網際網路行業端上一一實現3D.4D以及5D技術.說起3D技術,在電影院裡是能夠很明顯感覺得到的. 關於3D立體影院是在普通投影數字電影基礎上,在片源製作時,片 ...

與iPhone 13同一天釋出,小米的“新旗艦機”鬥得過嗎?

與iPhone 13同一天釋出,小米的“新旗艦機”鬥得過嗎?
面對越來越便宜的iPhone,安卓廠商的高階夢越來越難了. 就在iPhone 13釋出的當晚,小米在海外發布推出了全新的小米 11T系列. 沒有了老朋友華為,小米就把蘋果拉出來"嘲諷&quo ...

小米公開地震監測專利

小米公開地震監測專利
近日,北京小米移動軟體有限公司公開"實現移動裝置地震監測的方法及裝置"專利,公開號為CN113406696A. 企查查專利摘要顯示,本發明屬於地震監測技術領域,可傳送地震關鍵資料至 ...

法拉利新專利:新智慧頭盔

法拉利新專利:新智慧頭盔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道,法拉利的新"智慧頭盔"商標申請可能將獲得美國專利商標局(United State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的透過.該技術可 ...

vivo新專利曝光:彈出式攝像頭可拆卸,可作自拍杆

vivo新專利曝光:彈出式攝像頭可拆卸,可作自拍杆
隨著智慧手機行業的不斷髮展,手機廠商為了能在同質化的手機市場推出讓人眼前一亮的產品不斷在產品外觀.新技術方面不斷進行嘗試.尤其是為了提高手機的屏佔比,從劉海屏.挖孔屏.水滴屏.升降式等多種手機形態不斷 ...

OPPO再次創新屏下鏡頭技術,新專利已申請,全面提升自拍效果

OPPO再次創新屏下鏡頭技術,新專利已申請,全面提升自拍效果
全面屏手機概念,一直引領著各大手機廠商的發展,從最初的HOME鍵螢幕發展到如今的屏下鏡頭全面屏,期間各大手機廠商嘗試了劉海屏.水滴屏.升降攝像頭.雖然如今部分廠商已經推出了真全面屏手機,如中興Axon ...

新專利顯示蘋果正在追求帶有環繞式顯示屏的iPhone

新專利顯示蘋果正在追求帶有環繞式顯示屏的iPhone
"帶有環繞式顯示屏的電子裝置"是一項新授予蘋果的專利.該專利顯示未來的iPhone可能會有一個彎曲表面,包裹著兩邊的螢幕.蘋果公司已經多次就這種 "環繞式 "顯 ...

小米智慧新門鎖10月9日公佈,新增人臉解鎖

小米智慧新門鎖10月9日公佈,新增人臉解鎖
中關村線上訊息:小米官微公佈了一款小米新品智慧門鎖,定位是旗艦品牌,明天上午10點公佈具體的細節. 根據海報暗示,推測新的解鎖方式是人臉識別,也集成了電子貓眼的功能. (7778899)

現代汽車新專利曝光 在方向盤上安裝顯示屏

現代汽車新專利曝光 在方向盤上安裝顯示屏
近日,從外媒報道得知,現代汽車最近申請了一項在方向盤上增加螢幕的專利,這是一款雙輻條方向盤,其中在雙手置於9點鐘和3點鐘之間的位置集成了一個顯示屏. 這家韓國汽車製造商在德國申請了一項新的高階方向盤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