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中醫稱之為“消渴”。是以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輕、乏力、或尿有甜味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疾病。《內經》還有消癉、肺消、膈消、消中等名稱的記載。
消渴的主要病機在於陰津虧損、燥熱偏勝。而以陰虛為本,燥熱為標。病變的臟腑主要涉及肺、胃、腎。《臨證指南·三消》:“三消一證,雖有上、中、下之分,其實不越陰虧陽亢,津涸熱淫而以。”
肺為水之上源,向上輸布津液至口、鼻、咽部。若肺受燥熱之邪所傷,津液不能上乘,就會出現消渴病的口渴多飲,並且總是飲不止渴、小便頻數量多。
脾主運化,為胃行其津液。脾胃受燥熱所傷,則胃火熾盛,脾陰不足。出現多飲多食,容易飢餓,小便帶有甜味。同時脾胃功能損傷,飲食水谷精微不得運化,機體得不到營養物質充養,就會出現消瘦、體重減輕、乏力等症。
腎為主水之髒,且腎為先天之本,腎陰虧虛,虛火上炎,上灼心肺則煩渴多飲,中灼脾胃則胃熱消谷,腎失濡養則固攝失權,水谷精微隨小便而瀉。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個治療糖尿病的基礎方:生黃芪、懷山藥、炒蒼朮、玄參、紫丹參、粉葛根、大熟地、山茱萸、肉桂。
適應症:各種型別的糖尿病均可選用。
其中黃芪與山藥,黃芪味甘,補氣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脫毒排膿、斂瘡生肌,生品升發之性為最,炙用補益之性突出,偏於補脾陽;山藥甘平,補陰效好,肺、脾、腎三髒同補,二者相伍為補益佳品。
蒼朮與玄參,蒼朮燥溼健脾、醒脾開胃,玄參質潤多液、滋陰降火、瀉火解毒。此外玄參還可軟堅散結、清利咽喉。二藥配伍,一燥一潤,建中舟、止漏濁,降血糖。
丹參與葛根作用在血分,丹參苦寒、涼血活血、化瘀生新,葛根味辛甘、性涼,功用解肌退熱,生津止渴,昇陽止瀉,還可以透疹,解酒毒。此外丹參還可涼血清心除煩,治療心血不足所致的心煩、失眠等症。二藥配伍都可以擴張血管,增加血流,降低血糖。
熟地與山茱萸滋補腎臟。熟地味厚氣薄、滋陰補腎、補精填髓。山茱萸滋補肝腎,收澀固脫,為固精止遺之要藥,也常用治腎虛精脫之遺精、滑精等症。熟地、山茱萸補斂並用,標本兼治,從病機入手降低血糖。
在大隊的補陰,涼血之藥中,加入少許肉桂,陰陽平和,顧護正氣。
提示大家:中醫講究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絕不能僅憑一個症狀就妄下結論。且每個人體質不同用藥也要具體分析。建議大家如果身體不適,還請及時到醫院治療,謹遵醫囑。
