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講述的第147位真人的故事
我是小黎@桂林黎同學,95年出生的桂林妹子。
比起大多數95後,我的生活充滿了不幸。短短20多年,我經歷了很多人沒有經歷過的痛苦。我從小學就開始過寄宿生活,初中時成了留守兒童。父母打工回來在一起住了不到一年,我經歷了人生至痛,母親因病去世。
接連的打擊並沒有將我擊垮,反而讓我愈加堅強。我靠貸款、打工讀完大專、本科。畢業工作後,我想自己終於可以熬出來了。結果,25歲那年,我確診得了尿毒症。但此刻,我沒有流淚。
我出生在桂林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是家裡的獨生女,爸媽都是農民。
小時候,媽媽總是把我放進籮筐裡,她去哪裡幹活,就把我挑到哪裡。我沒有跟過爺爺奶奶,幾乎都是跟著爸媽,在籮筐里長大的。
我家住在山裡,那個時候,山裡的小學老師只授課到二年級,三年級就得去外面的學校上課。
因為某種原因,我一年級就到外面上學了。當時條件有限,要走路去學校,路程一個多小時,我沒辦法只能選擇寄宿。
後來,爸媽為了更好的生活,選擇去外省打工。就這樣,我還在上初中的時候,突然變成了留守孩子。最親近的人不在身邊,我感覺到了漫長的孤獨。
初中時我也是住校,每個週末回家一次。因為爸媽都不在家,我乾脆就不回去了。有時候去同學家住或者去親戚家,但是長此以往也不好,去多了就有一種寄人籬下的感覺。
也許是環境使然,再加上爸媽常年都不在身邊,我小小年紀,就多多少少有點叛逆。
以致於後來中考成績不理想,勉強讀了我們那裡最差的一所高中。當時,爸爸差點不讓我繼續讀書了,後來我還是堅持去混了個高中畢業證。
高二時,爸媽就從外省回來了。我們一家人住在市區,去哪都很方便,那段時光,我們生活得很快樂!
可是,明天和意外誰也不知道哪一個先來。2014年元旦過後,一切都變了。一向勤儉持家的媽媽突然離世,至此以後家裡生活水平一落千丈。
明明前一天我去學校之前還是好好的,當天下午還跟媽媽透過電話,為什麼晚上九點接到的卻是媽媽去世的電話?後來聽醫生說是突發的疾病。
那一刻,我感覺天突然塌下來了。沒有媽媽庇護的孩子,猶如野草般在風雨中飄搖。
這一年,也是我人生的重要轉折點——高考。但是,由於媽媽突然離世,導致我後半個學期每天都渾渾噩噩,腦子裡總是會想起媽媽。
那個時候,很多高中都給高三學生上補習課,週末只放一天。遇上節假日可能會放兩天,每天上課都很辛苦,一個星期也只有一天可以睡懶覺。
每次回家的時候,她總是煮好早餐送到床頭,輕輕地叫醒我,讓我吃了再睡一會兒。
種種回憶湧上心頭,我經常控制不住地流眼淚。以後再也不會有人這樣疼我愛我了!
那種情況下,我的學習也不在狀態。
高考如期而至,那天下著毛毛細雨。我帶著准考證和考試用具踏上了高考的接送車。看著別的同學都有爸媽接送,而自己卻孤身一人,我再次默默地流下了眼淚。
心裡難受也要忍住呀!沒有媽媽的呵護也得好好長大呀!
最終,我的高考成績只有三百七八十分。
本來我們家條件就一般,這次高考成績不理想,再加上媽媽去世,家裡基本沒什麼錢了。因此,爸爸不太想讓我繼續讀大學。
但是那時候,我想讀書,想逃離這個城市。在瞭解了助學貸款政策之後,我就一直跟爸爸說我可以貸款讀書,以後工作了我自己慢慢還貸款。
在我的堅持下,爸爸同意了。高考填志願的時候,因為距離媽媽離世不久,我想離開家,到一個遠點的地方去,所以第一志願就填了南寧的一所大專院校。
離開桂林的那天,沒有人送我。我一個人拖著行李箱,手裡拿著一個行李包,再背上一個包,就這樣離開了家鄉,開啟了新的征途。
後來,我發過這樣一條朋友圈:從今天開始,每天微笑吧,世界上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
大學期間,我很少回家。有時候節假日學校放假,我也不想回來,甚至過年期間,寧願去工廠打寒假工也不回家。
打工的時候,我做過餐廳服務員,也做過工廠流水線。記得有一個寒冬,桂林的寒風凜冽刺骨,但依然阻擋不了人們吃早茶的腳步。
那時候,早上六點天還沒亮就要起床去上班。寒假一個月,累死累活才三千來塊錢。
大過年的,年夜飯都沒回家跟我爸吃。
因為媽媽不在了,我感覺家已經沒有了原來的樣子,溫馨幸福的氛圍蕩然無存。再加上之前跟爸爸又不是太親近,所以就減少了回家的次數。
還有一年寒假,我和一個學妹一起去深圳的電子廠做流水線工作。白夜班交替各半個月,一站一個班次,非常地辛苦。即便是這樣,那年我也沒有回家過年。
當時工廠有兩天假期,我和學妹在深圳到處逛了逛,再回來的時候就開學了!
整個大學,我基本靠勤工儉學、打寒暑假工養活自己。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地有些事就看開了,生活好像也比以前好了些。
我覺得,成長無非就是增加個人經歷,讓自己一個人也可以應付生活中的困難,沒人照顧自己就自己照顧自己,習慣孤獨,自然就成長了。
我大專畢業之後又繼續回來讀了本科。
終於要畢業了,我幻想著可以安心工作,好好掙錢去過自己想過的生活了。
爸媽就我這一個女兒,如今媽媽不在了,他養我大,我總歸是要給他養老的。
想通了這些,我辭掉了南寧的實習單位,回到桂林老家。本來打算找份工作,好好開始新的生活,沒想到偏偏又遇上新冠疫情,找工作的計劃只能往後放一放。
等到疫情沒那麼嚴重了,很多單位開始招工,我也找到了一份會計助理的工作。
就在一切都看似穩定的時候,命運又跟我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
有一段時間,我的身體開始出現各種不適,嘔吐,咳痰帶血,身體浮腫,去醫院檢查發現血色素只有48、肌酐值2214,尿酸500,被確診為慢性腎衰竭尿毒症。
至此,我剛剛過完25歲生日。這份遲到的“生日禮物”,讓一切美好的願望戛然而止!
當醫生告訴我這個病情的時候,我沒有哭。後來,醫生讓我立馬住院並且要叫家屬來的時候,我才沒忍住哽咽了。我不敢給我爸打電話,不敢告訴他。
想到爸爸一個人在家裡勞累奔波,我怕他傷心怕他難過。在我住進醫院之後,晚上才打電話告訴他。
第二天一大早,爸爸就來市區了。看著他風塵僕僕的樣子,我就知道他一定是騎了幾個小時的摩托車,一刻也沒停地趕過來。
我記得他當時的表情,焦慮、傷感、心情低落、滿臉憂愁、嘴唇乾澀,我當時還反過來安慰他,我說沒事,放心吧。
表面上雲淡風輕,可是我心裡卻在想:我才大學剛畢業,年紀輕輕,大好前途大好人生才剛剛開始,卻遭此厄運,命運為什麼這樣無情?
住院期間,一個阿姨看我這麼年輕就問我結婚沒,我說沒有,她說可惜了可惜了,這輩子都要不了小孩了。那時,我根本就沒想過這些問題。
生病之後跟男朋友也分手了。他和我分手我沒覺得難過,畢竟人都是要為自己以及家人考慮的。我也不怪他,誰都有自己的難處。
很多人都說我心態好,那是因為過去的十幾年面對得太多了。
從小學到大學一直住校,好幾年的時間爸媽都不在身邊,我變成了留守孤兒,好不容易一家人團聚了媽媽卻驟然離世……
那些常人沒有經歷過的事情,我都經歷了。所以,我已經看透並且看淡了很多,現在才會這麼淡定地面對這一切。
醫生說,我需要開啟漫長的透析之路。為了活下去,我願意配合,也只能配合。
看著手裡那一沓沓的治療單據,我真的不知道該說什麼,只能自己給自己加油。我可能上輩子活得太過於富足了,這輩子來這個世界體驗人間疾苦,感受人間冷暖的。
開始透析之後,我的生活變了,除了那兩下刺痛,好像也沒什麼難受的。每位透析病人的身上都有兩根管子,一端引血出來經過機器過濾掉血液中的毒素再透過另一端迴流到體內,這就是我們口中的上機。
經常有朋友問透析會不會很痛?不會痛,如果一定要說痛,那就是上機前紮在胳膊上的那兩針有些許痛,除此之外就沒有了。
或許是時間久了,我有點麻木了吧。即便如此,生活還是要繼續呀!
儘管我病了,不過,我還有工作。這也要特別感謝我的老闆,沒有因為我這樣而辭退我。
平時,每週一三五下班之後,我就匆匆忙忙回到住處,拿上包包騎上小電驢去醫院做透析。
有時候會自己做飯吃,一般都是早上出門前就把米放鍋裡預約時間到點就自動煮飯,這種情況是因為我前一晚做菜比較多,留了部分菜到第二天吃。
如果下班才回去煮飯的話就會弄到很晚才能去醫院,上機就會比較晚。大部分是在外面吃的比較多,一份快餐12元,有時候是吃一碗桂林米粉,但是吃米粉餓得會比較快,吃白米飯才是最好的。
血透當天我都是下午一點多到醫院,先稱體重,然後量血壓再諮詢醫生,最後才去病房。有時候上午的病人比較早,上機就能早點,也能早點下機,反之亦然。
一個星期3次,一次2針,一個月12次,共24針。
這是每個長期透析的尿毒症患者所必須要經歷的。每一次的穿刺我都不敢看,護士小姐姐穿刺的時候,我都拿著手機刷影片以此來尋找心靈安慰。穿刺完才敢扭過頭來看自己的手。
透析開始之後,我的活動範圍很大程度地被限制了。這幾個月去過最遠的地方就是南寧,就算有長長的假期,也只能待在桂林這座城市裡。
有時候我也會想,如果我沒生病,現在應該談婚論嫁了,工作穩定,做著自己喜歡的事,節假日也可以出門旅遊。老爸不必再那麼辛苦,欠的那一兩萬的助學貸款也早該結清,然後為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奮鬥。
可是現在,一切都是朝著反方向發展的。
看著身邊二十五六歲的朋友,結婚、工作、買房、買車,一步步都在朝著人生理想方向前進。心裡不免失落惆悵。
以前我想著,我不靠未來的結婚物件給我想要的東西,我努力工作生活肯定會越來越好,老爸也可以慢慢享福,但終究還是異想天開。
一切從頭再來,我依然堅信會有那麼一天或許只是來得晚一點。
生病的這一年多,把我熬得沒了樣子,沒了心情,只剩下滿身疲憊和孤獨,雙眼充滿了故事,只有自己明白,我已不是從前的我。
這一年,我哭過、醜過、無助過,但都熬過來了。
這一年,我一個人吃飯工作透析,來來回回,反反覆覆。之前是出租房、公司,現在是出租房、醫院、週末回家,遠的城市去不了,近的地方一個人又不太想去。
這一年,我的心態變化不大,一切都想得明白,也都能接受,只是有點傷感。
現在的我不敢奢求太多,所以我心平氣和地接受身邊發生著的一切,不去抱怨,不去計較。
關於這個病,我之前已經做了配型,想要腎移植,只能等醫院的通知。目前,除了日復一日地透析,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
我也在努力工作,慢慢攢錢,為將來手術做準備。看著別人順利的進行了移植手術,我心裡真的很羨慕。也期盼著那一天早點到來,讓我做回一個正常人。
在大家眼裡,我是一個堅強樂觀的女孩。其實,我也有脆弱無助的時候,也喜歡聽那些傷感的旋律,也會在被窩裡哭泣,也會懷念已故的媽媽……
不過我也常常對自己說:既來之,則安之,開心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心態決定狀態,還是開心起來吧!
以後的路,就像泰戈爾的那句詩一樣: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我會坦然接受這些來自命運的“饋贈”,然後繼續堅強的走下去!
【口述:桂林黎同學】
【編輯:小骨頭】
目前我們已經記錄了147位真人故事,感動了被採訪人和千萬讀者。
如果您有故事想講述,或想加入我們團隊成為作者,都請私信@真實人物採訪,隨時歡迎您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