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節對18歲的李政霖來說,有著特別的意義——他被英國牛津大學錄取了!據悉,該校工程專業在全球僅錄取6名學生,李政霖正是其中之一。
近日,李政霖和媽媽返回母校——濟源宇華實驗學校,為學校和老師送上錦旗,表達感激之情。為此,記者對李政霖及家長、老師進行了採訪,探究其考取名校的“秘訣”。
學生:愛鑽研 懂自律
用李政霖自己的話來說,自己有“強迫症”,愛“鑽牛角尖”。“碰到一些不會的題,我一定要把它搞明白,心裡才舒服。”李政霖說。
李政霖的班主任兼數學老師董菲介紹,在平常學習中,李政霖勤學好問、善於思考,經常“打破砂鍋問到底”。“印象最深的是,李政霖上初二的時候,有一道題涉及到高中的知識點,他就和同學們爭論探討,比誰的方法更好、更快,一下子討論了3節課。”董菲老師對李政霖這種深入探討、鑽研的勁頭很讚許。“學習務必要學懂學透,只有這樣才能具備紮實的學業基礎,從而愛上學習。”她說。
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李政霖說,在宇華實驗學校上學期間,自己打下了紮實的數理基礎,這對於自己備考牛津大學有非常大的幫助。
李政霖是一個有主見、懂自律的孩子。“我覺得一個人要想提高學習質量和效率,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自律。”李政霖說。
董菲說:“李政霖學習自主性強,學習習慣也很好。對於老師或者長輩們給出的意見,他都能很好地執行。”
家長:多陪伴 多引導
在李政霖媽媽鄭珊看來,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非常重要。“如果孩子的學習習慣好了,遇到問題時,他就會深入思考,然後主動找老師、同學幫忙,直到把問題解決。家長就不需要太操心孩子的學習了。”鄭珊說。
“李政霖上小學的時候,我給予他最多的是陪伴,主要是想陪伴他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初中、高中時期,我給予他最多的是心理上的疏導,不論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只要他遇到問題,我就會第一時間引導他正確地處理這些問題。”鄭珊說。
“我非常感謝媽媽,正是她十幾年如一日,不厭其煩地耐心教導和悉心陪伴,我才能快樂成長。”李政霖感恩媽媽多年的辛勤付出。
學校:小班制教學 學生開心學習
李政霖是宇華實驗學校在濟源建校後的首屆學生,從小學一直上到初中畢業,是土生土長的“宇華人”。
“宇華實驗學校實行小班制教學,老師能夠關注到每個學生,學習氛圍很輕鬆,學習起來很開心。這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會大大提高。”李政霖說,小班制教學能使大家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學會自主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同時為每一個學生創造了展示自我的舞臺。
“李政霖多才多藝、全面發展,多次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類活動。得知他被英國牛津大學錄取,作為他的老師,我感到非常驕傲和自豪。”董菲說,自律向上的學習態度,良好的學習環境,老師、親友的協力相助,是李政霖被牛津大學錄取的重要因素。
今朝載譽登國際學堂,他日歸來助力美好家鄉,讓我們一起為這個優秀的濟源小夥兒點贊。(記者 張月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